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 0評論 | 4483查看 | 2015-04-21 14:15:01
發展能源互聯網,被視為當下提振經濟、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未來10年可能形成20萬億元產業規模。
在平板電腦上動動手指,就能把你家屋頂太陽能發的電,賣給路過的需要給電動汽車充電的人——這僅僅是未來能源互聯網可以實現的美好前景之一。
美國未來學家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闡述:“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互聯網對能源行業帶來的沖擊。未來,電力生產、配送和利用將從傳統的集中式轉變為智能化、分散式。數以億計的人將在自家屋頂、田間地頭生產出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相互交易。
發展能源互聯網,被視為當下提振經濟、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未來10年可能形成20萬億元產業規模。
4月11日,《中國經濟周刊》旗下的中國經濟研究院舉辦的2015年“新經濟圓桌會議”第二期在京召開。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中國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科技部辦公廳正局級巡視員胥和平,國家能源局信息中心主任孫耀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張志民,北京中洋美伊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中洋美伊”)董事長張新民等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參加了圓桌會議。
在此次探討“能源互聯網產業化”的會議上,還舉行了首個零碳能源互聯網片區的項目簽約儀式。項目由中洋美伊與電陽國際合作,將落戶河北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總投資6億元,擬建設各類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總裝機容量相當于1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發電2.3億度,減少煤炭使用8.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萬噸,相當于每年種樹8.5萬株,以及每年化解17萬輛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與會專家對項目簽約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這是能源互聯網產業化的重要實踐。
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能源互聯網牽涉全局、影響深遠
就我國能源互聯網發展問題,有幾項共識:
共識一,能源互聯網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要充滿信心,加快推進。當代全球競爭已經從傳統領域轉向了包括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經濟領域,這是人類經濟的戰略轉型和“轉場”。能源互聯網是信息科技、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的集合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牽涉全局、影響深遠。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圍繞替代化石能源的目標,加快能源互聯網布局,搶占未來競爭的制高點。我們也必須認清方向,堅定信心,加快戰略推進。
共識二,能源互聯網建設有多種路徑,但是產業化是重中之重,務實推進是戰略抉擇。目前,盡管對能源互聯網定位見仁見智,但對能源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高度認同。現在關鍵是加快規劃布局、走好產業化道路,在實踐中探索經驗,解決問題,推進快速發展。
共識三,要用互聯網思維認知能源互聯網,用能源互聯網引領經濟轉型發展,綠色化發展。互聯網產業不只是信息交流工具,更是一種新的先進文化、是新型的社會組織關系。中國經濟轉型,從根本上說,不但要接受互聯網作為工具,更要將互聯網思想全面融入經濟轉型各個方面。中國能源互聯網產業化的過程,就是用新的制造和信息科技,用新的企業和組織文化,改革舊的經濟體系的過程。
共識四,面對能源互聯網組合式創新、級數式增長的大趨勢,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加快總體部署和區域試點示范,允許先行先試,努力探索經驗,在此基礎上推而廣之。能源互聯網是新生事物,可能一開始還不完美,甚至有些缺陷;但是,一旦我們認清了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就要給它足夠的空間讓其成長。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我國以可再生能源普及為核心內容的能源互聯網建設,必將插上翅膀,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助力,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作出積極貢獻。
科技部辦公廳正局級巡視員胥和平:用積極進取的態度支持新能源發展
當前討論全球變革、中國轉型發展時,發展新能源已經成為最激動人心的話題。因為現在對于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的趨勢是有共識的,突破口已經非常清晰——發展新能源,發展基于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新的能源體系,包括基于互聯網的新能源體系。從發展前景來看,方向明確,但是新的領域充滿不確定性,技術、市場、投資模式、商業模式都充滿不確定性。
我們要呼吁各方面的支持。新生事物出來以后,媒體甚至全社會似乎有個慣例,用傳統技術、傳統模式去衡量它,怎么看怎么不順眼,懷疑它重復建設、不靠譜。
比如,現在從全球來看,中國的光伏無論從戰略上、政策上和發展探索上都是非常成功的。但2010年前后,有人說中國光伏是最失敗的例子,有關部門一度把風電、光電都列入淘汰產業名單里去了。
再比如,一個汽車專家對我說,中國建了這么多的加油站才支撐起2000多萬輛汽車的市場,電動汽車如果要想替代傳統汽車,得建多少充電站?而且充一次電需要這么長時間。30年內,電動汽車要替代傳統汽車,基本上沒戲。這就是基于傳統產業和傳統技術的想法。但我從業內了解到,汽車電池技術正在實現大的技術突破。如果電動汽車一次充電時間降到2分鐘以下,幾乎所有地方都可以充電,不需要充電樁了,電動汽車能否替代傳統汽車的結論馬上就會改變。
所以,我們對新興產業、新市場的培育要用一種積極的、成長性的態度來看,別上來就打死。
新興產業、新模式、新市場需要培育的時間。可以這么講,對于中國新能源產業,過去10年我們在創新探索、積累技術、積蓄力量,等待產業成熟發力的節奏點。而現在,中國新能源發展的轉折時期已經到了,技術上開始成熟,市場開始關注,資本市場也開始關注,投資力度明顯增大。將中國新的技術體系、生產體系、資本市場的需求結合起來,再加上能源轉型的緊迫壓力,中國新能源產業沒有理由不發展,沒有理由不走在全世界前面。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能源市場一定會有新的基于網絡的規則
按照今天互聯網的典型特征來看的話,要實現能源互聯網也要具備幾個基本的特點:第一,能源的生產、供給必須是分散化、碎片化,甚至是“分子化”。有上億個能源供應主體,而不是仍然由幾個巨頭來供應能源。
第二,一定要有增量的能源供應,新能源供應的增速將遠大于傳統化石能源。
第三,形成交易市場——交易市場不管是新成立的公司來做,還是由傳統電力公司轉型而來。高度的市場化、碎片化是催生新的能源交易體系的重要因素。
從互聯網業態來看,是進一步消滅公司,基本上以平臺和個人的方式出現。比如說淘寶,目前已經有850萬個賣家開網店,每天大約產生3000萬包裹。圍繞網店交易產生了一套新的信用評價體系,3000萬包裹的買賣雙方產生了6000萬個信用評價。市場的治理結構,擺脫了傳統的工商通過公司注冊、年檢、抽查這樣的市場監管方式,而是買賣雙方博弈,沉淀下來的信用體系。
我講淘寶案例是為了說明,未來的能源供給和消費,一定也會有一系列新的基于網絡的規則。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電網配置。如果想不受制于傳統電網,要創造一個新的聯網體系,聯網怎么聯,是個關鍵問題。
早期互聯網出現的時候,先是一些單位內部自己連接,然后發展到單位之間的連接,最后實現全社會化的連接,能源互聯網也許也會走這樣一條發展路徑:在本地化供給層面上先落地,再慢慢發展到局域網互聯、廣域網互聯、全社會網絡互聯,然后再跟傳統的電網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