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一份“可持續經濟復蘇”計劃,建議全球各國在未來三年內投資3萬億美元用于低碳能源、新興技術等領域。
IEA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與2019年相比,今年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將下降6%左右。其中,石油需求預計同比下降8%左右,天然氣需求預計下降4%,而煤炭需求預計下滑8%。同時,今年全球電力需求總體預計下滑5%左右,核電發電量預計同比下滑2.5%。另外,今年能源領域投資總量預計在去年的基礎上下滑20%左右,減少量達到4000億美元。
在計劃中,IEA提議,為緩解經濟萎靡現狀,全球各國在2021—2023年期間,需要每年投入約1萬億美元用于經濟復蘇,具體涉及到的領域包括電力、交通、工業、建筑、燃料以及新興低碳技術等。在電力領域,碳排放相對較低的風電以及光伏技術領域應為關注重點,而在清潔交通方面,電動汽車以及高鐵等領域也當受到政策傾斜。在電網建設方面,電網靈活性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比例都有待提高,同時核電以及水電的現代化升級也尤為必要。
根據測算,如果IEA提出的計劃得到實施,未來三年里全球經濟增長幅度將上調約1.1%,而同時將在全球范圍內增加約900萬個工作崗位。
IEA署長比羅爾還強調,核能也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經濟計劃中,建議各國政府在維護和擴建新的核電站方面進行投資,另外,為了減少整體能源消耗,政府也應關注建筑翻新,使用拍賣或撥款的形式引入更多投資。
同時,該計劃指出,工業設施的能效提升,電池、氫能、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以及小型模塊化核電等領域都應是重點關注的新興技術。同時,IEA認為,盡管氫能、電池等多種能源技術無法在短期內創造大量就業,但從長期來看,這仍是值得投資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IEA也指出,在滿足可持續發展標準的情況下,生物燃料工業也應獲得相應支持。同時,上游油氣開發領域的甲烷排放量也應得到控制,并減少為化石燃料提供更多補貼。
IEA指出,在全球經濟受到重挫的情況下,各國政府應對私營企業給予一定的支持,這也將對經濟增長、長期氣候目標以及就業做出貢獻。
事實上,不僅IEA,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也發布了類似長期經濟刺激指導。該機構表示,“綠色復蘇”是全球經濟所需要的。另外,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也于近日發布戰略報告稱,各國政府應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框架,對于綠色基礎設施的投資不僅將帶來經濟復蘇,更加能夠為全球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此外,在減排方面,IEA指出,如果各國政府能夠快速反應,明年碳排放量將不再增長,2019年將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峰值年份,距離《巴黎協定》氣候目標也更近一步。
IEA認為,如果各國政府能夠采納“可持續經濟復蘇”計劃的建議,在2023年將全球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在當前基礎上減少4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6月初,美國新聞網曾報道稱,隨著各國逐步放寬隔離禁令、復工復產,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基本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研究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旬全球各國都處于嚴格“封鎖”之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幅度達到了17%,而截至今年6月中旬,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回升至2019年水平的95%左右,隨著歐美國家放開出行禁令,交通領域碳排放量迎來大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