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2021年后海上風電的國家補貼將被取消,新能源將在兩年之后全面進入平價時代。
早在2018年,海上風電補貼退坡的信號便開始不斷釋放,為了爭取到補貼電價,2018年底,江蘇、廣東等地掀起核準狂潮,將海上風電推向快速發展的軌道。
目前,由于我國海上風電成本高企,技術開發難度大,產業對于補貼仍然存在一定的依賴。如今,補貼退坡靴子即將落地,產業在不久的將來需要獨立行走,是否能夠走得穩、走得遠?這對于我國海上風電產業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放眼全球,歐洲已經有了零補貼海上風電項目,而丹麥更是早在2016年的海上風電項目招標中就出現了0.372丹麥克朗/千瓦時(約人民幣0.37元/千瓦時)的低價。歐洲海上風電低價的背后,或許能夠給我國海上風電走向平價時代帶來一些啟示。
2016年11月,丹麥能源署公布了Kriegers Flak海上風電項目的投標結果。瑞典能源企業Vattenfall Vindkraft A/S以0.372丹麥克朗/千瓦時(約人民幣0.37元/千瓦時)的價格中標,刷新了世界海上風電史上的最低記錄。
這個價格是什么概念呢?比較一下同時期中國的標桿電價便可知。2015年中國四類風資源區的標桿電價水平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可以說,在全球范圍內,這一價格都低到不可思議。
丹麥海上風電低價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個成熟的產業鏈和市場。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補貼退坡、競價上網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厘清電價的邊界條件。以丹麥政府為例,20年前就將清潔能源、風能發展作為基本國策,丹麥海上風電在出現0.37元/千瓦時這一低價之前,產業已經穩定發展了十多年,開發經驗豐富,具有先進的工程裝備技術、海上工程技術和運維技術水平;相關配套成熟完善,如專業港口的建設和發展讓風機運輸、安裝流程更加順暢,有效降低了成本;政府主動整合資源,開展前期勘測工作,對歷史數據、氣象水文以及海底地質條件進行全面的勘探和評估,使得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投資商乃至整個港口區域都可以有針對性地去做規劃,從而實現精準投資和高效開發。同時,政策具有可預期性、長效性和持續性,避免市場大起大落。
在以上綜合因素的作用下,競價出現0.37元/千瓦時的低價是順理成章的。如果僅僅只討論電價而不討論電價所包含的具體邊界要素,則未免有些武斷。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產業的培育有一個周期和過程,國內海上風電真正能夠實現零補貼或許要在5年之后,政策制定應充分考慮海上風電造價下降和技術發展的趨勢。
去年8月,在海上風電轟轟烈烈的搶裝大潮之中,記者采訪了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長軍,對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水平、產業風險、政策趨勢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謝長軍表示,歐洲海上風電的開發歷史經驗表明了成熟技術對海上風電開發的重要性,要給予海上風電技術進步的時間。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于歐洲十多年,海上風資源也沒有歐洲好,以當前國內海上風電技術的實際水平,還無法做到平價上網。海上風電電價水平的下調要適應技術進步和造價下降速度。
同時,他指出,要解決促進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和國家補貼壓力的矛盾,應本著“誰發展誰補貼”的原則,將補貼的壓力向下傳導,鼓勵發展海上風電產業的省份進行地方補貼。目前看來,這一點也是中央補貼取消后業界普遍存在的期待。
毫無疑問,高強度補貼扶持的海上風電是不可持續的,補貼退坡,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有效激發產業創新動力,它提醒著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在光伏、陸上風電平價上網到來之際,全產業鏈必須有危機意識,盡快擺脫對補貼的過分依賴,但產業發展非一朝一夕之功,電價政策的制定需要考慮產業發展規律,合理控制退坡的節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