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 0評論 | 3332查看 | 2018-03-22 18:27:04
記者日前獲悉,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我國將進一步加碼基礎設施建設,水利、交通、能源等將成投資發力重點,一些涉及智能化和環保的新領域,如“互聯網+”便捷交通建設、清潔能源工程建設等將獲大力推動,一系列相關措施有望出臺。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國將加強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覆蓋“水陸空”等領域。航道方面,將進一步完善通江達海、干支銜接的航道網絡,提高干線航道通航能力和直線航道等級;鐵路方面,將開工建設北京至雄安等鐵路,加快建設北京至沈陽等高鐵;航空方面,將積極推進北京、成都、青島等新機場建設,推進一批樞紐機場改擴建和支線機場項目建設。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交通強國”。今年是“交通強國”建設的起步之年,各地紛紛提出交通基礎設施聯網提升、打造現代綜合運輸交通體系,地方層面交通基建投資累計規模將超2萬億元。
傳統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碼,如在水利方面,今年要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薄弱環節建設等。
值得一提的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些新領域成為投資重點。今年,我國要推動“互聯網+”便捷交通建設,提升綜合交通服務質量。同時,構建清潔能源消納長效機制,加快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強電網、油氣管網布局優化和互聯互通等。
有分析人士表示,基建投資作為中國經濟的“調節器”,受到宏觀政策的主導,政策目標的鼎新必然引致基建投資的變革。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向綠色化和智能化傾斜,這將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加快“互聯網+”便捷交通建設,能明顯帶動中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在大數據產業逐步成熟的大背景下,中國智慧交通產業正在快速發展,面臨難得的投資機遇。
不過,今年赤字率預期目標有所下調。由于政府的財政支出包括了一般預算支出,基建作為一般預算支出的主要板塊之一,下調赤字率預期目標,令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基建投資增速會相應下行。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表示,今年赤字率下調,赤字規模僅與去年持平,同時地方融資將進一步規范,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可能減弱。
但也有專家持不同看法。中信證券研究員明明認為,赤字率下調不一定意味著財政對基建支持減弱。2018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將明顯上行,有利于支撐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同時,今年以來土地出讓金額同比上升明顯,有望增加地方投資基建的財力。此外,京雄城際鐵路已于2月底正式開工,隨著雄安新區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展開,預計后續一批項目將逐漸啟動,成為2018年基建投資的重要構成部分。
有專家指出,要重視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作用,尤其要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和電信等領域,規范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利用多種運作方式盤活資產。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PPP項目今后將更加注重落地執行進度,以及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狀況。2018年基建投資方面,盡管融資成本上升可能會使一些低質量、低回報的項目融資更為困難,但目前來看,投資需求上升的整體趨勢應該能夠持續。此外,信貸條件適當收緊也可以促進項目“優勝劣汰”,從而提升整體投資回報率,增強投資周期的可持續性。
還有專家表示,看好未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抓手,是激活宅基地要素價值的前提。未來的政策方向之一是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盤活宅基地價值,如果要發展城郊農房開發租賃或其他商業化用途,水、電、氣、路等配套基建是必要條件。同時,土地增值收益又可以為農村基建提供部分資金。
當前,政府方面也在加快相關部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作出安排,明確提出改善供水、供電、信息等基礎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