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極端天氣、霧霾……每一個詞都如一把重錘,不時地敲打人類脆弱的文明。在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面前,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已成為應對“困局”的必然選擇。用市場機制推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一直是我國的政策基調。繼2017年年底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啟動后,節能減排市場化工具有望迎來“新軍”——碳期貨。
市場化工具迎“新軍”
備受關注的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交所”),在歷經多年之后,最近有了新進展。10月12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何曉軍在“第八屆嶺南論壇”上表示:“廣交所已經在部門征求意見,估計今年年底之前有可能會批準,這也是26年以來,證監會放閘的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這個交易所就是跟綠色和碳排放相關的。”
廣交所即將落地的消息一經傳出,碳交易再次成為業內熱門話題。所謂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根據《巴黎協定》的安排,全球面臨巨大的溫室氣體減排壓力,為開展碳減排,全球范圍內建立多種碳交易市場。2017年年底,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據世界銀行測算,到2020年全球碳排放權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將超過石油市場成為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場,而中國將成為全球碳排放交易第一大市場。
俗話說:“好事多磨。”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廣州是全國期貨業發展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1992年9月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1993年設立了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和廣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不過,在1年開始的全國期貨業清理整頓中,這兩家交易所被關停取締。2015年,廣州迎來設立期貨交易所的曙光,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在廣州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2017年,有廣州官方人士表示,將在本年度完成設立廣交所,但隨后石沉大海。
斗轉星移,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在廣州設立期貨交易所表態“支持”,支持廣州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此消息一出,再次喚醒人們對廣交所的期待,也加快了廣交所落地進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廣交所在年底前擬推出碳排放權交易是中國全面落實《巴黎協定》的又一新舉措,在進一步確立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和地位的同時必然進一步推進我國節能減排和創新發展,對于國際合作和國內發展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快建立用能權、排污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國際減排承諾的重要政策工具。從1991年第一次國際氣候談判、1992年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開始,到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2007年達成“巴黎路線圖”、2009年簽訂《哥本哈根協議》,再到2015年簽訂《巴黎協定》……我國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者和參與者。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2018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8%,超額完成了當年的目標,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2.6億噸。同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4.3%,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6億立方米。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增125萬輛,這一數字在全球遙遙領先……目前,節能減排又多了一個利用市場機制來解決問題的工具,為中國可持續釋放出“正能量”添磚加瓦,讓人期待。
基礎不牢引擔憂
期貨和現貨是一對兄弟,關系密不可分。在碳期貨來臨前,已有現貨兄弟摸索路子,用市場化機制節能減排。2011年,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要求,我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6省(直轄市)及深圳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7個試點碳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成交量突破3.3億噸,累計成交金額約71億元,形成了要素完善、特點突出、初具規模的地方碳市場。
2017年年底,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包括碳交易所、控排企業、碳資產管理企業、碳核查/盤查企業、節能環保企業等在內的相關市場主體受益。在此之前,各方通過多年的“跑馬圈地”,形成了一個涉及各行業各領域的龐大新興產業。據期貨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已經掛牌成立的環境交易所逾20家,其幾乎都沖著一個目標——碳排放權交易,而且業務類型和發展模式大致相同。
如今,碳期貨呼聲愈高,期現兩兄弟今后如何協同發展成為當下關注的焦點。對此,期貨日報記者通過聯絡多家碳交易試點發現,行業人士在期待碳期貨上市之余也有一絲憂慮。其中,某碳排放權試點單位的一位高層的觀點最為鮮明,他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推出碳期貨很重要,這是中國期貨走向成熟的標準。但目前來說,推出碳期貨的基礎條件并不成熟。雖然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已啟動近兩年,但并沒有開始交易,各試點負責的承建工作還在落實中。現貨是期貨的基礎,在現貨市場基礎不成熟的情況下貿然推出碳期貨,感覺很突兀。”
“碳交易現貨市場不成熟表現在多方面。”該人士表示,當前,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僅僅納入了電力一個行業,從試點的經驗來看,碳現貨市場交易量會很小,流動性遠不及大宗商品,只有待8大行業全部納入,才能保證交易的流動性。目前,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制度和支撐系統處于建設中。7個試點用了五六年時間不斷完善制度,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建立起統一的制度環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在路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大宗商品不同,它是政策需求所創造出的市場,因此價格和政策關聯度比較大,在制度建設尚未完善時,政策的變化會引起價格的劇烈波動,從而誘發市場風險。
該人士表示,碳現貨與期貨市場分歸不同的主管部門,現貨是由生態環境部負責,期貨由證監會負責,這可能會導致不同部門因對碳市場功能定位不同,而產生價格“矛盾”。生態環境部主要考慮的是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等,而證監會則主要關注價格發現、套期保值等方面。待碳交易趨近交割日時,現貨與期貨市場的價格理應趨近,但由于兩個主管部門的不同考量會對彼此的價格產生不一樣的看法。
面對碳現貨市場人士的憂慮,宋向清認為,從碳交易行業發展和期現貨市場規律來講,期貨市場一般應在現貨市場的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具有扎實的現貨市場支撐的前提下形成。就我國當前現貨市場而言,客觀地講尚不成熟,表現為交易品種少、交易規模小,交易價格彈性空間不足,政策和人為因素突出,市場的主導作用發揮不充分,在這種情況下,上市碳期貨只能說是有基礎無保障。
從碳交易行業來講,宋向清表示,期貨市場也許可以刺激并促進現貨市場加速發展,但在期現貨市場并進的情況下,由于主管部門的歸屬不同,或引發價格混亂、主體混淆、主旨錯位,導致碳交易行業投機問題突顯,從而挫傷碳交易行業積極性,需要相關部門提前做出評估,并作出預防應對預案。
最后,宋向清表示,總體來講,碳交易期貨市場年底前在廣州形成符合國家戰略,符合國際期待,也有利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但是確實面臨因現貨市場基礎不牢可能帶來的問題和隱患,而如何做到未雨綢繆,將成為考驗相關部門智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