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能源評論雜志 | 0評論 | 3354查看 | 2018-02-28 13:12:32
無論是去產能還是提效率,操作和執行最終都要落在能源企業身上。但當下,過去粗放式的發展仍然留下規模控制、數字情結等問題,因此在2018年,能源企業在三方面的“修身”之舉非常關鍵。
2018年1月18日,中國經濟“年報”正式公布,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高于預期0.1個百分點。
而就在這個數字出爐前的一段時間,包括天津、遼寧、內蒙古在內的部分省份,都曾公開確認財政數據造假,并主動“擠掉”了GDP的水分。有人把這些政府的做法視作明智之舉,因為既可以借此擺脫多年來的“速度焦慮”,也能明確經濟發展的方向,即從追求高速度到專注高質量。
而這種質變,同樣會出現在2018年的能源領域。
2017年12月底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提出,能源行業要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從供給端看,整體產能仍然呈現結構性過剩的狀態,因此,去產能必然會持續推進;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供應也將持續增長,以實現能源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從消費端看,高質量發展則主要表現在通過技術進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
無論是去產能,還是提效率,操作和執行最終都要落在能源企業身上。但當下,過去粗放式的發展仍然留下規模控制、數字情結等問題,因此在2018年,能源企業在三方面的“修身”之舉非常關鍵。
降速才能加速
對于企業來說,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修身之處,就是要主動控制生產經營規模,以保持合理、適當的發展速度。
就在中國經濟“年報”發布的同一天,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2017年全年發電量。1~12月份,發電量6.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如果與GDP增速6.9%共同計算,會發現2017年的電力生產彈性系數為0.82。
電力生產彈性系數,是能源彈性系數指標的一種,并與電力投資直接相關。它反映了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相應電力生產需要增長多少個百分點。如果系數小于1,意味著經濟增長相對較少地依賴能源增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彈性系數越大,意味著經濟增長借助能源投資推動越高,反之則越低。
10多年前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經濟要發展,能源需先行。在當時,能源投資速度的確高于GDP增長速度,能源供給量的發展也高于GDP發展。所以,當時電力生產彈性系數往往會高于1。
但近年,電力生產彈性系數經常降至1以下。原因在于,產業結構轉型、能源使用效率都發生了變化,能源投資不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2018年,在能源結構調整之下,該系數有望繼續下降,而企業既有的投資思路也亟需改變。
對于傳統能源企業,要實現多元化,提升自身抗風險的能力。
這一點在煤炭領域表現得最為明顯。在一些研報中,有分析師指出,持續兩年的煤炭“去產能”已經完成此前三年的既定目標,2018年,行業或將鼓勵新增產能。是否要鼓勵產能姑且不說,但如果要按此發展,新增產能必然不會再走向低端開發,以規模效應獲得利潤的途徑,而是要在整體規劃下,通過多元化增加產品附加值,最終實現降本增效。因此,去產能的目標完成只是開始,傳統能源企業仍需通過對自身結構調整,以提升資產質量。
對于可再生能源企業,投資更加平穩,不再追求速度。
近年,無論是風電還是光伏,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裝機暴增”的情況。在成本始終偏高的前提下,企業要想保持較快發展,的確需要上產能來降低成本。但當下,能源需求在逐漸放緩,保持一種平穩的發展,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才有望成為最終的勝出者。
意愿決定“聯姻”
如果說,2017年前半年的熱點仍然停留在“去產能”,那么在后半年,熱點一度被能源行業幾次重大的“并購重組”所取代。而2018年,并購和重組仍將是行業重要的看點。
開年之后,國資委再次明確了“持續推進兼并重組”的工作方向,并延續了2017年“成熟一戶、推進一戶”的原則,不難看出,國資委更希望在中間扮演“紅娘”的角色,而不會強調完成數量目標。因此,企業最終能否完成“聯姻”、如何完成“聯姻”,關鍵看雙方的意愿和條件,以選擇適合自身的模式。
在重組模式上,國企找國企仍是主流。
根據目前看到的情況,國企整合的主要模式有三種:第一種,是國企和國企,第二種是地方國企,第三種則是國企和民企。
2017年,前兩種模式都已出現——前者的代表,是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的“巨無霸”式合并;后者的代表,則是山西七大煤炭集團并入山西國投。2018年,兩種模式將繼續在能源電力領域出現,最有可能率先發力的,就是電力領域的“五大豪門”和“四小豪門”。它們之中具備一定產能互補需求的企業,將有望通過與能源央企的重組,以完善自身短板,實現輕裝上陣。
與前兩種方式相比,引入民資的模式在2018年可能不是主流。因為第一步和第二步剛剛起步,第三步的火候尚未成熟。但是,民企也并非沒有機會。因為在能源領域,上游產業鏈相對難以進入,但下游的增值部分仍有一定空間。因此,民企要想參與類似的重組,需要了解并把握政策底線,以確定進入行業的最佳時機和方式。
在重組思路上,板塊合作等模式或將出現。
目前,能源企業已經出現的整合模式有兩類:一是縱向整合,以求優勢互補;另一類是吸收并入,以求抱團取暖。2018年,這兩種已經較為普遍的模式還會延續,但同時,板塊合作新模式也將出現。
所謂板塊合作,就是幾家國企拿出同一類板塊,形成一家新的公司。此前,聯通、移動、電信三家通訊企業共同拿出基站資產,成立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一例。
今年,這種以“共建共享”為目標的模式或被重點考慮,因為能源央企規模普遍較大,直接組合的難度大、問題多,而且會給行業帶來不平衡。與之相比,選取部分資產形成“小而美”的公司,不僅便于操作,也有利于企業優化資產。
“海淘”要用巧勁兒
修身的第三個目標,即是在海外尋找機會。
2017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出現明顯轉型,從量上看,投資總數較前兩年相比減少,從行業上看,投資從能源領域轉向品牌、技術類投資。兩個因素下,中國能源海外投資在2017年并不十分活躍。但在2018年,情況將出現改變。
在化石能源領域,油價提升和美國稅改會給企業帶來新機會。
眾所周知,稅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鼓勵企業回歸美國本土。特朗普曾表示,在此次新稅法推出之后,或將有4萬億美元海外利潤回流美國本土。本土投資增加,就意味著海外資本撤離。有人預計,美國跨國企業原本在海外投資的油氣項目,可能會出現撤資,而這就給中國企業留出了新的投資機會。當下,國際油價正值看漲期,如何能以較為優惠的價格出手,獲得上游項目特別是天然氣項目,無論對于國企還是民企,都算是不錯的投資良機。
在新能源領域,2017年競價模式或在2018年更為常見,但無論是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還是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政策鼓勵仍然會持續,因此,全球主要新能源國家的裝機或將穩步增長。
對于企業而言,2018年,成本競爭將決定企業出海的前景。因此,企業需要在合作伙伴和模式上學會取舍,善用巧勁兒。
首先,要采取打包模式,抱團出海。
所謂打包,主要是指國企和民企的合作。在出海過程中,國企和民企可以根據各自產業定位實現互補,比如國企的優勢在于基礎產業,那么它可以在基建、機械、融資等方面發揮作用,而民企的優勢則是制造和加工,它需要在產品、交易和模式方面有所作為。而雙方的合作,既可以規避國企的國家色彩,增加并購成功幾率,也能讓民企具備更可靠的資金來源。
其次,要抓住高端技術,降低成本。
過去一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轉變之一,就是改變轉型產品結構,邁向高端軟商品市場。能源領域在2018年的投資重點,或將落在技術方面。換句話說,并購和整合只是第一步,獲取技術,而后引入融合,并最終產品升級,降低成本,更應受到企業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