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有航天背景的天瑞星已成功對航天熱控技術、渡膜技術等進行了民用轉化,掌握了中高溫集熱管真空、鍍膜、熔封三方面的核心技術。 目前已著手投產推進產業化進程。記者日前專訪了北京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步亮。
光熱發電核心技術都已獲突破
記者:我國光熱發電的現狀怎樣?一些關鍵部件的核心技術是否已經完全突破?
陳步亮:從國內整個光熱產業鏈來看,核心部件的技術應該說都是突破了。但是完整產業鏈還沒有形成,某一些局部環節大家都在積極往前推動,比如說集熱管的生產企業在建它的生產線,反射鏡在上線,支架也有人在開始做。從光場建設的要素上看的話,比較建全的主要是管子、反射鏡和支架包括對日跟蹤等,集熱管大規模生產線天瑞星正在建;反射鏡這塊有幾家企業已經進口了國外的生產線,產品質量應該都是過關的。支架還沒有看到哪家企業拿出好的產品來。
記者:目前是否只有西門子和肖特可以生產中高溫集熱管?天瑞星在集熱管真空、熔封、鍍膜三個技術難點上,是如何突破的?
陳步亮:目前在熱發電市場中大規模銷售的只有西門子、肖特的集熱管產品,還沒有看到第三家的產品。天瑞星在這幾項核心技術的突破方面,一方面是繼承了航天一些特有的技術轉化過來直接使用,包括渡膜、真空工藝的開發。以鍍膜來說,它后面是有一套對設備和工藝的長期研發做支撐的。過去的幾年里包括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實施以及科工局的項目的支持下,我們在鍍膜設備及工藝、玻璃和金屬的封接技術,以及玻璃外管的增透膜技術都獲得了突破。掌握了這塊的所有核心技術,與西門子和肖特來說,各自采用了不同的技術解決方案,從技術路線上來看我們目前采用的和肖特相似,選擇了匹配溶封這種難度較高的技術,該技術采用了玻璃和金屬兩個膨脹系數變化曲線在工作溫度區間幾乎相同的材料(無論是在常溫下還是隨著工作溫度的變化,它們的熱膨脹系數的變化都保持一致)。國外光熱電站近二十年的運行過程證明,這種熔封技術是可靠性最高、破損率是最低的。
國內光熱發電現狀
記者:國家能源局去年發布了新能源規劃十二五規劃目標,光熱發電裝機規模是1GW,您認為以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能否實現?
陳步亮:這個目標十二五期間能都批復或都開建有可能,都建完并網發電目前來看是幾乎不可能的。目前國家已經批復了4個電站,總共二三百兆瓦,而且還沒有一個光場系統動工開建,目前對于50兆瓦的電站來說建設周期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所以真正并網發電應該是一四年、一五年。按現在的發展速度來看,到十二五未期,能有500兆瓦實現并網發電,還有500兆瓦左右在建設中。
記者:目前國內的光熱發電項目情況如何?天瑞星參與了哪些項目?
陳步亮:發改委一共批復了四個:青海中廣核的德令哈50兆瓦項目、華電在甘肅的金塔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哈納斯寧夏鹽池、大唐在內蒙古鄂爾多斯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