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giwm"><dl id="0giwm"></dl></li>
    <code id="0giwm"></code><rt id="0giwm"><delect id="0giwm"></delect></rt>
    <dl id="0giwm"></dl>
    <rt id="0giwm"><acronym id="0giwm"></acronym></rt>
    <abbr id="0giwm"><source id="0giwm"></source></abbr>
    寧吉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變,應加快5G、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進度
    發布者:lzx | 來源:第一財經 | 0評論 | 7969查看 | 2020-04-16 18:24:15    

    寧吉喆指出,優化資金投向結構,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4月14日,據統計局網站,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發表署名文章《對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鞏固發展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文章稱,新冠肺炎疫情短期沖擊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我國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和發展趨勢。


    文章指出,發展新消費新投資新供給,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引導企業擴大智能產品、綠色食品、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要。通過政策引導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培育拓展線上消費,鼓勵支持便民利民的新消費。著眼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優化資金投向結構,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強項目用工、用地、用能、資金等要素保障。


    文章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互聯網+”行動,促進“雙創”協同發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深化產權、要素改革,加大電力、電信、鐵路、能源等重點行業開放競爭,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以科創板改革為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完善相關基礎制度,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市場主體動力活力潛力。


    對沖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鞏固發展經濟長期向好趨勢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綜合看,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有較大影響但影響總體可控,沒有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


    面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重大變化,我們要增強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不斷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努力打通產業和經濟運行循環,強化“六穩”政策舉措,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激發微觀主體動力活力和潛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推動邁向高質量發展。


    一、疫情沖擊考驗下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沖擊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嚴格的防控舉措也不可避免對經濟運行造成影響。兩個多月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揮部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堅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較短時間內遏制了疫情蔓延擴散勢頭,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生產穩定,防疫物資保障有力,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裕,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較好保障。


    (一)工業生產下滑,基礎工業品和食品供給總體穩定


    疫情防控期間,全國春節假期延長,節后多地延遲復工10天以上,工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


    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重點行業下滑較多。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各地區各部門加強協調,調度有力,重點行業生產增加,民生物資和水電氣供應穩定。


    1—2月份,乙烯、粗鋼、生鐵、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6%、3.1%、3.1%和2.2%;凍肉、方便面產量分別增長13.5%和11.4%;煤氣生產和供應、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產值保持增長。醫療防疫用品生產快速增長,有效支撐了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開展。


    1—2月份,口罩、酒精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27.5%和15.6%,額溫儀、血氧儀等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產量增長均超過15%。與此同時,各地搶抓農時,有序開展春耕備耕,積極恢復生豬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


    全國冬小麥播種面積3.31億畝,目前苗情基本穩定,長勢總體較好。截至2月底,冬小麥主產區一、二類苗占比同比提高近3個百分點;蔬菜種植面積有所擴大,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較為充足。


    (二)服務業生產下降,信息和金融服務業保持增長


    受疫情影響,交通客運明顯減少,百貨、餐飲、住宿企業客流量大幅下降,旅行社團隊游暫停,春節檔期電影票房無收,服務業受到明顯沖擊。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0%,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下降幅度較大。在傳統服務業受沖擊較大的同時,以互聯網、數字化和科技創新為依托的信息服務業持續增長。


    1—2月份,我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235億GB,同比增長44.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3.8%。綜合運用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增加政策性銀行專項信貸額度等,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金融業保持較快增長。2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增長8.8%,比上月末加快0.4個百分點。


    1—2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4.24萬億元,同比多增1308億元;金融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4.5%。


    (三)投資活動受到抑制,衛生防疫等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成效


    受疫情影響,2月份投資項目施工天數同比減少約三分之一,所需物資和人員不足,項目施工進度明顯減緩,投資出現下降。


    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24.5%,其中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分別下降31.5%和30.3%。為降低疫情負面影響,中央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投向,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資。


    1—2月份,生物藥品制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0%,檢驗檢測服務業投資增長26.1%。重點防疫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分別僅用十天左右時間在武漢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家專門醫院,迅速大規模改建方艙醫院,各地也加大傳染病醫院改造建設,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鐵路、機場、公路、水運等交通領域重大項目加快復工,京沈高鐵、北京至雄安高速公路、杭州蕭山機場三期工程等正在抓緊施工建設。截至3月20日,除湖北外,各地約1.1萬個重點項目復工率上升至89.1%。


    (四)市場消費受到沖擊,生活必需品和網上銷售保持增長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外出購物和就餐減少,春節消費明顯萎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飲收入額下降43.1%。盡管市場銷售下滑,但生活必需品銷售穩中有增,醫療用品消費增加。


    1—2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與群眾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9.7%,飲料類增長3.1%,中西藥品類增長0.2%。自助式零售業態保持增長。


    1—2月份,限額以上單位超市、大型超市以及倉儲會員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9%、1.6%和9.2%。零售及餐飲企業積極開拓線上業務,加快發展互聯網銷售等無接觸服務,帶動網上零售增長。


    1—2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0個百分點。


    (五)就業壓力有所上升,消費價格基本穩定


    疫情導致企業用工需求減少、招聘延遲或取消,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


    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6.2%,比上年同期上升0.9個百分點。在困難局面下,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力,積極援企穩崗擴就業,2月份共為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1239億元。這些措施的實施避免了企業大規模減員裁員,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


    價格形勢總體平穩。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實施交通運輸管控,部分地區物流不暢,鮮活食品供應困難增多,加之春節期間豬肉供需矛盾突出,食品價格上漲明顯。


    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9%,漲幅比上月擴大1.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45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的85.6%;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35.2%,牛羊禽肉價格漲幅均在10%以上。各地保供穩價力度加大,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核心CPI溫和上漲。2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漲1.0%,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持續穩定在1%~2%的較低水平。


    (六)市場預期出現波動,新動能成長增強發展信心


    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明顯收縮。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降至歷史最低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29.6%,比上月下降24.5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30.1%,下降23.0個百分點。雖然疫情抑制了傳統消費和產業,但數字經濟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產品較快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網絡問診等快速擴張,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不斷涌現,云旅游、云娛樂、網上博物館等異軍突起,點燃轉型發展希望,展示出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強大生命力。


    1—2月份,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半導體分立器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9.7%、45.1%和31.4%。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國內開展遠程辦公的企業超過1800萬家,3億多人遠程辦公。初步調查表明,3月份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顯著回升。


    (七)國際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外貿外資結構繼續改善


    2月份以來,境外疫情呈多點加速擴散態勢,世界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全球經濟貿易持續下行,國際金融市場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2月份,WTO貨物貿易晴雨表指數為95.5,持續低于基準值;全球制造業PMI跌至47.2%,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OECD預測一季度世界經濟可能為負增長。受此影響,我國外貿外資規模有所下降。


    1—2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按人民幣計)同比下降9.6%,實際使用外資(按人民幣計)下降8.6%。在規模下降的同時,我國外貿外資結構繼續優化,對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保持增長,大宗商品和重點民生消費品進口較快增長,高技術產業和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繼續增加,對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1—2月份,我國對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2.0%和1.8%;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2%,上海、廣東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分別增長13.0%和12.8%。


    (八)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調集全國醫療衛生力量馳援湖北,防止疫情擴散和傳播,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屬于低風險地區,為企業復工復產、經濟恢復正常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測,截至3月29日,電網監測的1117萬戶企業復工率超過七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已全部復工,中小企業復工率為76.8%。


    交通物流狀況繼續好轉。據有關部門監測,截至3月中旬,全國快遞業務量比一周前增長30%以上,日處理郵政快件穩定在1.6億件以上。鐵路運輸網絡正常運營,鐵路裝車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二、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觀察中國經濟,要看長期大勢。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足、空間廣,新冠肺炎疫情短期沖擊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我國長期向好、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和發展趨勢。


    (一)物質發展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經濟調整修復能力強大


    我國經濟規模可觀,產業體系完備,要素供給充足,發展基礎厚實。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大關;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制造業增加值有望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外匯儲備規模超過3.1萬億美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9萬億元。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產業配套齊全,增強了我國抗風險能力,也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我國醫療防護等物資生產能力短時間內迅速擴張,滿足了快速攀升的應急需求,體現出我國經濟具有強大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修復能力。防護服日均產量由疫情初期不足2萬件達到3月初50萬件,N95口罩日均產量由20萬只達到160萬只,普通口罩日均產量達到1億只。


    還要看到,我國基礎設施日益完備,2019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突破3.5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5G商用穩步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疫后消費有望恢復增長


    我國人口總量達到14億人,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巨大的市場規模為我國經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回旋余地,是我國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的重要優勢。


    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7.8%。隨著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多樣化消費需求不斷擴張,消費升級發展態勢明顯。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同比分別增長7.0%、12.9%和12.9%;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為45.9%,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前期被抑制或延遲的消費需求將加快釋放。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月份第一周乘用車日均零售量僅811輛,3月份第三周已恢復到2.6萬輛。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擴大居民消費,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后期政策措施力度還將加大,有利于消費持續較快增長。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發展空間將不斷拓展


    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短板領域投資,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取得積極成效。2019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提高至76.6%,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37.2%和17.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比上年末降低0.2個百分點,商品房待售面積減少2593萬平方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高端供給仍然不足,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應性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目前,我國人均基礎設施存量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20%~30%,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明顯低于發達國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不到15%,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短板蘊藏機遇,差距正是潛力。補齊短板是下一步擴大投資潛力所在,也是未來發展空間所在。


    還應看到,疫情防控期間,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基礎設施等在物資調配、消費品運送、滿足居民海量網絡服務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昭示著未來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新支撐,進一步增加投入大有可為。目前,我國儲蓄率仍然較高,社會資金來源潛力很大,持續擴大相關領域投入,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值得期待。


    (四)創新引領作用增強,新動能新產業活力涌現


    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投入持續增加,創業創新蓬勃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19年,我國研發投入達2.2萬億元,投入強度為2.19%,超過OECD國家平均水平。我國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勞動力供給規模居全球前列,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人。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的高素質人才超過1.7億人,按折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研發人員總量穩居全球首位,每年大學畢業生800多萬人,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


    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增強,2019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14位,比上年上升3位。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國衛生科研人員加強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疫情防控期間,新模式快速成長,新業態逆勢發展,折射出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效,展現了中國經濟“春風吹又生”的韌性和活力。


    (五)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市場動力潛力持續迸發


    改革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支撐未來經濟增長、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不竭源泉。近年來“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到第31位。企業松綁減負力度加大,創業創新熱情有效激發,市場主體大量涌現。


    2019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活躍度70%左右,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2019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3萬億元,企業獲得感增強。科創板、自貿試驗區等改革探索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得到加強,制度環境不斷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形成,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不斷顯現。


    下一步,隨著財稅金融、國資國企、收入分配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力度加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不斷增強,市場動力潛力將不斷激發。


    (六)擴大對外開放持續加力,國際交流合作態勢向好


    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經濟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面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我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外貿外資發展取得新成績。


    2019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31.6萬億元,有望繼續位居世界第一。廣闊的市場空間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使我國成為吸引外資的熱土。2019年,在全球跨境投資下降的背景下,我國利用外資不降反增,占全球比重上升至10.1%,穩居全球第二。


    今年以來,疫情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短期沖擊,但我國外貿韌性足、競爭力強的特點沒有改變,集成電路、汽車等重點商品出口保持增長。近期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而我國疫情防控成效明顯,營商環境繼續改善,有利于增強外國投資者長期在華投資經營的信心。我國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馳援多國抗疫,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目前,已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與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向意大利、塞爾維亞、伊朗等國家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提供防疫物資,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贊賞,為我國與世界各國開展多領域交流、深化互利合作創造了新機遇。


    (七)城鄉區域協調聯動穩步推進,一體化發展和梯度開發潛能巨大


    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持續推進新型城鎮化,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縮小。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2%,快于城鎮居民1.2個百分點。持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扎實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區域良性互動格局正在形成。2019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1%,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9%,長江三角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4%。


    但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相比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教育等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后發優勢明顯,發展空間廣闊。從未來看,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推動產業在區域間梯度轉移,將帶動巨大投資和消費需求,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拓展發展回旋余地。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明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匯聚發展偉力


    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歷經一次次危機和突發事件考驗,我國應對復雜局面的機制更加完善、經驗不斷累積、能力持續提升。面對突發疫情,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由財政托底全力支持患者免費治療;加強組織協調,統一調度各方資源和力量,集中支援武漢和湖北疫情防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及時出臺階段性減稅降費、增加金融專項貸款和再貸款、降低用能成本、促進外貿外資增長、保供穩價、穩定大學生和農民工就業等一系列政策,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和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成效持續顯現。


    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創造力和戰斗力。制度優勢不僅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制勝法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堅實支撐。


    三、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沖擊,這使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也給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帶來新的挑戰。


    我們必須堅定發展信心,堅持底線思維,狠抓現有政策舉措早落地早見效,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一)鞏固擴大疫情防控成果,加快復工復產疏通經濟循環


    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慎終如始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落實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重點任務,維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防控物資保障等難題。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復工,努力暢通產業循環。


    (二)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有效對沖疫情負面影響


    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強化“六穩”舉措。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繼續推進減稅降費,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確保已出臺的減免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緩繳住房公積金等政策落地見效。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采取增加專項貸款、再貸款、再貼現、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措施,保持流動性相對充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引導實際利率下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制造業信貸投放,支持企業恢復發展。


    (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防止因疫致貧返貧


    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短板,落實消費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有序組織中西部地區務工人員返崗,優先吸納貧困地區農民工就業。積極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生產和龍頭企業加快復工,利用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促進扶貧農畜牧產品銷售。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加強因疫致貧返貧人員幫扶。


    (四)發展新消費新投資新供給,積極擴大有效需求


    引導企業擴大智能產品、綠色食品、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要。通過政策引導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培育拓展線上消費,鼓勵支持便民利民的新消費。著眼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優化資金投向結構,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強項目用工、用地、用能、資金等要素保障。


    (五)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動力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互聯網+”行動,促進“雙創”協同發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深化產權、要素改革,加大電力、電信、鐵路、能源等重點行業開放競爭,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以科創板改革為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完善相關基礎制度,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增強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市場主體動力活力潛力。


    (六)深化擴大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用足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有序推動外貿龍頭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穩妥有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放寬外資準入限制,擴大金融等服務業對外開放。抓好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落地。


    (七)有效發揮社會政策托底作用,切實辦好民生實事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通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職業培訓補貼等多種渠道,支持企業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增加靈活就業,鼓勵創業創新,做好大學畢業生就業和碩士研究生擴招。抓好春季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加強糧油菜和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生產供應,暢通民生物資運輸、倉儲、銷售渠道,穩定商品價格。多措并舉增加居民收入,執行好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做好社會救助幫扶。


    (八)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


    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及時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加強科研數據和信息共享。加強航空運輸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有效防范疫情跨境輸入輸出,暢通國際國內人流物流運輸,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外國商業采購防疫物資提供便利,在國際疫情防控中發揮我國負責任大國作用,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网址你懂的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18禁男女爽爽爽午夜网站免费| 欧美性天天影院欧美狂野|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国产视频xxxx| 亚洲欧洲中文日产| 午夜免费福利网站| 卡通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女的和男的一起怼怼| 大学生美女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足恋玩丝袜脚视频免费网站|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在线观看| jizz18日本人在线播放| 探花视频在线看视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激情videos|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www.99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