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源評論 | 0評論 | 3216查看 | 2018-02-28 09:23:41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是電力行業2018年的一項重要工作,高質量發展也是對電改的要求。圍繞這一發展主線,電改將在現有基礎上完成進一步的深化和優化。
與2017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的表述相比,2018年關于電力行業的表述變化并不多,最值得關注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變成了“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二是改革要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持續推進。
所謂電力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理解為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創新和改革雙輪驅動。具體來看,四方面決定了質量的高低:一是保障電力供給質量,二是提高電力供給效率,三是創新企業經營方式,四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發展方式。
而作為電力行業2018年的一件重要工作,高質量也必然是電改的要求。圍繞這一發展主線,電改將在現有基礎上有哪些“進一步”的深化和優化?
四個方向決定質量
具體來看,高質量的電改將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優化完善市場體系。
電力市場建設是新一輪電改的核心任務,預計2018年發用電計劃將進一步放開,市場化交易規模繼續擴大,現貨市場試點加快推進,中長期電力交易機制持續完善,清潔能源消納的市場化機制更加豐富,省間交易與省內交易、中長期交易與現貨交易、市場交易與電網運行之間的協調和銜接更加高效,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取得突破;價格機制進一步理順,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基本形成,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發揮更加充分;電力交易平臺功能更加完善,能夠有效支撐交易電量、交易品種、交易頻次和市場主體的迅速增長,電力市場運營更加規范透明,市場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交易機構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二是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隨著改革的深化,將進一步放開用戶購電選擇權,鼓勵更多用戶參與省間市場交易,促進改革紅利直接向市場主體釋放;基于對前兩批增量配電試點項目經驗的總結,進一步明確配電區域劃分、增量配電價格形成機制、電網公平開放、項目業主確定方式等關鍵問題,穩妥推進后續試點項目遴選和規范實施;市場化售電主體加快培育,售電市場運作進一步規范,綜合能源服務、“互聯網+智慧能源”等新型商業模式逐步涌現,以改革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用戶服務質量。
三是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升級。
2018年深化電改,需要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逐步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激勵機制,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形成機制,逐步推動新能源參與現貨市場,通過市場競爭實現新能源優先消納,通過實時價格信號和輔助服務價格信號引導火電為新能源調峰,促進棄電量與棄電率“雙降”;隨著省間輸電通道的進一步建設發展,進一步打破省間壁壘,促進清潔能源在更大范圍內開展交易和優化配置,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目標引導制度,探索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提高各地區接納新能源的積極性。
四是進一步加強監管和防范改革風險。
隨著電改不斷向縱深推進,國家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強監管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能源監管和服務水平,及時防范和糾正改革中出現各種的問題和偏差,著力營造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三大紅利集中釋放
過去兩年中,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的直接指導下,在各地政府、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圍繞中發9號文及其配套文件確立的總體框架,電力體制改革有序推進,促進電力工業格局轉變,有效釋放了改革紅利,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8年,隨著發用電計劃逐步放開,增量配電試點進一步擴大,電力市場深化建設,電改紅利將進一步得到釋放。
一是市場化交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在目前電力供需較為寬松的情況下,擁有選擇權的工業、商業電力用戶,可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從而降低用電成本,為電力用戶帶來改革紅利。
二是進一步促進清潔能源消納。隨著電力市場交易機制日益完善,各類電源競價上網,低成本發電資產將獲得競爭優勢,環保高效的機組將得到更大空間,促進大容量高效機組替代小機組發電,水電和風電等清潔能源優先發電,將極大促進節能減排工作。隨著跨省跨區電力交易規模擴大,也將有助于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在更大范圍內消納。
三是進一步盤活社會資本、提高行業運行效率。2018年起,增量配電試點項目將實現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全覆蓋,隨著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售電領域和新增配電領域,將在一定程度上調動社會資本參與配網建設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行業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市場意識影響成敗
2018年,參與者的機會或將更為豐富,多元主體參與售電業務,實現產業鏈、服務鏈延伸,煥發市場活力——發電企業、高新技術園區和經濟開發區等投資組建售電公司,可實現發售、配售等多種混合經營模式;節能服務公司、供水、供熱、供氣等公共事業公司,可整合現有服務資源,售電業務與其他業務捆綁,爭取為用戶提供綜合服務方案等;各類社會資本進入售電領域和新增配電領域,將帶來新的潛在盈利機會。
但隨著改革的快速推進,參與者需要調整心態,培養市場意識,才能在2018年的電改中走得更加順利。
第一,發電企業和售電公司面臨競爭壓力,需要不斷優化管理、創新增值服務。
我國發電企業長期處于計劃模式,市場化后發用電計劃放開,需要依靠自身營銷能力尋找客戶,需要建立較強的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售電公司參與市場,在同等準入條件下優勝劣汰,為吸引各類用戶,除了在價格上進行競爭,還需不斷進行電力銷售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綜合節能和用電咨詢等增值服務,不能盲目打“價格戰”。
第二,用戶需要轉變“市場就是降價”的觀念。
我國開展市場化交易(大用戶直接交易)以來,向用戶釋放了大量紅利,部分用戶認為參加市場就是降價。但是參與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在電力供應充足的情況下,隨著發電成本降低,用戶電價也將降低,而在電力供應緊張時,用戶也面臨價格上漲、用電成本增加的風險。
第三,公平承擔普遍服務和交叉補貼。
電力市場化改革后競爭環節電價放開,發電企業、售電企業和用戶仍需要公平承擔普遍服務、政策性基金和交叉補貼責任。增量配電放開后,對于配電營業區內的用戶需要履行保底義務;隨著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推進,電網企業、售電企業、用戶也需要公平承擔可再生能源消納的義務。
深層癥結仍然棘手
盡管新一輪改革實施已取得顯著成效,但改革推進中仍面臨一些深層次挑戰和問題,這需要參與者在2018年的改革實施中予以關注。
第一,妥善解決市場結構問題。從發電側來看,部分省份單一發電企業市場份額較大,在當前煤價上漲、經濟下行以及能源類中央企業重組等因素影響下,容易形成市場寡頭壟斷或產生“價格聯盟”現象。從售電側來看,部分省份售電主體結構單一,用戶選擇權特別是省間購電選擇權沒有放開,發售一體的售電公司優勢明顯,獨立售電公司生存困難。
第二,統籌考慮新能源消納困難、計劃與市場長期共存等客觀因素。我國新能源資源集中、規模大,遠離負荷中心,難以就地消納,近幾年在電力需求增速減慢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這些客觀因素需要在未來電力市場模式設計和路徑選擇過程中予以統籌考慮。
第三,進一步減少行政干預。從改革試點推進情況來看,部分地區的市場競爭秩序有待規范,改革的一些重要原則有待進一步落實。部分地區存在行政干預市場主體報價、行政指定配售電主體、設置省間交易避壘等現象。部分地區通過一些特殊措施規避社會責任,打造“低價洼地”,雖然局部用戶受益,但社會整體利益和全社會用電秩序難以得到充分保障。
第四,進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新一輪電改目前已完成頂層設計,正處于全面落實的施工高峰期,然而,《電力法》修訂相對滯后,部分改革關鍵問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