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熱儲能
2023年3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重點內容如下:
(1)充分認識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2)積極開展光熱規模化發展研究工作,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
(3)結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建設,盡快落地一批光熱發電項目(光熱發電規模暫按內蒙古80萬千瓦,甘肅70萬千瓦,青海100萬千瓦,寧夏10萬千瓦,新疆20萬千瓦配置,合計2.8GW。)
(4)提高光熱發電項目技術水平,充分發揮光熱發電調峰特性,科學合理確定基地項目電源配比;優化光熱電站單機規模和鏡儲等配置,原則上每10萬千瓦電站的鏡場面積不應少于80萬平方米。請電網公司對配置光熱發電的基地項目在并網和調度方面給予優先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省份和地區盡快研究出臺財政、價格、土地等支持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的配套政策,提前規劃百萬千瓦、千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率先打造光熱產業集群。
從近期項目進展來看,均處于穩步推進的狀態。據我們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10/29,目前我國在建/招標光熱項目規模分別為3145/2455MW,前期準備中的項目規模(包括擬投建、簽約、備案、大基地清單披露等已規劃尚未開工的項目)為3450MW,若要達到通知中“十四五期間每年新開工3GW”的要求,預計新項目將加快規劃。此外,國家能源局通知中亦指出要督促加快已規劃的項目落地,預計在建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有望提速,拉動產業鏈需求。
光熱發展提速,產業鏈眾多企業有望受益。按照光熱電站的建設過程,可分為研發設計、系統集成、聚光、發電、吸熱、儲換熱六大環節。各環節中,聚光環節主要需要超白玻璃(原片)、反射鏡、定日鏡、槽式聚光器、支架、跟蹤裝置等,發電環節需要蒸汽發生器、汽輪機、發電機、冷卻系統等,吸熱及儲換熱環節需用到吸熱器(塔式)/吸熱管(槽式)、熔鹽、熔鹽儲罐、電熱伴/加熱器、換熱器和保溫材料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從事太陽能熱發電相關產業鏈產品和服務的企事業單位數量約600家;其中,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特有的聚光、吸熱、傳儲熱系統相關從業企業數量約占全行業相關企業總數的55%,以聚光領域從業企業數量最多,約170家。
在對光熱全產業鏈進行梳理之后,我們認為值得關注的細分行業有:玻璃、保溫材料、熔鹽、蒸汽發生設備、吸熱器及EPC。我們對細分行業的需求進行了測算,每年新開工3GW光熱將為玻璃/保溫材料/熔鹽/蒸汽發生設備/吸熱器/光熱EPC市場帶來14/9/39/15/27/450億元增量金額需求。
從具體企業來看,首航高科的占比最高,若假設公司在光熱EPC中有50%的市場份額,則收入占比超過3000%;其次是光熱玻璃中,安彩高科、耀皮玻璃,若假設獲得50%的市場份額,則收入占比分別為16.29%/14.19%;保溫材料中,若假設魯陽節能獲得50%份額,則收入占比為13.35%;西子潔能能夠提供蒸汽發生設備及吸熱器,若假設市場份額為20%,則收入占比為11.44%。
2 、TCO玻璃
TCO玻璃是鈣鈦礦電池中的核心材料,成本占比約30%。產業鏈中主要關注玻璃生產(金晶科技、耀皮玻璃)及設備企業(北玻股份),1GW鈣鈦礦電池約對應4億元TCO玻璃市場、0.5億元TCO玻璃鍍膜設備市場(按滿產計算,實際情況或將大于測算值)。
目前來看,鈣鈦礦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對TCO玻璃的需求規模仍然較小,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國內鈣鈦礦電池已有/在建產能360MW/1300MW(未統計鈣鈦礦疊層電池產能),各企業GW線規劃穩步推進中,其中極電光能GW線已于23年4月開工。隨著鈣鈦礦產業化穩步推進,TCO玻璃需求有望逐漸放量。
3、鐵鉻液流電池
近期跟蹤來看,鐵鉻液流電池商業化進程穩步推進中,23年已簽約容量合計約1.5GWh。從鐵鉻液流電池近期的發展情況來看,整體處于穩步推進中。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已簽約的鐵鉻液流電站項目容量合計約1.5GWh,已簽約的鐵鉻液流電池生產裝置年生產能力合計達到1.2GW。
根據2022年8月國家電投推介會的信息,國家電投的訂單總規模已達到2.7GW/12.1GWh,其產能規劃為23/24/25/26/27年達到500MW/1GW/3GW/4GW/5GW;預測2023年-2027年鐵鉻液流電池累計裝機規模達到7.9GW,鐵鉻液流儲能商業化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