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到1.56GW,其中發電側新能源配置儲能應用占新增總裝機規模的40%。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屆儲能國際峰會高峰論壇上,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表示:雖然多地目前出臺了強配10%-20%儲能的要求,但從社會效益最大化考慮,電源側配儲能不能一刀切。只有根據不同地區的風光資源條件,有規劃的合理配置儲能,才能使新能源加儲能更好地適應電網和負荷的要求,同時推動度電成本一路下降。
田慶軍認為:“在風光資源稟賦好的“三北”地區,增加儲能并不會明顯提升新能源電站的度電成本,開發商更有動力配置儲能以保證更多的上網電量?!彼榻B說,遠景經過測算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三北”地區,利用當前的技術,風電機組的發電小時數可以達到3500小時以上,新建風電場如果配置與場站同比容量的1小時電化學儲能,增加系統成本每千瓦約1500元,理論上風電場的度電成本會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分錢左右。但是,光伏由于發電小時數少于風電,度電成本增加會較為明顯。
但是,如果在中東南部地區,風電的年發電小時數大部分不到3000小時,強配儲能,項目經濟性會受到很大影響,度電成本可能增加1毛錢甚至更多。對此,田慶軍表示,中東南地區資源開發不存在天花板,應該充分利用當地負荷的靈活性,開發分布式新能源加儲能,這樣有助于降低度電成本和提升收益。而不是把目光聚焦在電源側儲能上。
以山東某地市為例,當地電源結構以火電為主,年社會用電量大概700億度,工商業電價大概每度0.65元。如果利用當地鹽堿地開發1000萬千瓦的分布式風電和光伏,再配置一定比例的儲能,直供工商業用戶,度電成本降到4毛錢是相對容易實現的。
中東南部地區的5萬、10萬千瓦新能源電站,目前雖然強配儲能,但實際利用率太低,電網往往忽略調度,只有規模化的電廠才是電網調度管理的對象,因此造成嚴重的社會資產浪費。對此,田慶軍建議,在這樣的地區,建議推廣共享儲能。例如山東準備建50萬千瓦時的共享儲能,其成本和對新能源電站現金流影響最小,對未來的商業模式、電網和開發商都有幫助。
田慶軍認為,儲能不是擺設,要充分利用儲能的價值,建議盡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能夠套利的儲能,對于資本市場和開發商,才有建設的動力。他指出,遠景致力于做政府和企業的零碳技術伙伴,儲能是遠景零碳戰略的核心競爭力,儲能的本質是交易,會交易的儲能才會代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