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周末 | 0評論 | 4179查看 | 2013-01-17 18:59:00
未來兩年,新能源行業的國企進民企退將勢不可擋,擁有強大資本實力和天然優勢的國家隊正在改變新能源市場格局。然而,在這場民營資本主導向國有資本主導過渡的游戲中,究竟誰更有效率?
南周制圖
國字號雄起
毫無疑問,過去十年,中國新能源是民營資本的狂歡。
尚德、英利、明陽風電這批在美國上市的新能源制造企業帶來的財富效應,吸引了一大批民營資本涌入到新能源制造業。十年內,中國已經占據全球光伏制造業的半壁江山,全球前十大風機生產商中國企業占據了四席位置。
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國有資本開始將目光盯上新能源,斥以重金投入其中。擁有強大資本實力和天然優勢的國家隊闖入,正在改變新能源市場格局。
由于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的下游電站運營絕大部分由國有企業把持,這些國有企業正試圖從下游電站運營將產業鏈延伸到制造業。
目前,中節能、國電已經開始進行多晶硅電池和組件的制造,中建材在成都建設了一條薄膜電池的生產線,中國兵裝集團則利用旗下的天威新能源涉足光伏制造業,國電成立聯合動力涉足風機制造業……
其中,中國兵裝集團對天威新能源的期許是2015年位于全球前五,國電聯合動力則在五年內躋身到中國第三大風機制造商,成為業內最大黑馬。
更有便捷者,不再從零開始搭建制造業,而選擇更快速輕松的方式——直接收購。
2011年,全國第二大風電開發商大唐集團以70%的股權控股了華創風能。2012年陷入巨大債務危機的賽維,在新余市政府的力保下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后,由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控股40%股權的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收購了19.9%的股份。賽維邁出了國有化的一小步。
更徹底的是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營光伏),東營市東營區國有資產運營公司已經持有了其50.38%的股份,并擁有運營決策權。
“未來兩年,整個行業是國企進民企退的大趨勢,因為民企的熱鬧已經完了,現在國企要來玩了。”天華陽光董事長蘇維利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保8”紅線
“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當時跟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行業發生的一切確實出乎清華大學教授張希良的意料,張曾在2003年參與起草《可再生能源法》。
除了行業規模的擴張,參與主體也已經變化。全國工商聯的調研報告提供了佐證。2005年,全國工商聯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鮮有國有企業參與。“尤其太陽能光電和光熱設備制造領域,前十幾強的制造商都是民間資本。”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曾向外界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國有企業最初是被迫走上新能源之路的。
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規劃要求,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的發電企業在2010年除水電外,可再生能源配額達到3%,2020年則要達到8%。
“保8”便成了一道紅線。發電企業若完不成配額,將導致總裝機容量止步不前。
另一個政策節點出現在2010年10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文件提出,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健康發展、協調推進的基本格局,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作用顯著增強,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
新興產業中的新能源首當其沖。
這兩個政策節點之間,正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相比危機之前,研究顯示,央企的體量壯大了3倍。像以前,縣級以下是沒有國企,借這個危機都活了過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毛振華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4萬億刺激計劃大多流入國有企業口袋,加上政策扶持,國有企業的新能源計劃由“被動”變“主動”。
過去,新能源行業的利潤中心在制造環節,隨著產能的急劇擴大導致制造環節廝殺慘烈,制造環節利潤非常微薄甚至虧損生產,這一現象在過去兩年同時發生在風電和光伏行業中。
制造業激烈競爭的伴隨品是新能源產品價格的迅速下跌,這也導致了整個新能源產業鏈條的利潤從制造往下游電站轉移,而下游電站運營天然是國有企業的天下。
“電站本身是投資類產品,要考慮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資金的成本挺高,而且收益有不確定性。民企的現金流較難維系,這決定了國企在投資電站領域還是具有較明顯的優勢的。”輝倫太陽能董事長蔡濟波說。
“比的就是看誰經得住虧”
即便是國有企業進來,也難逃全行業虧損的狀況。
“國家大量補貼,投資企業大量虧損,制造企業大量虧損。現在新能源企業,十家有八家在虧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一位負責人表示。
國有企業在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時,更多的是從戰略層面考慮,提前進行技術積累和市場布局。業務經濟性的考慮被排到了其次。歷次特許權項目中爆出的低價可以佐證這一點。
不惜虧損的低價競爭屢屢在新能源行業爆出。如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中,中電投報出的最低0.6101元/千瓦時的價格已接近陸地風電標桿上網電價,而海上風電的建設成本一般是陸地風電的2至3倍。
2005年成立的中海油新能源在此后的六年時間一直虧損,直至2012年開始扭虧。“中海油能夠持續六年虧損,仍保持擴張,比的就是看誰經得住虧,民營企業哪玩得起?”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這一不符合經濟理性的舉措,卻是央企發展新能源的比較優勢。
事實上,從財務上而言,國企進軍新能源并非一門好生意。除了中海油、華電這樣直接成立新能源子公司虧損多年的央企外,國有資本參股的新能源企業的日子也過得艱難。大連重工參股的華銳風電的業績報表也是不忍卒讀。
按照目前的情勢,若這些身陷債務的光伏制造商被國有資本接手后,僅償還債務一項就是巨額支出。但有著強大國有銀行、政府兜底的支持下,國有企業似乎對虧損有著更強的忍受能力,這也是賽維、尚德遭遇破產危機時外界紛紛猜測應該是國有資本接盤。
誰比誰更有效率?
在這一波新能源浪潮中,國有資本也并非完全一無所獲,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布局肯定有助于更長線的未來增長。
回歸到新能源行業本身,由民營資本主導向國有資本主導轉變過程中,究竟哪種資本更加有效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有研究表明,按附加值計算,中國民營企業的資本回報率比國有獨資企業高50%,比國有控股企業高33%,比國有參股企業高24%。而且尤其在新能源制造業中,最核心的成本控制也是民營企業更擅長的事情。
國有資本由于在經濟體制下享有的競爭力是否能夠完全控制新能源市場?也不盡然。
未來新能源下游終端并不是只有大型地面電站唯一的方式,新的下游終端運營模式的出現,或許將不會僅由幾家電力央企集中控制。若國有企業終端優勢失去,對制造環節的產業格局的影響也會相應削弱。
對于那些曾在新能源盛宴中獲利頗豐的民營企業來說,更希望的是能夠在競爭平臺上擁有與國有企業同樣的機會。
“希望政府營造一個公平市場競爭環境,從制造到電站投資,讓市場的自然調節力去優勝劣汰,給中國的民營企業公平的平臺,相信他們聚合的力量會是未來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晶科董事長李仙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