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到電站建設、電能輸送,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德令哈工業園區積極構建大規模、全產業鏈整體協同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已逐漸成為國內外較具影響力的外向型新能源產業及輸出基地。
當察爾汗鹽湖的一滴鹵水在循環之旅中完成一次次奇幻蛻變,便由此開啟了在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奮力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全新里程。
伴隨著循環經濟的步履闊步前行,亙古的高原改變了發展的軌跡,在肩負起江河之源生態保護與建設重任的同時,在2019年度,循環工業增加值以高達60%的占比,筑起了高質量發展的青海之路。
這是從“一優兩高”新發展戰略中汲取能量,憑借創新驅動完成的跨越。瀚海戈壁、河湟谷地、靈秀海東和遼闊無垠的草原牧區,因為循環“活水”的激蕩而與新時代攜手并進,生發出充滿活力和希望的萬千氣象。
循環讓一滴鹵水折射發展的光束
深冬時節的察爾汗鹽湖煙波浩渺。豐富資源的匯聚以液態的形狀,為循環經濟的主戰場提供著天然形成的優勢支撐。
就在剛剛揮別的2019年度,鹽湖提鋰關鍵性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新進展,“鎂鋰鉀園”建設更臻完善……以此為基,推動“一區五園”的國家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從“試驗區”向“示范區”跨越,從“循環發展”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轉變,全力打造海西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升級版”,力爭在國家戰略層面把“循環經濟試驗區”提升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區”,在更高層次更高標準更高質量上,構建出更具海西乃至青海資源特色、產業特色、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體系。
循環,意味著對寶貴資源的“吃干榨盡”;循環,更考量著歷經“千瀝萬濾”,化腐朽為神奇的信念和勇毅。
置身青海西部鎂業的原料場地,順著傳輸帶,曾被視為工業垃圾的水氯鎂石被送入深加工生產車間。經過一道道工序的“重塑”,工業垃圾在“重生”后,搖身變成走俏市場的氫氧化鎂等系列耐高溫材料。
曾幾何時,在鉀肥粗放式的生產過程中,因為大量水氯鎂石不能得到充分的綜合開發利用,不但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給當地的生態環境構成了巨大威脅,一度陷于保護與發展的“兩難之局”。
靠科技支撐的循環經濟破解了難題。年產15萬噸氫氧化鎂生產線,每年消化掉150萬噸水氯鎂石,不但帶來了經濟和生態的“雙贏”效益,同時延長了產業鏈條,將生產流程中產生的含有氯化鈣蒸氨廢液,輸往下游企業,生產出優質的無水氯化鈣產品行銷國內外市場,并將冷凝水回收利用,再啟新一輪的循環往復。
每一個循環的過程,都是青海邁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足跡和縮影,都凝聚著這塊高地舉生態旗、走生態路、打生態牌、算生態賬,探求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良性循環互動的“青海模式”,所付出的艱辛跋涉、不懈追求。
循環經濟譜寫高原大地飛歌
循環經濟的新發展理念,如涓涓活水潤澤了高原沃土,蓄積了發展的能量和活力資源,為循環經濟產業的提速前行,筑起了高質量的發展軌道。西寧市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大主引擎之一,發揮了循環發展的重要承載作用,循環的“硬核”更趨完備。
西寧市以循環經濟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為思路,強力推動工業經濟向循環經濟型、特色優勢型、創新驅動型和輻射帶動型轉變,一批循環經濟的高新產業向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向縣域產業工業園區聚集、向中小微企業創業園區聚集,以調整結構延長鏈條、布局產業集群發展、循環推進持續發力、創新驅動提升效益的四種模式,夯實了循環經濟發展根基,推動了工業循環經濟的提質增效。
結合我省資源定位,西寧市依托太陽能資源全力發展光伏產業,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等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鏈,聚集了逆變器、光伏玻璃等一批光伏配套企業,成為光伏產業發展的可靠裝備基地,為我省乃至全國的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保障。
2019年,西寧市重點開發建設的光熱產業園,重點引進太陽能光熱槽式反射鏡、光熱集熱管等一批光熱產業項目,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光熱產業鏈,努力打造成產業轉型升級、產城融合發展的綠色清潔能源示范樣本。光電產業沿階而上,以高純氧化鋁、LED產業等發展為重點,形成了高純度氮化硅3萬噸、高純氧化鋁1000噸、碳化硅晶片、芯片等鏈條配套完整的產業布局……
古城西寧因為注入了循環發展的活力資源,面向未來更具發展潛力,其帶動性和輻射力也更趨強勁。
而在其背后的宏觀背景下,我省已構建形成鹽湖化工、油氣化工、煤炭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產業縱向延伸、橫向融合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以循環經濟為支撐的三大園區,工業增加值占據了全省工業經濟的半壁以上“江山”,構建了多個循環經濟千億元級產業基地、循環產業集群和若干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循環經濟已然成為曾經作為欠發達區域的青海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奮起趕超的重要引擎。
循環經濟激蕩起發展潮音
伴隨循環經濟之樹在青海大地深扎根須,在一派繁盛中開枝散葉。地處我省東大門的海東市,也憑借自身優勢,依托循環發展搶占先機。而在海東市行進的循環之路上不難看出這座快速崛起的新型城市,不僅持續向工業高新產業領域延伸循環經濟觸角,以高科技元素和綠色創新衍生發展動力,而且把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嫁接”到生態農業體系建設之中,讓這個“前生”曾經作為我省“農業區”的海東市,以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循環農業綠色生態發展進程。
依然打著“農字號”的印記,卻在循環發展中擘畫出“柳暗花明”。推進規模養殖,以現代生態牧場和家庭農牧場為重點,重點扶持建設7個生態牧場大規模開展飼草料種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發展樹莓、苗木、中藥材等高效普惠型產業。以生態領域的大循環,換得“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贏。
推進農業園區提升行動,以域內4個省級園區的示范帶動,引領現代農業發展。園區已入駐企業129家,輻射帶動農戶25.8萬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0%以上,延長了農業的產業鏈條,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同時,強化特色輕工業對海東市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一批輕工產品和高原特色生物產品,在精深加工中脫穎而出,以循環經濟的主旋律奏響協調可持續的樂章。
循環經濟的主戰場足音鏗鏘,循環經濟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漫過廣袤的雪域草原,也于“潤物無聲”中走進了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
循環經濟的畫卷,正如青海長云、江源之水,由當下向未來舒展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