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3790查看 | 2015-12-16 09:30:00
巴黎氣候大會“上半場”以12月5日出爐的一份“氣候協議草案”完美謝幕。12月7日,大會進入第二周部長級談判,力促在11日晚達成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協議。
截至記者發稿時,巴黎氣候大會還未有定論,圍繞“溫控1.5攝氏度還是2攝氏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如何解釋”、“1000億美元氣候援助基金何時落實”3大問題各方仍然爭執不下。
或許,結果已然不重要!無論成敗,巴黎已創造歷史:將50多頁的草案凝聚成了最后的29頁,180多個國家遞交了“國家自主貢獻”,各方團結一致向取得共識的方向靠近。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大會開幕時所言:“巴黎協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最終協議草案落定
12月5日,各國談判代表向大會交上了“成績單”,達成氣候協議草案,成為第二周各國部長進一步磋商的基礎。
據悉,該草案共42頁,列舉了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系列選項,包括阻止氣候變化的長期措施、對發展中國家提供金融援助等。與大會開幕時原有的50多頁相比有明顯減少,6年前的哥本哈根草案長達300頁。
相比第一周,第二周的談判似乎火花四濺。12月7日,195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開始為達成全球性、有約束力的協議“沖刺”。歐盟氣候行動及能源事務委員卡尼特表示:“所有困難的政治問題都尚未解決,將留給各位部長們。第二周是妥協的一周,也是困難的一周。”
12月9日,談判進入小高潮。據中國外文局環境氣候報道組9日下午消息,巴黎氣候大會第三次會議結束,氣候峰會最終協議草案文本出爐。大會主席法比尤斯表示,大會取得進展,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希望幾個小時后各國各集團對第一稿案文進行反饋。
9日深夜,與會各方分成兩組,徹夜討論草案意見。據悉,最終協議草案文本共29頁,其中“協議”14頁,“決定”15頁。與第一周的文本相比,“協議”部分的文字由25324字減少到19733字,減少了20%;“協議”中各國有爭議的表述放入括號,這樣的括號由916個減少到361個,減少60%。
從草案內容看,巴黎氣候大會的成果將由一份“核心協議”和一些“大會決議”組成。巴黎氣候協議將包括各國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相關原則、框架和規則,大會決議則包括落實協議的一些細節安排。據了解,協議草案共21頁,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技術發展與轉讓等26個大條目。
綜合各方消息,“區別”、“資金”和“力度”仍是決定能否達成最終協議的關鍵。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表示,如果這3個問題解決了,大會就是成功的,協議也就達成了。
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12月9日對外表示,各方在能力建設、減緩、適應等問題上都達成共識。現從政治層面上部長們需解決區別、資金、力度等主要問題。“如果各方能在這3個問題上達成共識,巴黎協議就能夠達成。”
“力度”的爭論在于究竟把全球溫度上升的限制目標設定為“2攝氏度”還是“1.5攝氏度”。一直以來,“2攝氏度”是各國廣泛認同的談判前提,但在日前的談判過程中,歐盟和小島國開始頻繁推介“溫控1.5度”的目標,美國也加入其中。這為談判帶來了變數。
此外,發展中國家最關心的——發達國家如何兌現舊的“欠賬”問題依然無解。代表發展中國家的“G77+中國”集團12月9日明確指出,現有文本里沒有就發達國家兌現氣候資金承諾做出明確安排。
發展中國家的另一個不滿在于“區別”,一位談判代表指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應該體現在草案的每一個方面,而不是僅僅在前言中體現。
對于上述3個問題,截至記者發稿前,各方仍在緊密協商中。
談判焦灼進行 組團聯合表態
在這種國際盛會上,單打獨斗是沒有勝算的。兩周的焦灼談判中,組團聯合成為催化劑。
印度總理莫迪11月30日抵達巴黎,牽頭121個國家組成“國際太陽能聯盟”,計劃投資3000萬美元作為初始資金,最終目標是希望從各成員國和國際機構中籌得4億美元。
12月6日,為促成大會成果順利出爐,法比尤斯宣布成立一個由14國外長、環境部長及談判領袖組成的“推動團隊”。
12月8日,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組成的“基礎四國”集團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并發表聲明稱,支持大會達成一份全面、均衡、有雄心且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變化協議,要求發達國家履行法律義務,兌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應對氣候變化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的承諾,并在2020年后加大支持力度。
同一天,歐盟宣布與79個非洲國家、加勒比與太平洋國家(ACP)宣布結成“雄心壯志聯盟(High Ambitions Coliation)”,并表示在尋找更雄心勃勃以及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的立場上保持一致,為此動用了4.75億歐元。日本《每日新聞》評論稱,歐盟國家是有意分化發展中國家,從而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推動。
12月9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宣布,美國支持并加入“雄心壯志聯盟”,還宣布美國將提供8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對此,樂施會氣候變化高級顧問Jan Kowalzig表示:“美國的加入確實讓人有些意外。到了這個關鍵時刻,這或許是一種政治表態,意在拉攏更多的國家。”
企業先行 搶占清潔能源市場
巴黎協議最終達成眾望所歸,盡管政治層面還存在分歧,但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是大勢所趨,一些企業公司正躍躍欲試搶占先機。
11月30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牽頭創建“突破能源聯盟(Breakthrough Energy Coalition)”,創始成員包括中國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馬云、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惠普集團總裁惠特曼等商界名人。該聯盟將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清潔能源的開發。
12月7日,全球企業合作倡議RE100取得了里程碑式進展:寶馬 、可口可樂、國際香精香料公司、北歐聯合銀行、培生集團和瑞士郵政宣布,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至此,做出承諾的公司已達53個。如果這53家公司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每年可減少56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12月1日發布報告稱,種種跡象表明投資全球能源市場轉型時機成熟。數據顯示,全球已經達到煤炭消費峰值,對電煤的需求正在萎縮。這種趨勢在2015年不斷增強,重要煤炭市場消費出現大幅下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本下降。
12月8日,可口可樂、戴爾、意大利電力公司、NRG能源、寶潔、索尼等10家公司設定的減排目標得到批準。預計這10家公司將在目標期內削減8.7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節省18.6億桶石油。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也在通過不同活動和對話,多角度、多方位展現企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踐行低碳發展的社會責任和中國聲音。萬科、億利資源、比亞迪、萬通、神霧、中國節能環保、中國建材等多家企業來到巴黎會議“中國角”,向國際社會宣傳了中國企業近年來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招商新能源集團與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會場簽署了三方框架合作協議,未來兩年將在歐洲實現2吉瓦智能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比羅爾12月9日高度贊揚中國在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積極成果,稱中國政府堅持的能源轉型道路具有“榜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