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為何會被列入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諸多項目建設將如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發展?重點產品研發、生產、供應能力能否滿足特高壓建設的爆發需求?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未來項目建設是否會延續當前勢頭?
日前,國家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家咨詢組首席專家,國家能源局“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籌備組組長,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接受記者采訪,解答了特高壓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的一系列熱點問題。
特高壓項目建設有效支撐我國能源結構轉型
“特高壓位列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曾鳴表示,“一方面,特高壓項目建設能夠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共同發展,能夠對國民經濟的復興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雖然經過多年發展,特高壓項目建設已經卓有成效,許多項目已經投入使用,但是放眼更長一段時間,西電東送還是有著顯著的市場需求,因此新增一些特高壓線路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過,曾鳴也強調,特高壓納入新基建范疇,絕不意味著項目建設可以不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必須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穩健投資,精準投資”。
從國家電網的相關規劃來看,最近兩年,特高壓建設項目將集中交付。曾鳴認為,這將對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帶來切實的影響,無論是從項目建設要用到的設備、裝置方面,還是從電網運行以及發電側上網、電量市場需求、用戶用能來看,都會受到相當大的帶動作用。
特別是西北部和西南部的清潔能源消納,包括風力、光伏、水利發電等,對這些清潔能源大規模地送往中東部,可以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我國的能源結構轉型,也能夠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
項目集中建設,必然會隨之帶來對相關產品的爆發需求。曾鳴表示,盡管對特高壓產品的需求快速增長,但是從研發到生產、供應,新增需求還是能滿足的。“特高壓項目建設曾經經歷過比當前階段更大的爆發式需求,那個階段都頂過來了,現在自然是不在話下。”
他說,“為項目建設提供設備、裝置的企業,其技術實力、生產規模和能力已經可以充分保障當前的建設需求,目前來看,包括許繼集團、平高電氣等在內的行業龍頭應該不用額外新增生產設備,在現有產線的基礎上開足馬力加大生產即可。”
“十四五”期間特高壓和分布式能源將協調發展
在曾鳴看來,特高壓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還是市場問題。風力、光伏、水利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如何能夠安全且經濟高效地實現西電東送?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國家在政策方面、在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方面、在市場的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做好完善。
對于特高壓項目的下一步建設,在曾鳴看來,針對擬建項目地區,需要點對點地認真進行分析論證,做出合理的預測,把市場問題、輸送的通道問題、投資的回報率問題以及相關的風險問題都論證清楚,特別是要考慮好如何與電力體制改革結合,也就是如何解決電價的競爭力問題。
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地分析論證,才能決定下一步有哪些地區真正需要建設特高壓工程,才能把不需要建設的地區鑒別出來。
隨著特高壓項目的陸續開工建設,產業鏈上下游有序聯動,良性互動。曾鳴表示,特高壓項目后續還會繼續上馬,但是總的來說,項目的高峰建設期將逐步過去。從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電力發展“十四五”規劃工作方案》可以看到,未來我國將兼顧西電東送和分布式能源就地生產、就地消納問題。
“以前我們更重視遠距離發電,‘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兼顧集中式的特高壓遠距離傳輸和負荷中心地區分布式能源的就地生產、就地消納。”曾鳴表示,“特高壓項目還會繼續建設,但是二者要兼顧發展,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