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 0評論 | 4818查看 | 2016-09-01 14:43:00
在北緯37.22度、東經97.23度,逶迤東去的祁連山腳下,一場以光熱發電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正在火熱興起。
光熱示范電站拔地而起,并網運行;全國光熱技術研發中心成功落戶、多種前沿技術孕育成熟;光熱設備廠商蜂擁而至,本土制造優勢漸顯……
青海德令哈,因當代著名詩人海子的詩歌──《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而聞名國內;如今,憑借天時地利人和,這片擁有成熟產業鏈的“光熱高地”正以嶄新面貌走向世界。
大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目的的發電形式。
與大型光伏電站相同,光熱發電項目同樣需要充足的光照和土地。由于可以儲存熱能,光熱發電的優勢又是其他太陽能發電形式不可比擬的。
發展光熱產業,陽光與土地一個都不能少。在德令哈,這些自然條件完全具備。
“德令哈地處青藏高原,具有巨大的自然優勢。德令哈土地面積廣闊,全市適合太陽能開發的土地達5000平方千米以上,且土地征用成本低,環境容量大。”德令哈市副市長張學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除了廣闊的土地資源,有關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德令哈市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間為3500小時以上,年均太陽總輻射量為7000兆焦/平方米,是全國第二高值區,
是著名的“陽光地帶”,具有日光透過率高、日照時間長、云層遮蔽率低的顯著特點,太陽能開發利用價值高。且在相同面積和容量條件下,光熱發電比相鄰地區可多發15%~25%的電量。
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讓德令哈有了發展光熱產業的先天條件。但在海西州能源局新能源研究所所長易代新看來,德令哈發展光熱產業的優勢還遠不止于此。
“我們的光熱項目都位于電網的核心區域,可以起到平衡電源的作用。同時,與其他光照資源較好地區相比,德令哈水資源相對豐富,且水資源與電站項目的平均距離都在25千米以內。可以說,在德令哈發展光熱產業的優勢是明顯的。”易代新說。
巨大的資源優勢,形成了一股強勁的產業發展向心力。德令哈,這座在我國的能源版圖中并不顯眼的小城,成為了全國光熱產業大步發展的高地。
從2009年起,便開始有企業進駐海西州,并選擇了德令哈這塊光熱豐沛、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寶地。
易代新告訴記者,較早參與德令哈光熱項目開發的有國家電投黃河上游水電公司、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他們在2009年就進入德令哈,開始光熱電站的實體項目建設。到‘十二五’末,海西州共有18家企業的18個項目將近1000兆瓦的裝機納入國家第一批光熱示范電站目錄。”
據了解,目前,在德令哈的各個光熱項目中,浙江中控10兆瓦光熱電站已建成并網發電;中廣核50兆瓦光熱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計劃于明年8月建成并網;亞洲新能源、黃河上游水電公司、青海博昱等多個項目正在積極開展。
好氛圍:多舉措扶持光熱企業
從德令哈市區沿著315國道一路向西,散亂的砂石與叢生的駱駝刺曾經是這片荒漠中唯一的景致。但此刻,行走于這片已被開辟為青海省光熱產業技術創新基地的土地,你會發現,光熱產業已經在德令哈落地生根,并結出了豐碩果實。
在創新基地里,一座90多米高的吸熱器猶如一座燈塔,散發著奪目的光彩,也吸引著每一個路過這里的人的目光。
這是在行業內極具知名度的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建設的中控太陽能德令哈項目一期10兆瓦光熱示范電站。從項目建設伊始,這里的一舉一動便牽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脈搏。
在中控10兆瓦光熱示范電站現場,浙江中控副總裁徐能告訴記者,從他們進駐德令哈開始,當地政府便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從公司注冊、可研、環評、安評,到前期手續代辦,從水電路氣接通,到后期的運行服務,當地政府給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讓企業可以安心在這里扎根。”徐能說。
柴達木循環經濟示范區德令哈園區管委會產業發展局局長沈良告訴記者,對于進入德令哈的光熱企業,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每個項目的順利實施。
而為了吸引更多企業走進海西、走進德令哈,近年來,海西州、德令哈市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
今年6月,海西州《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實施辦法》出臺,對域內從事新能源產品生產和服務的企業、科研院所、咨詢中介服務等進行扶持。
張學創告訴記者,近年來,海西州共出臺與光熱產業相關的扶持政策12則,德令哈市出臺11則,這些政策涵蓋了土地、稅收、經營等多個方面,全方位保障了光熱產業在德令哈的快速健康發展。
“根據我們的規劃,德令哈要打造新能源發電和電力輸出兩大基地,我們歡迎新能源企業到德令哈投資,政府會給予企業全力的幫助。”張學創告訴記者。
新目標:“十三五”規劃新增裝機2吉瓦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了這片金色世界。工地上人來人往,在忙碌中,德令哈的光熱項目建設者們開啟了新的一天。
這是這個夏天里普通的一天,但對于這里的人們來說,他們的每一分努力都會讓這座城市閃閃發光。
在光熱項目紛紛落地,整個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格局之后,德令哈已找準方向。根據德令哈市政府確立的“十三五”發展規劃,德令哈將在“十三五”期間著力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裝備制造、特色生物、現代服務業六大新興產業。
“以光熱為主的新能源是我們重點發展的方向,我們將著力建設國家級新能源產業發展基地和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努力構建‘研發—裝備制造—發電’的全產業鏈本地化發展格局。”張學創告訴記者。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德令哈市新能源規劃總裝機容量4吉瓦,其中光熱項目2吉瓦,占據新能源新增裝機的“半壁江山”。光熱產業將在未來真正成為推動德令哈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
除了電站項目,與光熱產業相關的上下游項目也已經開始在德令哈落地生根。
青海愛能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效復合熔鹽、儲熱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儲能新技術研發的企業。在該公司的施工現場,副總裁徐慧芬告訴記者,雖然生產車間還在建設中,但他們的產品已經是“不愁嫁的姑娘”了。
熔鹽生產基地的建立,使企業貼近市場,更加方便服務客戶。“海西州已經取得光熱電站批文的電站裝機有970兆瓦,共12個項目,預計熔鹽需求60萬噸。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海西州還將建3吉瓦的光熱電站,熔鹽需求將達180萬噸。隨著光熱發電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們對在德令哈的發展前景是有信心的。”徐慧芬說。
與此同時,一批如海西華匯化工機械有限公司、青海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這樣的生產支架、鏡面等設備的制造企業已經進駐這里,光熱產業集群效應已在德令哈初具規模。
“我們將依托中控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和中廣核光熱發電試驗中心,打造光熱發電技術攻關平臺和光熱產業聯盟,重點發展光熱關鍵裝備國產化、標準化,推動光熱配套產業發展,降低光熱項目投資成本,著力構建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的光熱一體化產業集群,并依此打造國家光熱等新能源設備檢測中心。”張學創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