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 0評論 | 4363查看 | 2015-11-06 09:56:00
新華社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要以新的發展理念推動發展,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舉措,透露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信號。
“三大戰略”“五大工程”引領創新
“十三五”時期,創新將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建議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其中“三大戰略”和“五大工程”引人注目。
——培育發展新動力方面,為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作出定位,提出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出口對增長的促進作用。
——拓展發展新空間方面,區域發展在“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基礎上,提出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同時提出兩大戰略和兩大工程,即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工程、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也明確將實施一大工程,即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在科技創新上,提出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等。
——農業現代化方面,為確保農業安全、提高糧食產能,提出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還提出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構建產業新體系方面,提出實施工業強基、智能制造兩大工程,以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十三五”是全面部署和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創新是事關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的大戰略,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動力。
“四大領域”重點發力形成平衡發展新結構
建議從發展整體性出發,強調處理好發展中的重大關系,特別是在“四大領域”打造平衡發展的新結構。
——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提出加大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培育若干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增長極。
——在城鄉協調發展方面,強調完善農民收入增長支持政策體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把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和接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城鎮。
——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方面,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注重通過法律和政策向社會傳導正確價值取向。
——在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方面,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健全軍民融合發展的體系建設,提出制定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專項規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云中說,在中國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從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中拓寬發展空間、尋求發展后勁,實現中國全方位的均衡協調發展,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