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0評論 | 3619查看 | 2017-03-22 10:40:48
近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了《中國碳市場研究報告2017》(下文簡稱《報告》)。由《報告》可知,全球碳交易市場還在逐步擴大,到2020年,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這個交易規模將超過石油市場占據第一大能源交易地位,其中中國將在全球碳排放交易中占據鰲頭。而中國碳市場的全面啟動將更廣泛地發揮碳金融對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能源轉型的積極作用。
全球碳交易進入快速增長期
近年來,全球對于氣候的關注與日俱增,《巴黎氣候協定》的簽訂就是一個顯著證明,其提出,全球要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而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息息相關的二氧化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據世界銀行測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預計為每年7億至13億噸,由此形成一個年交易額高達140億—650億美元的國際溫室氣體貿易市場。
事實上,各國也早已意識到建立碳交易市場的必要性。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較為成熟的四大碳交易所,分別是歐盟、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碳交易市場,涉及歐盟27個成員國,近1.2萬個工業溫室氣體排放實體,還有眾多的交易中心,如巴黎Bluenext碳交易市場、歐洲氣候交易所等。據悉,全球總量四分之三以上的碳產品交易量是在歐洲市場中完成的。
但是,隨著全球發展的需求,碳交易市場的建立不能僅僅依靠發達經濟體,其他經濟體也可量力而行在碳交易方面有所進展。
《報告》提出,截至2016年10月,全球約有40個國家司法管轄區和超過20個城市、州和地區進行了碳定價,覆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7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3%。過去10年中,碳定價機制覆蓋的全球排放已增長了3倍。
此外,《報告》也指出,到今年年初,全球經濟體的大部分已經實施碳定價,形式包括碳排放交易制度、碳稅和兩者的綜合。但在現有機制內,碳價格的變化范圍仍然很大。據統計,去年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跨度從不到1美元到131美元,大約有四分之三的排放量價格低于10美元/噸二氧化碳當量。實現內部碳定價的企業數目也有所增加,去年比2014年增加了3倍。這些企業內部所使用的碳價格變化范圍也較大,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從0.3美元到893美元不等,其中大約80%的排放定價范圍為5—50美元/噸二氧化碳當量。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范圍內快速推進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是發揮了市場機制作用,以較低的成本完成節能降碳。碳交易機制的引入,其實并不是給高能耗企業增加負擔,而是讓大眾認識到環境成本,畢竟消除已存在二氧化碳所需成本高于產生的成本。且時間累積越久,消除成本越高。因此,企業在享受環境的同時,也需要為破壞承擔責任。
中國將大有可為
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為擔負起大國責任,亦發布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其要求,中國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到2020年力爭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實現穩定、健康、持續發展。
對此,歐洲能源交易所首席執行官Peter Reitz在《報告》中稱,于2017年啟動的中國碳市場“將覆蓋4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超過歐洲碳市場的兩倍,這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體系。”
而中國在全面推行碳交易市場之前早有所準備,在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批準了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等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并將2013—2015年定為試點階段。
《報告》認為,七個試點基本建成了責權明晰、運行順暢、交易活躍、履約積極的碳交易市場體系,且在運轉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對于能源轉型發揮了積極作用,也極大地推進了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建設,為建立全國碳市場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
“在有些方面我們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曾擔任《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主席的段茂盛曾對媒體如此表示,他說,例如在給企業的免費配額上,歐洲用的是企業的歷史產量,但在經濟波動較大的時候,這個衡量方式會出現問題。而中國采用的是企業實際產量,本質上是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排量,而不是限制服務。
當然,盡管中國擁有了試點經驗,但是全國推廣仍會面臨很多問題。《報告》表示,中國想要構建成功的全國碳市場仍需要多個政府部門、私營機構和民間社會的共同參與,需要詳細的政策法規和技術支持,包括審計、配額分配、報告、監督和核查等多個環節。
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現階段,要謹慎考慮碳排放基準值的設定,此為直接影響碳交易市場活躍程度的主要原因。未來如果可以大面積推廣提高能效的低碳創新技術,則可以促進中國碳交易市場快速發展。
專家則表示,既然用市場的手段來解決碳排放問題,就必須考慮到,市場經濟本身是追求效率的,不會天然追求公平。而在中國政府可以對市場進行有效引導,而市場反過來也可以影響政府的產業政策,能實現效率和公平較為完美的結合。在美國、歐盟等地,碳市場取得成功都會很難,但在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之下,具備作大、作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