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PLAZA光熱發(fā)電網訊:1月23日下午,國際能源署(IEA)在京發(fā)布《世界能源展望2018》(簡稱《展望》),該報告基于全球能源市場和技術發(fā)展最新數據與能源行業(yè)根本發(fā)展問題的分析,對全球到2040年的能源發(fā)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展望》強調,靈活性是電力系統的新主張。由于太陽能光伏競爭力日益增強,其裝機容量在2025年前會超過風電,2030年左右超過水電,2040年前超過煤電。盡管家用和企業(yè)級的分布式光伏將發(fā)揮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大多數仍是大規(guī)模電站的投資。該報告引入了一項新的評價指標,基于發(fā)電技術成本的變化及其不同時期對電力系統的價值,對不同發(fā)電技術的競爭力進行估算。該指標證實,在靈活性成本相對較低的電力系統中,風電和太陽能光伏將占有優(yōu)勢。根據我們的預測,盡管太陽能光伏很難在不借助政策幫助的情況下替代存量火電廠,但在幾乎所有地區(qū),太陽能光伏都比新建煤電更有競爭優(yōu)勢。在新政策情景中,電力結構中的可再生能源和煤炭占比將互換位置: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占比將從當前的25%增長到2040年的約40%,煤電則正好相反。
太陽能光伏和風電的崛起,使電力系統的靈活性變得空前重要,以保證系統的穩(wěn)定運行。當裝機規(guī)模較小時問題不多,但在新政策情景中,許多歐洲國家以及墨西哥、印度和中國,都將要求電力系統在大范圍內擁有高度的靈活性,這是前所未有的。電池存儲成本迅速下降,電池與燃氣調峰電廠在應對短時供需波動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然而,傳統電廠依然是保持系統靈活性的主力,新的電網互聯、儲電和需求側響應技術起支持作用。歐盟致力于建設“能源聯盟”的努力說明,區(qū)域融合有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
在新政策情景中,電力、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善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會抑制煤炭需求的增長。煤炭消費在下跌兩年后于2017年出現反彈,但投資新建燃煤電廠的決定大大低于前幾年的水平。一旦當前這輪在建煤電項目完工,2020年后投運的新建煤電項目將大幅減少。但要從全球電力結構中剔除煤電還為時尚早:亞洲燃煤電廠的平均壽命不足15年,發(fā)達經濟體煤電廠平均壽命則為40年左右。在新政策情景中,至2040年,工業(yè)煤炭消費略有增加,全球煤炭總消費保持不變,中國、歐洲和北美減少的煤炭消費與印度和東南亞增長的消費相抵。
《展望》認為,未來到2040年,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五分之一將來自于中國的電動機需求。“當前,在碳減排方面,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引領者,在風電、光伏、電動汽車、新興低碳技術發(fā)展等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但其核心仍需要探討在經濟可承受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加快中國低碳化發(fā)展步伐、實現低碳化技術的普及應用。”IEA首席能源模型官勞拉·科奇女士表示,同時,中國亦需要重點關注如何進一步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以進一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規(guī)模接入。
以下為報告中文執(zhí)行摘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