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氣候變化壓力加劇,各國都在積極尋找應對之策,優化能源結構成為全球共識。對我國而言,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能源需求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我國如何面對優化能源結構這樣一道數學題?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委員李俊峰給出的答案是“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日前,他在2019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上指出,我國除了要夯實煤炭基礎之外,還要加大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電力增長迅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李俊峰稱,《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的13年間,非水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平均每年漲0.8到0.9個百分點,每年約增加1千億度電,從過去的可有可無變為舉足輕重。
此外,李俊峰指出,我國可再生能源裝備實力也在不斷增強,關鍵技術基本實現國產化。特別是光伏,國產產品已占全球市場的70%,并且推動了全球光伏發電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不過,可再生能源在進入高比例發展階段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如何融入能源系統,電網與電源發展如何協調都是問題。
而非技術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發展。“光伏和風電都需要大量的土地,其在大規模發展的同時,還要和生態文明建設劃出的紅線相適應、相協調,這需要政府部門做很多工作。”李俊峰說。
不僅如此,非電應用是擴大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景、實現能源多元化應用、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然而,太陽能熱利用、生物液體燃料、地熱等技術難以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相關政策也多以鼓勵為主,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較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要在機制上進行研究,從制度上作出安排。李俊峰認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國家層面需要統一協調,將可再生能源布局與能源系統構建、經濟發展大局相結合,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目標下全面推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李俊峰表示,必須堅定可再生能源由高速度向高比例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技術導向,以技術提升推動產業發展,同時要積極努力地適應并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加速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