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
穩投資是對沖疫情影響、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之舉。而“新基建”作為穩投資的重要方面,對穩住經濟基本盤具有重要作用。“新基建”之于傳統基建,區別就在于更注重“硬核”科技,對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有著天然的追求。
電網企業具有公共事業屬性,在“六穩”的基礎上,應特別注重穩增長和促創新兩個方面,在促進電力工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擔當作為。電網企業發力“新基建”,將促進企業、行業和經濟社會的多重進步。
提高電網生產經營效率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
電力數據貫通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各環節。電網企業充分應用“大云物移智鏈”等先進技術,可提升數據存儲和即時處理能力,提高各業務環節的智能化水平,促進業務向更精細、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帶來電網運營和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運營方面,電網企業對各業務開展數字化升級改造,可提高設備的響應效率,實現系統的精準快速控制。5G超低時延和高可靠性的信息傳輸性能及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將助力智能電網自動采集和控制類業務發展,實現作業方式可視化、實時化、精益化。全面升級監控系統、信息管理及預警系統,可實現電力系統精準分析和控制,提高事件響應速度,提升供電可靠性。
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圖像識別、邊緣計算、智能分析等能降低系統風險、提高決策精度和效率,提升電網安全性。電網企業還可通過智能電表和智能終端拓展在線互動和增值服務,應用物聯網技術建設智慧家庭和自動需求響應系統,提供智能用電、智能家居等系統服務,實現用電信息互動和電網削峰填谷。
在管理方面,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實現各類業務數據互通,可挖掘數據價值,提高管理效率。數字化技術可加速數字在整個電網體系中的流動,創造更大價值,帶動相關業務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是固有資產升級和新型業務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通過管理、商業模式創新,電網企業可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相互促進。借助“新基建”,電網企業吸收數字化時代賦予的科技力量,充分釋放產業互聯網的連接、融合、共享價值,在推進企業轉型的同時助推行業轉型,順應新時代發展。
促進行業結構優化推動現代能源體系建設
“新基建”可有效促進行業機構的優化。尤其在數字化的整合應用上,信息的流通、數據的共享、技術的復用將實現共創型的價值增量。這種乘數效應可帶動社會多個行業全要素生產率提升,重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業態及業務模式,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普惠性價值。
以電為中樞將價值鏈延伸至發電企業、設備供應商等上游企業,以及售電企業、綜合能源服務商等下游企業,既能有效匯聚各類資源,縱向打通上下游產業鏈,賦能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整體優化;又能橫向打通各基礎設施、各能源品種的壁壘,實現融通增效;還能通過培育新業務、新模式,為上下游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機遇、挖掘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帶動整個產業鏈加速發展,釋放協同價值。
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重要領域不僅符合疫情防控期間工作生活對數字化的需求,也是建設能源互聯網的必由之路。電網是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清潔能源發展、分布式能源接入、用戶側資源有效互動的需求正在進一步刺激電網完善功能,進行角色轉型。
從能源供應端看,發力“新基建”可提升電網的實時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效提高新能源出力預測精度和調控能力,實現大規模新能源并網友好互動。依托良好的市場經濟基礎和完善的網架布局,東中部地區還可通過搭建區域一體化電力市場促進分布式能源就近利用。從能源需求端看,“新基建”為高效整合各類負荷資源提供了手段,通過構建數據監控和設備管控平臺,既可以精準及時地感知用戶的需求和故障,又可形成冷熱電多類負荷協同的需方響應,緩解局部地區能源供需時段性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涉及的技術賦能,能打通能源流和信息流的交互渠道,讓電網數據資產真正流通起來,更大程度釋放電網作為能源資源優化平臺的功能,促進更大程度地消納新能源,推動電能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助力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助力治理水平提升
電網企業將信息通信技術與能源系統充分融合,使信息交互向消費側延伸,可有效整合儲能、分布式發電、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智能家居等資源,靈活發揮設備和用戶的需求響應能力,高效開展需求管理。在終端采集的基礎上開展產業用能分析等能源大數據應用,則可進一步促進節能減排,高效發揮能源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打造集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于一體的低碳城市。
充分挖掘電力數據的價值,積極拓展服務政府科學決策、企業智慧運營、中小微企業融資、居民用能的數據增值業務,既可為用戶提供精準、智能的數據服務產品,又可為社會提供多元化的資訊服務。電網與政務、交通、金融、社區等依托數據交互深度融合,可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
在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電力數據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可為政府提供高質量的宏觀趨勢研判,發揮重要作用。對全社會能源電力生產消費信息的全息感知和匯聚整合,將支撐政府開展企業能效、環保生產、稅務稽查等方面的監測評估。多維度的電量數據能分析研判社會運行情況,感知經濟、民生狀態,支撐政府精準施策、科學調控,使社會治理更加精準、更富預見性。
“新基建”對國家和社會來說,還有助于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問題。“新基建”聚焦新興業務領域,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的同時,能夠補齊發展短板,延展供給內容,激發市場需求。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新基建”可有效吸納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激發新主體在新領域的活力?!靶禄ā边€關系著千家萬戶。長期來看,個性化、多元化的用能選擇及更智慧的城市能源基礎設施等,將給人民美好生活帶來更現代化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