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和南網近期同時出臺內部文件,計劃嚴控電網投資規模。2018/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出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電網企業的經營績效和投資能力都受到影響;2019年上半年,國網凈利同比下滑15.26%。同時,新電改后《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出臺,明確抽水蓄能電站、電網儲能設施、電動車充換電站等不允許計入輸配電成本的項目。從導向上來看,國網和南網都不再以速度和規模作為首要目標,開始聚焦到以投資效益為核心。
■從長期來看,過去依靠用電量高速增長支撐大規模投資的電網發展方式,正面臨難以為繼的局面。自2008年實施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以來,我國電網投資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從2008年的2,89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340億元,年均增長約8.5%。在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論是社會形態和電網生態都對給電網企業及電力行業帶來全新的挑戰。積極轉型,由粗放式發展轉向集約化發展模式,正成為電網企業長期發展的首要任務。
■電網公司推行精準投資,意在壓減低效投資。電網嚴控投資主要壓的是基建,包括輸電、變電、架空線入地,還有收益低且不能計入輸配電價的儲能,包括發電側的抽水蓄能和電網側的電化學儲能。我國每年新增110kV和35kV輸電線路約2.43萬千米,若電纜化率從100%降低到50%可壓減投資1,000億以上;抽水蓄能年均新增裝機規模約2GW,可壓減200億投資;小型基建等生產輔助性投入若減少60%,則可以壓減120億元。即使是必須的基建項目,也存在重投入、輕收益的問題,有必要進行精益化管理降本提效。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電網企業轉型的重大支撐點。泛在的本質是“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解決的是電網的安全問題和效率問題;數據業務化則要激活電力“數據藍海”,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廣義的泛在投資在2019-2024年的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377億元;狹義的泛在投資可以聚焦在兩家電網企業信息通信領域的投資,未來5年投資規模有望達到3,008億元。2019-2020年會是電網公司戰略轉型關鍵期,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其首要任務。2019國網在信通領域的投資約210億元,同比增85%;19Q4以來國網已經連續兩批次增補招標推進。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三條主線。我們認為電網投資呈現結構性變化,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相關的智能化、信息化領域投資的占比會大幅上升。從受益的節奏與體量來看,我們重點推薦三條投資主線:1)具備泛在電力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綜合實力的國網系信通產業單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資建設,重點推薦:國電南瑞、岷江水電(信產集團);2)適應泛在深度感知需求并具備技術競爭力的智能感知量測類設備企業,重點推薦:金智科技、海興電力;3)聚焦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場景的相關企業,重點推薦:遠光軟件、涪陵電力。
■風險提示:1)技術及應用場景變化的風險;2)國網投資及建設力度低于預期;3)核心競爭力不及傳統IT企業;4)泛在相關投資規模低于預期等。
近期,一份國家電網公司《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傳出,看完文件的感覺就是電網大基建時代過去了,電網投資正出現結構性變化。對于我們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來說,總量的邏輯歷來是酣暢淋漓,但凡遇到結構性邏輯多少總是有些別扭。盡管上周跟很多的投資人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但股價走勢還是反應了市場的擔心。這里有必要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下過往電網投資的結構,以及此次調整之后會帶來的變化。
先說說個人理解的幾點結論:
1、電網的總投資規模一定會壓縮,但主要壓的是基建,包括輸電、變電、架空線入地,還有收益低且不能計入輸配電價的儲能,包括發電側的抽水蓄能和電網側的電化學儲能。
2、電網投資的重心將快速從輸電端轉向配用電端,泛在的投資只會加大且進程會加快。
3、電網企業會加速向服務型企業轉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是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
1.大規模電網投資的時代結束了
自2008年實施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以來,我國電網投資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從2008年的2,89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340億元,年均增長約8.5%。
經過10多年的發展建設,我國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網網架日趨完善,安全穩定水平顯著增強。到2018年末,我國已建成35kV以上輸電回路總長度達到189.25萬千米,其中直流輸電線路4.1萬千米,交流輸電線路185.11萬千米;35kV以上變電/換流容量69.88億kVA,其中直流換流容量3.34億kVA,交流變電容量66.53億kVA。
2015年12月,青海班瑪縣的果芒村和曲瑪萊縣長江村無電人口通電工程投運,標志著我國已實現電網全覆蓋,未來電網工程投資將新增新建為主逐步進入到更新替換為主。從電網的建設階段來看,2018年集中批復的特高壓線路建成后,我國的輸電骨干網架已經基本成型,未來在輸電端的投資規模會逐步下降。電網投資的重心正在由主干網向配網側轉移,提升配網、農網供電水平,增強電網服務清潔能源成未來趨勢。
國家電網在826號文件中主要部署了四方面工作內容:一是充分認識嚴控電網投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以產出定投入,嚴控電網投資規模;三是狠抓虧損治理,虧損單位不再新增投資;四是聚焦效率效益,加強電網投資管理。國家電網表示,投資要與電價水平和盈利能力掛鉤,各單位要以凈利潤為核心,結合折舊、財政資金等自有資金,落實資產負債率控制要求,確保投資有效納入核價資產,不推高輸配電價,嚴格測算投資能力。不止是國網,南方電網公司2019年11月26日也發布了《優化投資和成本管控措施(2019年版)》,提出20項重點舉措,著力建立精準投資管控體系,實施最優成本管控策略。
具體來說,國網826號文內容,可歸納為“三嚴禁,二不得,兩不再,三壓減”。
1、嚴禁擅自擴大投資界面和超標準建設;嚴禁超過核價投資規模和范圍安排投資;嚴禁過度追求高可靠性的“錦上添花”添花項目;
2、不得在投資計劃外安排輸變電資產租賃;不得以投資、租賃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化學儲能設施建設;
3、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開工項目;虧損單位不再新增投資。
4、大力壓減短期效益不明顯的項目;大力壓減架空線入地等投資費效比不高的項目;大力壓減小型基建等生產輔助性投入。
上述文件的要義就是要搞精準投資,控制基建規模,壓減低效投資。一方面新電改以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出臺,明確了不允許計入輸配電成本的項目,如抽水蓄能電站、電儲能設施、電動車充換電站、電網三產等;另一方面,2018/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兩次提出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電網企業的經營績效和投資能力都受到影響。從兩家電網公司出頭的文件來看,國網南網都不再以速度和規模作為第一考核目標,開始聚焦到以投資效益為核心。
上述提到的幾項,到底在電網投資中的占比如何?我們一起來用數據逐項進行剖析。
1、壓減架空線入地等投資費效比不高的項目。城市架空線改埋溝線(電纜輸電)對于電網企業來說,是可以做到提升輸電可靠性和輸電能力;但相對而言,對于地方政府的收益可能更為顯著,既可以美化城市環境又可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價值,這也是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配電網投資最主要的去向。2017年,北京市啟動了“電力架空線入地大會戰”,計劃在兩年內(2018-2019年)將核心區(東城和西城)170公里電力架空線將全部入地。上海中心城區電力架空線路約1.5萬公里,近年來也陸續實施了架空線入地工程。
通常,220kV以下線路主要為城市配電網線路。根據中電聯歷年公布的交流輸電工程造價,電纜工程的造價通常為架空輸電線路造價的10倍。2018年,110kV和220kV交流電纜工程的造價分別為874萬元/千米和2820萬元/千米;而交流架空線的造價則分別為66萬元/千米和112萬元/千米。
2018年,我國新增110kV和35kV輸電線路分別為19,206千米和5,120千米。假設電纜化率從100%降低到50%,以2018的的線路工程量測算可壓減投資規模將達到914億元,如果再考慮10k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改造,我們預計僅城市架空線改埋溝線一項就可以壓減投資達到1000億以上。
2、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開工項目。到2018年底,我國抽水蓄能項目累計裝機量達到了30GW,近幾年的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在2GW左右。電網公司是抽水蓄能電站的最主要的投資主體,以2018年電源工程造價估算,若未來電網公司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開工項目,每年可壓減投資規模約200億元。
3、不得以投資、租賃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化學儲能設施建設。據CNESA統計,2018年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682.9MW,同比增長464.4%;其中,新增電網側儲能規模為206.8MW,占比達36%。以2018年江蘇省儲能項目的造價來估算,國網在電網側儲能的投資規模約在5億元左右。
不過,CNESA《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19》稱,2019年底我國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1.92GW;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推動市場化機制和價格機制的儲能政策將為儲能應用帶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電化學儲能的規模將實現兩連跳,2022年突破10GW,2023年接近20GW。而從全球整體電化學儲能應用來看,電網輔助服務在電化學儲能中的占比接近50%。
4、大力壓減小型基建等生產輔助性投入。2017/2018年電網小型基建等生產輔助性投資的規模分別為204億元和220億元,假設未來該類投資規模減少60%以上,則可以壓減投資規模120億元。
除上述明確直接壓減的項目外,預計跟基建相關的項目也都會嚴格控制投資規模及投入產出。通常在電網項目投資中,工程類的投資占比高達55%以上。在投資規模持續保持高位的情況下,電網基建項目存在重投入、輕收益;重立項、輕管理等問題。面對內外部經營環境的壓力,電網公司也會對必要的基建項目本身進行精益化管理。
2.泛在的投資只會加大且加快
在我們2019年10月13日外發的行業深度報告《泛在深度解碼之三:共享萬億饕餮盛宴,重塑行業未來發展》中,我們明確提出了如下幾點:
1、電網投資規模或將保持低增長的態勢。從電網企業本身的投資能力來看,由于2018/19連續兩年要求一般工商業電價下降10%,電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再投資能力也將受到限制。2018年度,國家電網公司售電量增長9.3%,營收增長8.7%,但利潤下滑14.3%。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規劃電網投資5,126億元,同比增長4.8%;資產總額4.17萬億元,同比增長6.1%。綜合考慮用電量增長、電網建設階段及電網企業投資能力來看,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電網投資規模將保持在3-5%。
2、電網投資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不過,由于骨干網架建設基本完成,電網投資將出現長期的結構性轉變:一是配用電端投資的占比會持續上升;二是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相關的智能化、信息化領域投資的占比會大幅上升。
3、2019年國家電網的投資規模或將壓縮600-800億。2019國家電網規劃投資額為5,126億元,從19年前3季度電網經營和投資情況來看,我們判斷全年投資額會有所削減。在我們對泛在投資規模的測算中,我們預計國家電網公司2019年投資額會減少至4,500億。
4、我們認為,泛在的投資可從大范圍和小范圍兩個層面去理解。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投資與電網智能化投資、智能配電網投資及配網自動化投資存在一定的交叉。基于對過往電網投資結構分布及對泛在業務涉及的內容,我們認為對泛在投資的測算可以從大范圍和小范圍兩方面來把控。
大范圍的投資包括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其中感知層是對現有電網二次設備投資的全覆蓋,網絡層和平臺層則會因泛在建設增加新的內涵,而應用層未來則是基于電力大數據增值服務的應用場景。大范圍的投資我們認為需要基于對電網公司的整體投資來定,并按照電網整體的投資規模、配電網投資占比及其構成等作如下假設:
■國內用電量增速保持在5%左右;
■國家電網公司電網投資規模保持在3-5%;
■2021年特高壓網架結構基本形成后,配網投資占比快速提升;
■配網端的泛在投資占比在2020年開始快速提升;
■發電端與輸電端的泛在投資約為配網端20%;
■預計2019年會有泛在專項投資建設的預算外增補。
基于如上假設,我們測算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2024年間總投資規模將達到8,647億元,投資占比將從當前的12%提升到50%。
同時,南方電網公司亦在同步執行其《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南網建設行動方案》,數字南網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與國網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規劃不謀而合。從過往南方電網公司的經營數據來看,其經營體量約為國網的20%,每年電網投資額也約為國網的20%。因此,我們對南方電網未來5年數字南網建設的投資額以國網的20%水平進行估算。基于如上測算,兩家電網公司2019-2024年間合計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方面的投資將會達到10,377億元。
狹義的泛在投資可以聚焦在兩家電網公司對信息通信領域的投資。泛在電力物聯網與過去智能電網的區別在于泛在連接,信息通信將是泛在連接的基礎,也是泛在電力物聯網未來的投資重點。根據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規劃,未來將構建基于“有線+無線,骨干+接入,地面+衛星”的“空天地”協同一體的電力泛在通信網。因此,我們認為狹義的泛在投資可以聚焦在兩家電網公司對信息通信領域的投資。
2016-2018年間,國網信息通信類投資的規模約120億元,根據建設方案推進任務和近期信息通信設備招標情況來看,我們預估未來信息通信類投資的占比有望上升到40%以上,并且在2020/21年逐步建成后占比開始有所下降。
根據近期泛在建設的推進情況來看,我們判斷2020年或將是信息通信類建設的大年,因此對2020-2024年間狹義泛在的投資測算進行了更新。
基于如上假設,我們測算狹義泛在領域在未來5年國家電網公司的總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507億元。同樣,我們仍按20%比例估算南方電網在該領域的投資,則兩家電網公司的總投資有望達到3,008億元。
3.泛在是電網企業轉型的關鍵支撐
國網和南網同時出臺文件嚴控電網投資規模,既出于深層次的現實利益考慮,也有立足長遠推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考量。2019年上半年國家電網公司實現營收1.24萬億元,同比增3.33%,但凈利僅304億元,同比減少15.26%,扣非凈利281.53億元,同比減少17.38%。從現實角度來看,用電量增速持續走低、電網業務盈利能力受到擠壓、全社會對降電價仍存在普遍預期,這些都要求電網企業亟需建立精準投資管控體系,提高投資的效率和效益,推進高質量發展。
從長遠角度來看,過去依靠電量高速增長支撐大規模投資的電網發展方式,正面臨難以為繼的局面。在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論是社會形態和電網生態都對給電網企業及電力行業帶來全新的挑戰。積極進行轉型,由粗放式發展轉向集約化發展模式正成為電網企業長期的首要任務。
泛在電力物聯網是電網公司轉型的重大支撐點。泛在的本質就是“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就是要做到“數據一個源、電網一張圖、業務一條線”,解決的是電網企業及電力系統的安全問題和效率問題。而數據業務化則是激活電力“數據藍海”,在電力大數據應用、綜合能源服務、電動出行服務及培育新興產業等領域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泛在前期以基礎設施投資為主,后期則重在運營。從國網公司“一年試點、兩年推廣、三年見效”的實施策略來看,未來幾年將逐步加大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的投資力度。2019年是泛在推廣的元年,從4月份建設任務下發以來,技術驗證、試點先行、5G基站共享共建、3省專項招標等均陸續推出。我們預計泛在相關的投資規劃有望在19Q4集中推出,建設任務也將同步快速啟動。從投資金額來看,泛在電力物聯網廣義范圍的投資未來5年(2019-2024)將有望達到1萬億以上規模,而狹義的信息通信類投資規模則有望達到3,000億以上規模。
從受益的節奏與體量來看,我們重點推薦三條投資主線:
主線一:具備泛在電力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綜合實力的國網系信通產業單元,有望全面受益泛在投資建設,重點推薦:國電南瑞、岷江水電(信產集團)。
主線二:適應泛在電力物聯網廣泛互聯深度感知需求并具備技術競爭力的智能感知量測類設備企業,重點推薦:金智科技、海興電力;建議關注:許繼電氣、四方股份、新聯電子、炬華科技、林洋能源、合縱科技、億嘉和、朗新科技、恒華科技、創意信息等。
主線三:聚焦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場景的相關企業,重點推薦:遠光軟件、涪陵電力。
4.風險提示
1、技術及應用場景變化的風險:當前對于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定義及應用尚在摸索中,信息/通訊技術的變化或應用環境的變化則可能帶來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
2、國網投資/建設力度不及預期:特高壓、農網與配網構建的堅強智能電網尚在建設中,其建設進度和投資可能會影響后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投資;
3、核心競爭力不及傳統信息企業:國網打造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在平臺建設及場景應用方面將直面網外信息企業的直接沖擊;
4、泛在相關投資規模低于預期:國網目前尚未給出明確的泛在投資規模,本文基于用電量增速、電網投資需求及增速、電網投資結構及未來泛在建設的重點方向對未來5年的泛在投資規模進行了相應的測算,這些測算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設條件。如果未來行業環境發生變化,則泛在投資規模或有可能低于我們的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