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郵報 | 0評論 | 4158查看 | 2014-07-03 08:53:00
甘特˙尤里斯克卡站在屋子后面的干草場里,指著小鎮各家屋頂上閃閃發光的太陽能電板和遠處慢吞吞轉動著的風輪機。
德國實施有名的能源轉型(Energiewende)項目后,這個只有800多人的小村莊利用風能、太陽能和沼氣發電,可供1.5萬家庭使用。
但6月初,德國政府的一項決定卻預示著普洛斯科姆(Proschim)的這些村民將面臨搬遷,推土機將小鎮的綠色能源夢連根鏟除,取而代之的是2000公頃的露天煤礦。對中國這樣快速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個警報。
尤里斯克卡說:“時間緊迫,我們不能再使用中世紀的能源了。”尤里斯克卡曾是個農學家,飽經風霜,頭發花白,但依然目光炯炯。
現在,看起來他可能是對的。
環保人士曾對德國的“能源轉型”計劃稱贊不已,認為它能幫助世界各國阻止全球變暖。“能源轉型”的目標是在2050年前基本實現零排放,可再生能源占全國能源總量的60%。很多國家都接受了這個理念,比如中國,其綠色能源產能和可再生能源投資均排在世界前列。但是,這個理念的根基卻出現了問題,表明只側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是不夠的。
位于柏林的獨立智囊機構Agora Energiewende負責人帕特里克˙克拉琛說:“繼續開發可再生能源的路子沒錯,但還不足以拯救氣候。”
“人們都覺得,我們正在開發可再生能源,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但這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停止開采煤炭。”
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組織的最新報告表明,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已經提高到25%,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僅為13%,中國為20%。然而,去年德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卻增長了1.2%,這就是德國人所說的“能源轉型悖論”。另外,德國不但沒有逐步減少傳統能源發電,反而會在今年擴大燃煤發電產能,且幅度為十年來最大。
德國綠色和平組織成員阿萊克˙彼得斯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退步。如果政客們真想實現能源轉型,就應該停止開采煤炭。”
煤炭行業將繼續增長
長期關注“能源轉型”項目的阿恩˙云約漢納和克雷格˙莫里斯認為,近期德國無煙煤的增長并不是持續性的。推動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歐洲碳價相對于經濟危機前有所降低,二是企業競相在碳排放升高前取得項目審批。但是如果政策不變,未來十年普洛斯科姆的褐煤開發可能會不斷發展。
云約漢納和莫里斯在最近為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Heinrich B?ll Foundation)撰寫的文章中總結道:“德國沒有明確的政策來限制褐煤開發、增加天然氣使用,如果這種情況不發生變化,那么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之前,褐煤發電量就不會減少。”
彭博一項能源調查顯示,中國的無煙煤消費量幾乎相當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德國遇到的問題對中國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2013年,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超過歐洲各國的總和,同時也首次超過了對傳統能源領域的投資。彭博稱,由于經濟增長迅速,這個世界工廠的發電總量將在2030年前翻一番,電網容量以每年相當于英國電網總量的速度增長,燃煤發電占比將達到58%。
德國能源轉型可以幫助說明原因。
德國遇到的問題是,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供應不穩定,而存儲技術補貼又未能達到綠色能源發電技術補貼的水平。
趕上多云、無風的天氣,國家還是需要煤炭或天然氣發電來滿足電力需求,保障居民生活和工廠用電。但是,如果發電量超過所需,這些電又得不到充分利用,比如把水運到山上以供水電站日后使用,或是轉化為氫。所以,在晴朗、多風的日子里,風輪機或燃煤驅動的渦輪機又必須與電網斷開,防止電量劇增損壞電網。
同時,一方面德國消費者看著每月的電費單抱怨綠色能源補貼推高了電價,另一方面發電能力劇增卻使上網電價下跌。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德國三大電廠Eon, RWE 和Vattenfall常常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電力。另外,非常矛盾的是,美國頁巖氣的發展使歐亞的煤炭價格降低卻對天然氣毫無影響,因此電廠開始重新使用最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能源——褐煤。
褐煤為德國提供了15%左右的電力,而盧薩蒂亞和萊茵蘭地區褐煤儲量豐富。由于這些煤礦埋藏較淺,無需深挖就可進行開采,對周邊的電廠來說是最廉價的燃料。另外,德國電網選擇電力時有個排序,優先選擇所用燃料價格最低的電力,其排序為可再生能源、核能、褐煤、無煙煤和天然氣,所以當供電峰值出現時,褐煤電廠一般不會受到影響。
當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達到峰值時,使用天然氣的電廠可以立即停、復工,但即使是德國最先進的燃煤電廠在與電網斷開時也必須以最大發電能力的35%繼續運行。更糟糕的是,軟褐煤發電每千瓦的碳排放量比無煙煤多50%,是天然氣的2倍。
綠色和平的彼得斯說:“褐煤是所有化石能源中污染最嚴重的,另外它還有很多其他的缺點,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需制定新的政策
顯然,在應對全球變暖過程中,中德兩國要做的不僅是像過去那樣對綠色能源的上網電價進行補貼或增加其發電量。
短期內,這意味著電網傾向于優先采用生產靈活且供應穩定的天然氣發電而非更廉價的褐煤發電,意味著電池蓄電或電能轉化為水能、氫能可以獲得補貼,當然這也就預示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德國家庭的電費還會居高不下,而這已經讓很多人對能源轉型項目感到失望。克拉琛、云約漢納和莫里斯等專家說,德國決策者還應該考慮征收碳稅或禁止開發新的褐煤礦,否則電廠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還會繼續使用這種燃料。
但長期來看,這可能意味著對現在被視為環境之敵的大型傳統電力企業進行補貼。也就是說,花錢維持這些,只有在沒風的日子才能派上用場、再也不會盈利的電廠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