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利用太陽能即可實現高效水凈化,光熱蒸水被視為一種獲得飲用水的綠色新途徑,其核心為光熱界面材料。
據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官網最新消息,該所研究員王丹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具有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s,HoMSs)的非晶納米復合物,表現出優異的光熱蒸水性能。
研究表明,該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光熱轉換以及水輸運過程,具有高效、高穩定性、高環境耐受力等優點。相關工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DOI:10.1002/adma.202107400)。
非晶Ta2O5/C-HoMSs高效光熱蒸水示意圖
淡水資源緊缺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科學家期待尋求一種無需耗電、不受地域限制的材料,以實現高效海水淡化及污水凈化,光熱界面蒸水日漸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半導體材料由于穩定性高,選材范圍廣等優勢,極具應用潛力。
基于前期對HoMS增強物質傳遞與能量轉化的理解,過程工程所王丹研究員團隊設計了一種特殊的HoMSs以強化光熱蒸水過程。利用該團隊發現的次序模板法,研究人員首次制備了非晶氧化鉭/碳復合HoMS材料,并從材料組成、結構出發探索了其對光熱蒸水行為的增強機制。
研究表明,非晶化設計和碳復合可以有效促進太陽能吸收,提升光熱轉換效率和界面熱傳導;HoMS納微結構設計,強化了太陽能捕獲,并提供了毛細作用和內建熱場,從而加速水的輸運。同時,HoMS的孔道結構,削弱了孔道表面附近水分子之間的氫鍵,降低了水的實際蒸發焓,實現了高達4.02 kg/m2h的光熱蒸水速率,并可穩定運行30天以上,速率基本保持不變。
實驗證實,在海水、含重金屬離子污水、含病毒水源、強酸強堿溶液等苛刻條件下,該HoMS材料仍可保持高蒸水速率及穩定性。經冷凝收集的清潔水,已達到我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目前,該研究團隊正在制備小型便攜式凈水設備及海水淡化樣機,以滿足相關場景下的應用需求。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