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方案自2022年10月8日起施行。
方案提出,發揮綠電優勢。結合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推動數據中心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統籌平衡省內低價保障性電量,不斷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機制,合理疏導相關電價矛盾,有效控制數據中心用電成本,吸引一批優質企業項目入駐。提高數據中心電力設施配套能力,圍繞省內大型數據中心能源供給配套,按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標準和A類數據中心雙重電源供電要求,加快推進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330千伏變電站建設,新建海東市河湟新區330千伏變電站,實行雙(多)回路電力保障。大數據中心科學合理申請用電容量,加強用電系統運行管理。
促進能源消納。加大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力度,依托綠電交易構建“堅強智能電網+風光水儲一體化電源+綠電溯源認證”的綠電供應方案,促進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做好綠電出具、存證、追溯、核銷等全流程數字化管控,為數據中心提供可信、實時、多維度的綠電溯源與綠電認證服務。依托黃河上游等水資源以及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優先為大數據中心保障綠電資源供應,促進電力資源的合理分配。到2025年,全省大數據中心每年綠電消納達到17億千瓦時以上,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100%。
文件原文如下: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
國家布局工作方案的通知
青政辦〔2022〕76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第11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各自職責,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9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青海省加快融入“東數西算”
國家布局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把大數據產業作為青海省新興產業重點培育、重點打造,助力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的重要講話精神,搶抓“東數西算”“東數西儲”戰略機遇,以數字賦能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業“四地”,以能源優勢助力產業發展,打造數據中心與清潔能源、雙碳工作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推進大數據中心綠色化、集約化、高質量發展,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局面。
(二)基本原則。
系統統籌,有序發展。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存量和增量。提升數據中心整體利用率,實現全省數據中心科學布局、有序發展。
綠色集約,低碳發展。堅持綠色、低碳、可溯源的發展方向,加大綠色技術、綠色產品、清潔能源的應用,全面提高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數據中心能耗,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分類引導,協同發展。堅持多元發展理念,鼓勵不同主體在數據中心建設運營中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強化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數據中心企業提供差異化、特色化服務。
(三)工作目標。
爭取2025年前,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到2025年,全省范圍內大數據中心布局更加合理、綠色節能、集約高效。數據中心發展配套保障更加完善,數據中心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據聚集、開發、應用等方面產業生態逐步建立。建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縮短網間訪問繞轉距離,改善我省及周邊區域網絡性能,提高網絡服務質量。大數據中心入駐各類單位、企業超過438家,機架規模超過10萬架,其中:高性能計算類機架占比不低于20%、存儲災備類機架占比不高于30%、通用計算類機架占比約50%,上架率達到65%以上。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水平國內領先,新建(改造)數據中心PUE值(能源使用效率)嚴格控制在1.2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大數據中心算力水平和系統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成為“東數西算”的重要承載地。
二、發展導向
(一)功能導向。
鼓勵建設后臺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新型非實時算力數據中心,加快打造先進算力體系,探索算力調度與協同。避免新建服務低端、技術落后、業務需求不明確的傳統數據中心。改造升級效益不顯著、設備設施落后的“老舊”數據中心。
(二)布局導向。
推動打造全省數據中心“雙核”發展布局體系(1個算力資源調度核心、1個存儲資源調度核心)。全省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向西寧—海東算力集群、海南儲備集群側集中,并逐步引導向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地區有序發展。
(三)綠色導向。
使用綠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積極采用先進節能技術和設備,促進資源循環利用,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推動集約化建設,降低水、電、土地等要素保障成本和運維成本。全省新建(擴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應達到綠色數據中心要求,PUE低于1.2,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
(四)效益導向。
新建數據中心項目應提前規劃服務對象和業務功能,整體投運后年均納稅不低于所在區域當年平均值。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項目分期建設和投運的,原則上自獲得批復之日起,2年內一期投運并產生收益,3年內整體投運,整體投運后,利用率不低于65%。中小型數據中心項目自獲得批復之日起,2年內應整體投入運營并產生收益,利用率不低于70%。
三、工作任務
(一)發揮能源優勢,精準發力,推進數據中心綠色發展。
1.推進骨干直聯點建設。以青海電信、青海移動、青海聯通為支撐,充分發揮企業投資主體作用,省財政給予適當補助,政企聯動、協同發力,有序推進骨干直聯點建設。2022年8月前完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申報方案編制工作,2022年9月啟動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申報建設工作,2023年完成建設任務,推進省內數據中心到西安、成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國家樞紐節點和東部數據源之間的高速直聯網絡建設,打通高速直達數據通道。(省通信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西寧市政府)
2.打造“雙核”集群。充分整合利用現有數據中心資源,推動打造全省數據中心“雙核”發展布局體系,依托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和海東市零碳產業園,布局建設西寧—海東算力調度核心集群;依托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布局建設海南州存儲調度核心集群,其他地區圍繞2個集群,按照自身發展特點,積極布局大數據產業,形成帶動全省、輻射西北、服務全國的100%清潔能源綠色數據中心集群。到2025年,機架數總量超過10萬架,其中西寧—海東集群機架數超過8萬架,海南州集群機架數超過2萬架。(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政府)
3.加快綠色轉型。按照《綠色數據中心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加強數據中心節能審查等舉措,新建數據中心PUE值嚴格控制在1.2以下。企業自籌資金1.7億元,加快中國電信格爾木柴達木云數據中心暨青藏高原數據災備中心、中國移動(青海海東)數據中心、海南州大數據中心等存量數據中心升級改造,提高設備利用率。到2025年,改造后數據中心PUE值達到1.2以下,西寧市、海東市、海南州、海西州大數據中心爭取全部納入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行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
4.發揮綠電優勢。結合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推動數據中心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統籌平衡省內低價保障性電量,不斷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機制,合理疏導相關電價矛盾,有效控制數據中心用電成本,吸引一批優質企業項目入駐。提高數據中心電力設施配套能力,圍繞省內大型數據中心能源供給配套,按照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標準和A類數據中心雙重電源供電要求,加快推進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330千伏變電站建設,新建海東市河湟新區330千伏變電站,實行雙(多)回路電力保障。大數據中心科學合理申請用電容量,加強用電系統運行管理。(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
5.促進能源消納。加大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力度,依托綠電交易構建“堅強智能電網+風光水儲一體化電源+綠電溯源認證”的綠電供應方案,促進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做好綠電出具、存證、追溯、核銷等全流程數字化管控,為數據中心提供可信、實時、多維度的綠電溯源與綠電認證服務。依托黃河上游等水資源以及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優先為大數據中心保障綠電資源供應,促進電力資源的合理分配。到2025年,全省大數據中心每年綠電消納達到17億千瓦時以上,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100%。(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各市州政府)
(二)突出特色發展,壯大市場,推動大數據中心良性循環。
6.加強政務數據匯聚整合。政務云平臺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進行全省統一部署并實現省市兩級節點互聯互通。原則上各級政府部門不再單獨建設政務數據中心,新建政務系統統一部署到政務云平臺,已有系統逐步向政務云平臺遷移。依托政務云平臺建設完善全省統一的人口、法人、電子證照、社會信用、宏觀經濟、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等基礎信息庫,以及環境保護、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主題信息庫。到2025年,全省70家省級單位業務系統上云率達到95%。(省政府辦公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服務監管局,各市州政府)
7.增強省內企業數據匯聚能力。推動省內能源、生態、旅游等重點行業骨干企業通過整合、挖掘、利用自有數據或公共數據資源,構建面向行業應用的數據資源庫和大數據平臺。加快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實現國有企業非敏感業務系統“應上盡上”,到2025年,省內企業上云4000家。圍繞清潔能源產業、現代生態農牧業、文化旅游服務、鹽湖資源開發利用等省內重點產業優化大數據平臺,提升重點產業數據匯聚水平,支撐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國資委、省發展改革委、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能源局,各市州政府)
8.吸引國內數據資源匯聚。積極對接引入國內知名數據服務商、大型互聯網企業、省外大院大所等算力需求大、創新活躍、帶動效應強的機構來青建立區域性總部、分支機構或研發機構。結合青海特色優勢產業,爭取一批國家部委、科研院所以及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數據存儲災備及區域大數據中心落戶青海,持續推進青藏科考大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青藏高原生態大數據中心、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青海西寧災備數據中心、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大數據中心(三期)等項目建設,形成“東數西存”的數據災備模式,將青海打造成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重要節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氣象局、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
9.培育壯大算力服務市場。結合西寧市、海東市、海南州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推動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圍繞提升大數據中心資源利用率,面向數據資源采集、存儲、治理、加工、分析、服務和融合應用等領域,大力引入算力需求大、經濟效益好、就業帶動能力強的大數據企業和項目。鼓勵支持能源類頭部企業在清潔能源富集地區創新開展大數據中心建設、運營、招商等工作。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發揮主力軍作用,積極爭取集團總部項目、資金落地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政府,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各基礎電信運營商)
西寧市:圍繞青藏高原大數據產業鏈條,布局大數據及智能制造應用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賦能賦智,發展平臺經濟。重點對接京東、聯通等企業,主要建設京東數字產業園、西寧龍工場(西北)跨境電商區域總部中心、三江源大數據二期等34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76.92億元。
海東市:加大在信息技術服務業、智能物流與倉儲、大數據、物聯網、智能機器人、智能傳感和控制產業、智能終端產業等方面招商引資力度。主要建設城市數據湖示范湖大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中國移動(青海海東)數據中心(二期)、海東市大數據資源中心、數字經濟產業園、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等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71.01億元。
海南州:依托清潔能源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國家戰略數據存儲服務、全國首個藏文搜索引擎、藏語文數據資源擴容工程、人工智能算力服務、中國電信天翼云節點等重點業務發展,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藏語內容分發服務平臺,逐步形成完整價值鏈。主要建設海南州超算暨云計算(數據)中心、藏文信息服務平臺、中國移動(青海海南)數據中心等2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44.83億元。
其他市州按照自身發展特點,合理布局大數據產業,積極爭取大數據產業項目落地實施。
10.加大招商引資。面向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等重點區域,以綠色能源、數據開放、場景開放、優惠政策為優勢,以清潔能源和大數據聯動發展為方向,建立招商目錄,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拓寬產業鏈,加快推進人工智能、5G、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產業布局。西寧市、海東市、海南州提供建設用地2400畝,同步保障水、電、管網、道路等配套設施,引入數據標注頭部企業、知名呼叫中心及服務外包領域的龍頭企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落戶,促進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到2025年,引入各類單位、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本地企業、互聯網企業)達到438家。(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各基礎電信運營商)
(三)加強機制建設,多措并舉,推進大數據中心有序發展。
11.建立評估機制。制定《大數據中心評估考核辦法》,采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每年對大數據中心機架增加數、機架使用率、PUE值等主要指標進行評估考核。對達不到考核目標的大數據企業,暫停享受各類優惠政策,待達到考核目標后恢復。對超額完成考核任務的大數據企業按照綜合貢獻率給予適當獎勵。(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政府)
12.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建設3000架以上的大型、超大型綠色數據中心,吸引IDC服務提供商、大型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入青部署數據中心。2023—2025年,對一次性新建3000個機架以上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項目竣工驗收達標后分步給予以獎代補。(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政府)
13.建立監管機制。定期開展數據中心發展統計監測,依托青海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建立以數據為支撐、涵蓋重點領域、聯接重點用能單位的能耗在線監測預警系統,推動實現省內數據中心能耗日常統計、運行監測。嚴格落實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加強省內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的監督管理。構建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安全培訓、風險評估、應急處置、安全加固、滲透測試等機制,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能力和系統安全防護能力,提高大數據安全可靠水平。各市州政府建立新建、改造項目清單動態管理和部門聯合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數據中心建設事前審批事中監管,統籌有序推進數據中心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政府)
14.建立政策傳導機制。建立大數據上下游企業會商制度,行業主管部門引導基礎電信運營商、大數據企業將政策紅利向產業鏈上下游傳遞,在保證合理收益前提下,推動數據中心運營商按一定比例將電價、土地等成本優勢適度轉化為機架租賃、算力服務、網絡接入等產品和服務價格優勢,拓展算力服務客源,擴大邊際收益,構筑全產業鏈運營成本比較優勢,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省通信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企業,各市州政府)
15.建立統一調度機制。部署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監測系統,加強對互聯鏈路性能、流量疏導、網間結算、異常情況的監測分析,實現對網間通信質量和運行安全全過程監管。建立大數據中心數據監管調度平臺,構建高速互聯、智能高效的算力及數據資源協同調度體系,加強集群間算力調度、數據調度、能源調度,實現算力資源平衡配置,形成全省一體化算力協同創新發展新局面,有效承接“東數西算”“東數西儲”外溢需求。(省通信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企業)
四、保障措施
16.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建立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省領導擔任召集人,相關部門、地區、單位為成員,統籌安排部署加快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工作,研究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工作措施,推動工作落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大數據企業,各市州政府)
17.堅持規劃引領。編制《青海省“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以數據中心為牽引,集聚數據資源和創新要素,降低全社會算力獲取成本,帶動全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積極推動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建設,2022年8月完成《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青海省)建設方案》編制工作,明確集群地點、建設規模、建設方式、運營模式、資金籌措及功能定位等內容。(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政府)
18.加大資金支持。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對大數據產業發展進行獎勵激勵,對技術改造、產業引導、重點項目建設等予以支持。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條件的大數據中心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積極對接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爭取國家中小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推進基礎網絡設施建設。(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大數據企業)
19.強化要素保障。強化土地供應,對大數據項目用地給予積極支持,對符合相關規劃的大數據中心項目,在安排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劃指標時優先保障,并對重點項目審批實施“綠色通道”。鼓勵各地對大數據中心項目實行“一企一策”的土地供應政策,靈活采用土地出讓收益留存部分支持項目建設、適當降低土地出讓底價等優惠政策。支持各地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方式供應標準廠房、科技企業孵化器用地,滿足大數據企業用地需求。(各市州政府,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大數據企業)
20.加強數字援青。積極利用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機制,強化援受雙方在數據產業方面的合作,積極對接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蘇、山東等對口援青省份,爭取引入對口省份優質大數據企業和數據資源,選派數據領域專業人才,前往大數據產業基地、知名企業學習借鑒發展思路、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在技術創新、交流合作、市場資源上進行充分對接,推動數字援青成為對口援青的重要內容。(各市州政府,省發展發改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鄉村振興局)
21.統籌數據安全。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數據安全法》,堅持促進數據開發利用與保障數據安全并重,鼓勵和支持數據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深化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加強數據安全審查和監管,強化數據安全預警監測和應急處置,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持續推動數據全要素高效流通和數據新業態健康發展,以數據安全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省委國安辦、省委網信辦、省發展發改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國家安全廳)
22.完善人才培育。將大數據高端人才納入各級政府人才引進目錄,依托“昆侖英才”等人才計劃,引進大數據領域領軍專家、科研團隊和技能型人才。依托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相關學科專業,加強數據中心設計、運維、管理等方面人才培養。到2025年,省內大數據相關企業增加不少于1160個就業崗位,優先從省內高校畢業生中招聘。(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
23.打造綠色品牌。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網絡新媒體、招商推介平臺等各種形式宣傳推介我省綠色數據中心發展動態、優惠政策和投資環境,樹立綠色品牌效應。積極參與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會議或論壇,積極參加、承辦國家級、行業級數據中心產業峰會、大數據峰會、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主導舉辦數字經濟與清潔能源深度融合發展高峰論壇,推介我省大數據產業,提升我省大數據產業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科技廳,各市州政府)
本方案自2022年10月8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