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全球第一大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根據統計,2019年,中國排放了全球27%的二氧化碳——超過100億噸二氧化碳。然而,其人均排放量約為6.8噸二氧化碳。
最近中國推出了第一個國家排放交易計劃,目前全球大約有45個國家存在碳定價,“上海碳”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據了解,在中國上周開始的碳交易方案是全球最大的。
碳交易的目的是什么?這主要和中國的發展規劃有關,我國計劃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前出現的碳交易,目的就是通過市場的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如何實現碳交易?對于市場有什么幫助呢?
據了解,本次中國首批納入重點排放單位超過2000家,均是發電行業,為什么是這些單位呢?
這主要和發電行業的類型有著非常大的關系,類型有煤炭發電、水發電、風能發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等等。
有的是屬于新型發電模式,通過光和熱發電,不需要排放二氧化碳,有的需要通過燃燒或者大型機械的協助,才能提供發電。因此在這個行業里,碳排放就有非常大的差異。那么中國是如何實現碳交易的呢?
根據企業的不同,分配不同的碳排放標準,如果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碳排放超標,就需要通過平臺購買碳排放指標。這和大宗商品的交易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銷售的碳排放指標,實際上就是分配指標的企業,將自己多余的指標進行銷售。
從而達到碳排放總量一直不變,通過指標的交易調控市場內的碳排放,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可以有效地讓各個企業,為了降低碳排放,從而投放大量的研究設計,實現節能減排和技術升級,將自己的碳排放的標準降到最低。
鼓勵電力公司降低排放強度:這意味著在減少排放或保持排放水平的同時,生產相同或更多的能源。這意味著,只要企業減少單位能源產出的排放量,絕對排放量仍會隨著能源產出的增加而增加。
2060年實現碳中和,怎么才能達到?
按照目前的形勢,我國的碳交易就如同,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中國科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家段洪波說。為了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比如開發可再生能源和碳捕獲和儲存。
中國的碳交易與其他國家機制不同,中國選擇的重點是降低排放強度,而不是絕對排放。中國正在利用排放強度(單位能源產生的排放量)而不是絕對排放量來幫助減少其對氣候的影響。未來,可能在一直以來碳排放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碳交易的是如何做的?如果中國的能源排放量低于某個排放量限額或排放量限額,那么它們就只能按照排放量上限或排放量限額來分配。其目的是在未來幾年將該計劃擴展到建筑、石油和化工等行業。
中國在凈零碳排放上的三種解決辦法,就是每年重新計算、降低排放上限和要求企業減少對其所產生的能源的排放量,達到提供效率的目的。
降低碳排放的好處
碳交易市場的前景十分的廣闊,并且這將是一大機遇。國際能源署表示,到2030年全球對能源項目的投資將增加一倍以上。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也預測,未來的30年碳中和將為中國帶來上百萬億元的投資機遇。
同時碳交易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地球報復措施,大家現在都已經感受到了地球溫室氣體,全球變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通過碳交易的方式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可以有效的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
有人可能只是簡單地認為,全球氣候變暖僅僅就是熱了一點,實際上就是這一點點的溫度上升,南北極的溫度上升,冰川融化,生活在兩極的企鵝和北極熊的生活受到嚴重的威脅,其次就是全球極端氣候的出現,給人民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因此,是一件有利于全球人民的好事情,通過企業的控制,有效的限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未來每天都可以看到藍天白云,春暖花開,鳥語花香。
中國的碳交易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并且給予了高度評價。未來,中國將成為氣候商業熱潮的核心,不僅因為中國的排放規模創造了機會,而且還因為中國正在成為創新綠色金融和清潔技術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