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企業報 | 0評論 | 3634查看 | 2016-11-15 09:39:00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簡稱《規劃》),將從供應能力、電源結構、電網發展、綜合調節能力、節能減排、民生用電保障、科技裝備發展、電力體制改革八個方面確定電力發展目標。這是時隔15年之后,電力領域再發5年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將組建相對獨立和規范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建立公平有序的電力市場規則,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將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
售電公司準入門檻提高
10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售電辦法》)和《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配電網辦法》)。這兩個配套文件,對售電和配電網業務開放的諸多敏感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將從根本上有效推進改革進程,標志著我國售電市場的大門正式向全社會開啟。
《售電辦法》對售電公司準入條件、準入程序、退出方式等進行了規定,明確售電公司資產總額不得低于2000萬元人民幣,并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通過電力市場售電。《配電網辦法》指出,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增量配電網業務,通過市場競爭確定投資主體。
“售電公司的準入門檻并不高,主要為了讓一部分售電公司進來試一試。現在呼聲很高,也有很多人摩拳擦掌都想來試一試,事實上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位售電公司負責人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售電側改革可謂是新電力體制改革9號文的核心重點。一直以來,售電業務和增量配電業務的售電側改革備受社會各界重點關注。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個辦法的出臺主要針對9號文件當中,對售電市場放開的原則以及后來出的六個配套文件,特別是第五個關于售電市場放開的配套文件,針對這些文件做出了一些明確的、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規定。比如說,售電公司到底如何進入和如何退出。增量那塊配電業務到底如何有序放開,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有利于售電側放開和市場的往前推進。”
曾鳴認為,此次出臺的兩個辦法明確了售電公司的監管主體和增量配電網的規劃主體,電力、價格主管部門和監管機構將對售電公司市場行為實施監管,而增量配電網應由地方政府能源管理部門進行統一規劃。
國企涉足售電業務 民企以服務取勝
新電改9號文公布以來,國內的售電市場可謂“如火如荼”,相關政策的頒發也陸續進行,各大電力企業紛紛涉足售電市場。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00多家售電公司,其中不乏國電投、神華以及華能等擁有國企背景的電力公司。此外,也有不少其它行業的“門外漢”想通過此次機會進入售電市場。據業內人士預測,售電側市場開放后,如果按2014年5.52萬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來測算,意味著每年超1萬億的售電市場將向社會資本放開。
曾鳴表示,目前售電公司發展還處于最初期階段,成立這么多售電公司并不意味著售電市場的建設已經進入大規模的或者成熟階段,全國各地紛紛成立售電公司,只能說明社會各方投資比較關注這一部分,愿意從事售電業務而已。
在“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上,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電網十分歡迎民企參與新增配電業務,而國家電網單獨成立售電公司的工作也在進行中。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公司或許將會殺入售電市場。那么,售電市場放開后,電網企業究竟該不該參與競爭性售電?民營售電公司如何在萬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呢?
“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要求,電網企業也可以從事競爭性售電業務;主要條件就是說,競爭性的業務和非競爭性的業務要分開。非競爭性業務,按照輸配電價格機制來進行監管。而競爭性的售電業務和非競爭性售電業務分開,就是人員分開,產權分開,財務分開,信息系統要分開。分開之后,政府針對電網的競爭性售電業務進行監管,這和政府監管普遍服務、公用事業的非競爭性業務的方式和方法是不一樣的。”曾鳴對記者表示。
曾鳴介紹,售電公司將形成以服務起家的售電服務,通過服務來售電,而不是為了售電而售電。盈利模式是通過這種服務,當然還有差價模式,它從批發市場購電,然后通過終端用戶賣電,那就是收入點。那么這之間的差價應該是說的公司的盈利,但是這個差價如何能夠把它最大化,主要看售電公司對用戶提供的服務能夠吸引多少用戶,能夠降低自己的購電成本,這個差價才大。所以,關鍵問題是在差價盈利模式當中它提供的服務,這種服務有多少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為,售電市場競爭分為服務和價格兩部分,由于電網企業體量龐大,技術力量及信息占有能力強等優勢,民營售電應該考慮如何把服務做好,價格降低,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電網企業比民營企業做得好,那么市場一定會大。而反過來說,如果國家電網還擺出電老大的姿態,那么絕對做不過民營企業。
操作細則未出 引發業內擔憂
記者了解到,目前電改綜合試點和售電側改革試點范圍已擴至26個省市區,基本涵蓋了全國經濟大省與用電負荷大省。有些地方電改試點缺乏操作性細則,改革處于僵持、停滯階段,眾多業內人士擔憂改革會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
“雖然現在售電走得很快,但是還沒有具體實施。很多售電公司都處于觀望駐足、紙上談兵的階段。”一家售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稱,其所在省電力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已有半年之久,“至今難以嘗到改革紅利,競價電力交易量近乎為零”。
曾鳴建議,在售電市場建立之初,售電市場的建立需要配置很多外部的條件和具備一定的環境,這是肯定的,沒有這些條件和環境,售電市場的建設和平穩運作還是比較難的。那么,這些售電公司從事售電,除了外部環境外,其內部要具備很多條件,這兩個辦法中也有部分描述,作為售電企業首先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它要隨著不同的階段,從初期階段到中期階段再到最后成熟階段。
不同階段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逐漸培育核心競爭力。在曾鳴看來,作為政府的監管目標,售電市場希望通過售電側放開,通過售電業務的競爭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時,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并且促進用戶用電成本降低。因此,為了這些目標,售電公司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或者面臨很多挑戰,才能逐步進入售電市場,使得自己具有核心競爭力,從而完成售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