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似乎在資本界失寵了。2011年以來,國內僅有4家風電企業獲得累計8733萬美元的融資,同比下降72%。而2012年至今,尚未有風電企業獲得VC/PE融資。光伏方面,盡管2011年融資總額達4億美元,但2005年到2010年有24家企業實現IPO,但2011年僅為3家。
相比2005年至2008年,新能源成為VC/PE掘金的沃土,包括江西賽維、中電光伏等光伏企業給投資人帶來的回報率都是上百倍。即使在2010年完成IPO的華銳,也依然給投資的PE基金帶來了184倍的賬面回報率。
然而,近一年來,根據投中集團的統計數據,除亞瑪頓以外,其他幾家企業的賬面退出回報率均在三四倍左右,比較之前新能源高退出回報,這一數字大幅下滑。
當然,從整個資本市場的大環境來看,“上市=暴利”的時代顯然已經結束了。伴隨整個二級市場估值的回歸,VC/PE境內IPO退出賬面回報倍數整體都呈現了下滑的趨勢。從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來看,32家VC/PE支持的上市企業為其背后的75支VC/PE投資基金僅僅帶來4.24倍的平均賬面投資回報。
從清潔技術市場的整體來看,清潔技術投資仍然是一個吸引人的巨大的蛋糕。中國清潔能源投資增長了30%至511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清潔能源投資數額最大的國家。但在這一增長的巨大蛋糕中,新能源所占的比例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在2009年,新能源尚能占據三分之一強,2010年這一比例下降至 23.1%。2011年,這一比例則進一步下滑至15%以內。與此同時,節能和能效、環保等領域的比例則呈上升趨勢。
某種程度上說,新能源的投資比例下降是必然的,無論是太陽能還是風能,都面臨著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上游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下游市場仍然沒有打開,如果沒有關鍵技術或關鍵環節的突破,可以預計,新能源對于資本的吸引力只能愈來愈低。
誰來“接棒”新能源?從目前VC/PE的流動來看,似乎包括水務、固廢、脫硫等在內的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設備以及服務的領域成為新的熱點。
事實上,從清潔技術投資的角度看,節能環保產業并沒有被投資人忽視,一直處于“靜悄悄地綻放”的狀態。以國內最早的環境投資者為例,青云創投從2001年就開始關注節能環保產業?!罢麄€行業一直在這,某種程度上,節能環保對于中國的意義更為重要”。
2005年從光伏開始的新能源投資,從德國、美國如同一陣旋風刮向中國,催生了中國新能源這個繁華似錦卻更為脆弱、更波動的投資市場。相比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的投資似乎更為持續、更為低調。
這似乎與節能環保產業的本質相關:門檻低、資金要求相對少,規模小,與新能源動輒幾億的投資規模和制造規模產生了明顯的對比?!笆濉闭邔τ诠澞墉h保產業的傾斜已經非常明顯,即便如此,可以想象,節能環保產業自身的產業特點也決定了不可能產生于新能源相當的投資規模和熱度。
節能環保產業的這些特點,同時也決定了并不是所有的環節都適合VC/PE進入。
此外,新能源暫時失寵并不意味著VC/PE對此徹底失去了興趣。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瓶頸問題的解決,很可能又將新能源帶回到投資人的眼前。如同十年前,德國用補貼政策一手扶持了如今的光伏產業發展,如今在德國進行的能源變革,很可能又將用同樣高額補貼將海上風電和生物質能推上新能源發展的風口浪尖,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