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3752查看 | 2014-01-07 09:38:56
“新能源(公司)已決定撤銷,除了兩處煤制氣項目,其他項目均將被剝離。”1月6日有中海油總部人士向記者證實了這則傳聞。
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原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十分看重的利潤孵化器,它主要包括風電、煤制氣、動力電池、生物質能、太陽能及氫能等業務,一直被中海油列為其六大業務板塊之一。
然而,自成立以來除2012年盈利外,新能源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被剝離是早晚的事情,“公司是靠效率和回報生存發展的,只是理念正確而長期沒有回報的業務不應該長存”,有知情者認為。
事實上,不僅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也在縮小在新能源、特別是風能等概念領域的投資,以便在目前情況下更多盤活資產。
“目前新能源、特別是風能等領域并沒有可以實現的盈利環境,不論政策法律環境還是硬件設施都不具備合適的投資環境,也許等一些小公司通過自己的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后,石油央企再通過股權收購的模式進入更合適。”上述知情人士稱。
反觀國外,正是采用這種模式,在2009年頁巖氣革命前,美國非常規資源市場也主要是以中小公司為主,直到XTO等中小公司突破了技術瓶頸后,埃克森美孚等才迅速出手全資收購了這些中小公司,進入這個領域——2009年12月埃克森美孚一次斥資400億美元全資收購XTO即是明證。
止血新能源
撤銷新能源公司并非是中海油高層的一時性起,2011年即已現蹤跡。
據了解,新能源公司始建于2007年,經過6年發展,業務已覆蓋風能、煤層氣及其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不但在上海等地投標海上風電,而且還斥資收購天津力神股權,“總投資多達百億元”。
然而,除2012年盈利993萬元外,其他年份新能源公司均未盈利。
這一方面因為新能源開發啟動不久,生產裝備成本、工藝等成本難以快速下降,更重要的是新能源開發的外圍環境尚不配套,“不論新能源制造還是新能源裝備制造開發都缺乏好的環境”。
2010年,國家發改委招標風電,中海油也參與了投標威海風電項目,然而由于報價遠高于對手,中海油只能黯然退出。當時中海油人士就表示,在當時,那么低的價格根本無利可圖,我們沒法接受。對于威海的海上風電項目,在公司內部,近期也沒有再提起。
更重要的是,已開工的項目也不得不遭遇因電網配套跟不上等問題被迫“棄風”,這令中海油高層不得不開始考慮其出路。
2011年起,中海油開始放緩新能源領域的投資,不但鮮見投資,而且新能源再也不是公司決策層專注的重點,“2012年后,再也不見大會小會講新能源公司的重要性,而且逐步暫停這方面的投資”。
上述知情者透露,由于天津力神等是中海油直接投資的項目,因此收歸總公司就可以了;相反上海、內蒙古等地的多個風電項目就不得不尋找買家進行收購了。
至于已獲得批文的內蒙古和山西的兩個煤制氣項目,將予以保留,并入天然氣板塊。
事實上,對于新能源投資,石油央企們從一開始就出現三種路線:中石油只發展煤層氣、煤制氣、頁巖氣等相關領域;中石化則口號“喊得震天,下手極為審慎”;只有中海油一開始力度就很大。
隨著新能源公司的解散,石油央企們的新能源投資夢暫告段落。
熱潮退去
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的裁撤,無疑宣告了中國新能源投資、特別是國企投資的一輪熱潮終結。
“我認為能源投資熱潮總是伴隨著油價等傳統能源價格暴漲而來,現在中國電荒問題緩解了,新能源的投資、特別是風電等的投資熱潮也就告一段落了。”上述中海油總部人士稱。
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居全球第一,至2013年6月累計裝機容量達8000萬千瓦時左右,然而并網裝機容量僅80%左右,“棄風”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僅使風電開發商投資收益大打折扣,甚至已經影響到投資商向風電領域的進一步投資,風電發展陷入了階段性的發展低谷。
之所以如此,即因為國內電荒現象緩解了,更重要的是中國風電的投資環境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有風電行業專家就指出,目前很多風電場都建在西部和內蒙古等地。這些地方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引入風電項目更多是為想為裝備制造招商鋪路,并不真心實意建風電場,“因此其解決風電上網的動力就不足”。
然而,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卻屬于嚴重“靠天吃飯”的能源,其對配套上網電力設施的要求很高,要求國家電網等大量的投資建設儲能設施等基建設施,因此又需要電網等相關企業的配套。
“2011年以來,為了玉樹等不通電地區的建設,我們已經投資很大了。”有西部國家電網人士坦言:“但實話實說,我們并不愿收這些電,成本高、損耗大,而且電網建設總趕不上電站建設,有些電站有棄風現象也屬正常。”
而上述中海油人士也表示,隨著尼克森并購的完成公司需要大量資本開支投向加拿大,因此短期內不會再投資新能源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