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giwm"><dl id="0giwm"></dl></li>
    <code id="0giwm"></code><rt id="0giwm"><delect id="0giwm"></delect></rt>
    <dl id="0giwm"></dl>
    <rt id="0giwm"><acronym id="0giwm"></acronym></rt>
    <abbr id="0giwm"><source id="0giwm"></source></abbr>
    重磅!國務院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文圖實錄+附全文】
    發布者:xylona | 來源:國務院 | 0評論 | 4231查看 | 2024-08-29 10:46:08    

    8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共計1.9萬字,系統闡釋“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導下,中國推進能源轉型的政策理念和實踐做法,全面介紹中國推動形成能源綠色消費新模式、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取得的積極成效。


    0829 001.jpg


    在發布會現場,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指出,白皮書系統闡釋了中國能源轉型的基本理念,可概括為人民至上、綠色低碳、立足國情、創新引領、開放合作的五個堅持,實現了清潔能源的跨越式發展,綠色能源技術獲得了新的突破,能源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在談及未來發展趨勢時,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宋雯表示,能源行業正在抓緊開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研究部署下一階段能源轉型的目標任務,將會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


    章建華強調到,下一步將持續深化能源改革,持續擴大電力現貨市場覆蓋范圍,進一步提升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水平。持續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調節性電源建設運營等方面的監管力度,確保能源轉型重大政策能夠落地見效。扎實開展“十五五”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充分發揮國家能源規劃對重大工程布局、公共資源配置、社會資本投資的戰略導向作用,統籌發展與安全,明確能源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中國有關部門正在結合新形勢新變化,抓緊研究論證新一輪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則指出,未來將強化電網配置資源的平臺作用,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跨省跨區輸電容量將達到3.6億千瓦,配電網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的充電樁接入能力,電網對電力資源的承載能力和配置能力將顯著提升。


    更多發布會現場內容及白皮書全文見下: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今天,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白皮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系統闡釋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導下,中國推進能源轉型的政策理念和實踐做法,全面介紹中國推動形成能源綠色消費新模式、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取得的積極成效,展示中國持續深化綠色能源國際合作、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努力和貢獻,呼吁國際社會共商能源合作大計,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清潔美麗地球家園。


    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約1.9萬字。其中,正文六章:一、新時代中國能源轉型之路;二、厚植能源綠色消費的底色;三、加快構建能源供給新體系;四、大力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五、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六、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白皮書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個語種發布,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別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了解白皮書內容,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先生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先生,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宋雯女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先生。


    下面,我們請章建華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同大家共同見證《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的發布。首先,感謝大家對中國能源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堅定不移加快能源轉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剛才主持人介紹了白皮書整體結構,下面我從4個方面簡要介紹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首先,白皮書系統闡釋了中國能源轉型的基本理念。概括為五個堅持。堅持人民至上,中國始終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放在首位,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用能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堅持綠色低碳,加快構建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立足國情,先立后破,有序轉型,在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同時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堅持創新引領,依靠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發展。堅持開放合作,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各國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中國尊重發展中國家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轉型路徑,以公平、公正、有序方式推進能源轉型。


    其次,全面介紹了中國能源轉型的實踐成就。主要體現為四個“新”。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跨越。截至2023年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較十年前增長了10倍,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58.2%,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從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費比重下降12.1個百分點。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十年來,中國累計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過1億千瓦,電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超過90%。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與2012年相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綠色能源技術實現新突破。建成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制造體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水電全產業鏈體系全球領先。能源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主體多元的能源市場結構逐步構建,統一開放的能源市場體系逐步完善,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能源價格機制逐步形成,市場在提升清潔能源消納水平、保障電力供應、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深化能源改革作出新部署,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第三,客觀展示了中國為全球綠色轉型作出的突出貢獻。中國是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貢獻者。十年來,中國可再生能源年度新增裝機在全球的占比均在40%以上。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13.6%提高到18.5%,其中,中國的貢獻率為45.2%。中國依托持續的技術創新、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充分的市場競爭、超大規模市場,實現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拓展綠色能源領域合作,一大批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為所在國提供了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方案。


    最后,白皮書也鮮明闡述了中國攜手各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的堅定主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關乎人類福祉。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深化能源轉型務實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綠色能源產品和技術暢通、自由、非歧視流動;發揮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作用,與各國共同提升全球能源可及性;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及各自能力原則,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呵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關于白皮書的要點,我先簡單做這些介紹,謝謝。


    壽小麗:謝謝建華局長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新時代十年,中國從能源生產、消費、技術體制、國際合作等方面推動了轉型變革,請介紹一下中國能源轉型變革的成果主要有哪些?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想這個問題還是請我們副局長萬勁松同志來回答。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好,謝謝您的提問,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這是我們的白皮書《中國的能源轉型》所要重點闡釋的內容。


    十年來,能源行業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發展方式變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我想,可以從五個方面對轉型成果進行總結。


    第一,中國的能源轉型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我們有個統計,截至2023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超過15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火電。清潔能源發電量約3.8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將近40%,比2013年提高了約15個百分點。十年來,中國全社會用電增量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增清潔能源發電,中國能源的綠色含量是不斷提升。


    第二,中國能源轉型支撐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十年來,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大約39萬億元,大概每年平均將近4萬億,一次能源的生產能力增長了35%,有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我們建立起了完備的能源裝備制造業產業鏈,從新能源、水電、核電、輸變電、新型儲能等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成長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支柱。


    第三,中國能源轉型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十年來,中國的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價格總體平穩,14億人口的能源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中央預算內總投資超過了一千億元,我們2015年歷史性地解決了全國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500千瓦時增長到了將近1000千瓦時,翻了一番。農村地區戶用光伏規模達到了1.2億千瓦,每年可以為農戶增收11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約200萬個。


    第四,中國的能源轉型與生態環境的高水平保護是協同推進的。與2012年相比,中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能源資源實現了綠色集約化開發。我們的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煤電平均供電煤耗降到了303克標準煤/千瓦時,先進煤電機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與天然氣發電機組限值是相當的。中國能源轉型有效促進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美麗中國建設。


    最后,中國的能源轉型為全球能源轉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中國能源轉型投資達到6760億美元,是全球能源轉型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合作,向全球提供優質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2023年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助力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8.1億噸。中國的新能源產業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推動降低了全球能源轉型成本,也為全球綠色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謝謝大家!


    鳳凰衛視記者: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的裝機規模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也是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最大的貢獻者,請問這是如何做到的,另外能源轉型您認為對于全球的綠色低碳發展有何積極意義?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近年來,中國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深入轉變發展方式。截至2023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約占全球的40%,過去十年年度新增裝機在全球占比均在40%以上,2023年超過一半,為全球綠色發展持續提供動力。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得益于持續的技術進步。我們通過實施光伏領跑者基地、新能源大基地開發等措施,推動新技術示范應用、技術和產品也快速迭代升級。光伏發電高效晶體硅電池、鈣鈦礦電池等技術不斷創新,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量產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已經超過了25%。風電的長葉片、高塔架等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海上風電機組最大單機容量已經達到了18兆瓦。其次,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擁有較為完整的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同時,中國積極融入全球清潔能源產業鏈,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分享高質量的清潔能源產品。中國的風電、光伏技術和產品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持這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獲得清潔、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第三,得益于良好的市場環境。面對國內外日新月異的能源發展形勢,中國政府動態完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消納保障、市場配置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在新能源健康發展中的促進作用。通過營造平等、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新能源開發建設,充分釋放市場創新活力。以光伏為例,中國光伏產業的上市公司就超過了100家。


    在全球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在加快自身新能源發展的同時,積極與各國共享質優價廉的清潔能源產品,有效推動全球風電光伏開發的成本下降,實實在在為世界能源轉型提供了綠色動力,為深化清潔能源國際合作創造了新機遇,也為世界能源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謝謝!


    彭博社記者:許多專家指出,中國在清潔能源發電方面增長強勁,并推測中國的排放量可能在2030年目標之前幾年就已經達到峰值。國家能源局認為這是個準確的評估嗎?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想這個問題請我們法改司司長宋雯女士來回答。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司長宋雯: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正如你所說,中國清潔能源發展態勢良好,剛才我的同事介紹中,也有相關數據對此說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能源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領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立足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積極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已經達到了16.8億千瓦,裝機占比超過了54%。十年來,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長對全球的貢獻超過了40%,非化石能源年度發電量增加了2.2萬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億噸,全社會碳排放增長趨勢也得到了顯著遏制。但也要看到,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正在推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還在不斷增長,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也在增多,要實現“雙碳”目標,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節能降碳的政策文件,特別是最近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和《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綠色低碳發展和“雙碳”工作都作出了整體部署。能源行業也正在抓緊開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研究部署下一階段能源轉型的目標任務,將會以更大力度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推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推動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謝謝!


    新華社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請問在能源轉型方面,中國將強化哪些能力建設?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能源轉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大力提升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些年,中國通過推進改革、完善政策、法治保障等多種措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能源轉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正如您剛才說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為能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也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個方面是深化能源改革。通過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持續擴大電力現貨市場覆蓋范圍,進一步提升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水平。建立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培育綠電綠證市場。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動自然壟斷環節獨立運營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第二個方面是完善能源法治。推動出臺能源法、生態環境法典,加快修訂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電力法等,強化節能增效、優先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的法律制度,實施綠證等促進綠色能源消費、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激勵約束制度。推動重點領域制修訂引導綠色低碳用能的法律法規。


    第三個方面是加強規劃引領。我們要扎實開展“十五五”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充分發揮國家能源規劃對重大工程布局、公共資源配置、社會資本投資的戰略導向作用,統籌發展與安全,明確能源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健全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


    第四個方面是強化能源監管。我們要加強能源重大規劃、清潔能源項目實施情況監管,持續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調節性電源建設運營等方面的監管力度,確保能源轉型重大政策能夠落地見效。加強市場交易、價格機制、信息披露等監管力度,確保新能源參與市場的規則能夠有效執行。謝謝。


    路透社記者:中國“十四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在2030年之前,太陽能和風能總裝機容量將會達到1200GW。截至今年7月份,中國提前6年實現了這個目標。由于中國新能源發展超過預期,中國是否可以進一步提升2030年的目標?另外,2025年,《巴黎協定》要求通過協定的國家提出2035年的自主貢獻目標。中國在下一次國家自主貢獻中是否會再次提升能源轉型目標的雄心壯志。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也謝謝你一直以來關心我們能源事業,特別是我們新能源的發展,非常感謝,這個問題就留給我們新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先生來回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謝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全國能源行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高質量躍升發展,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不斷取得新突破。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風電裝機達到4.7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達到了7.35億千瓦,風光裝機合計達到了12.06億千瓦。


    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高質量躍升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供應、推動清潔低碳轉型、促進全球新能源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引領者和推動者,同時中國要實現碳達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5%左右,還需要繼續推動風電光伏大規模高質量發展。


    定期更新國家自主貢獻,是《巴黎協定》確立的“自下而上”的全球氣候治理機制,在這個機制下,各締約方根據國情自主確定各自的氣候目標。今年以來,按照《巴黎協定》及其有關決定,中國有關部門正在結合新形勢新變化,抓緊研究論證新一輪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中國將立足國情,堅持共同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科學謀劃研究提出新目標新舉措,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共建清潔美麗地球作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對外發布,請問當前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進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樣的考慮。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們萬勁松副局長來回答。


    萬勁松:謝謝您的提問,這是很好的問題。要推動能源轉型,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發展新能源,就必須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近幾年,我們能源行業加強統籌謀劃,從政策、平臺、能力、市場四個方面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第一政策方面,不斷完善新型電力系統政策框架。近期,正如您所關注到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數據局聯合印發了《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立足當前發展階段,聚焦近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亟待突破的關鍵領域,選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推進工作,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我們提出了9項專項行動,統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協調發展。比如,方案里面提出要開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拓展行動,在滿足電動汽車出行充電需要的同時,通過車網互動,促進更多的新能源消納。


    第二平臺方面,強化電網配置資源的平臺作用。我們持續完善電網主干網架,推進跨省跨區輸電通道規劃建設和配電網升級改造,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跨省跨區輸電容量將達到3.6億千瓦,配電網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的充電樁接入能力,電網對電力資源的承載能力和配置能力將顯著提升。


    第三能力方面,加強靈活調節能力建設。我們持續推進煤電節能降耗、供熱、靈活性“三改聯動”,進一步改造提升煤電的高效調節性能和清潔低碳水平,統籌推進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建設,深入挖掘需求響應調節能力。“十四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了煤電機組“三改聯動”規模超過7.4億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到了5439萬千瓦,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為4444萬千瓦。


    第四市場方面,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我們積極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通過市場交易引導電能高效合理利用,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促進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2023年,中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1.4%。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規劃引領,做好“十五五”能源、電力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出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高效有序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各項行動落實落地,持續提升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調控能力。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我比較關注科技創新方面的問題。科技創新是中國能源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我也注意到,白皮書中介紹了中國在能源轉型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效。請問中國在這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謝謝。


    宋雯: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能源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建立了重大技術研發、重大裝備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創新平臺“四位一體”能源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


    我們重點做好三個推動。首先是推動協同創新。依托能源重大科技項目、重大創新平臺、重大工程建設,強化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建立健全關鍵技術攻關機制,推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工程示范的有效融通銜接。其次,推動完善政策體系。印發了一系列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制定創新路線圖和時間表,支持發展新型儲能、氫能、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等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最后,推動加快成果轉化。持續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示范,加快能源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下一步,能源行業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重點也是要抓好三個方面:第一,充分激發創新活力。發揮創新平臺引領帶動作用,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提升。第二,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能源、核電、智能電網等領域技術水平跨越式提升,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第三,強化成果的轉化應用。依托重大工程來推動能源技術裝備攻關、示范和推廣,營造能源科技成果先試先用的良好范圍,以工程應用不斷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迭代升級。謝謝!


    中國電力報記者: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3年,我國以年均3.2%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的經濟增長,同時我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了26.1%,是全球能耗強度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請問我國的用能方式相對過去發生了哪些變化?為鞏固這一良好態勢,我們還將采取哪些舉措?謝謝。


    章建華:好,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李創軍先生來回答。


    李創軍:謝謝您的提問。綠色是生態文明的底色,中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來,中國開展了一系列綠色創新行動,能源消費方式加快轉變。剛才章局長在發布辭里也有介紹,具體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能源利用更加集約高效。中國始終堅持節能優先方針,加強重點用能領域節能提效,堅決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十年來,中國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正如你所說,我們以年均3.2%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的經濟增長。


    其次,能源消費加快清潔低碳化。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十年來,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了12.1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量翻了一番多,電氣化水平提高約7個百分點。2023年,中國風光發電量超過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全社會每消費3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綠電。油品質量實現了從國三到國六標準的“三連升”,使用天然氣的人口增加了3億,達到了5.6億人;核能供暖、核能供汽等成功試點應用。


    最后,綠色用能理念加快形成。中國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推動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組織開展全國生態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推廣力度,鼓勵公眾優先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


    今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印發實施,這幾個文件從產業布局、空間格局、科技創新、政策支持等方面對重點領域綠色轉型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下一步,我們將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積極擴大綠色消費,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白皮書介紹了中國能源轉型的有關情況,我們想了解一下,中國能源轉型方面有哪些先進的經驗和做法,為全球能源轉型貢獻了哪些中國方案?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應該說,中國能源轉型面臨的主要是兩個問題,一個是保障能源安全,還有一個是加快綠色低碳發展。中國提出了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轉型取得的成效,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主要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樹立共同體的理念。提出并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走一個開放合作、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轉型之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同各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深化能源轉型合作,為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中國力量,造福人民、惠及世界。


    二是一張藍圖繪到底。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充分發揮國家戰略規劃的導向作用,制定了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五年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目標、任務、路徑,然后堅定不移地推動落實。三是注重供需協同。我們做好“一加一減”。供給側上做好非化石能源提質擴量這個“加法”,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提升新增用能需求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消費側中,我們做好節能降碳的“減法”,堅持節能是第一能源,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引導全社會使用綠色能源和實施清潔替代。


    四是先立后破、有序轉型。統籌發展與安全,在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同時加快轉型發展,我們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電力系統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有序實施對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同時,也充分發揮好傳統能源的支撐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互補。


    五是兼顧公平與效率。一方面,我們加快能源市場建設,通過市場價格信號來促進新能源投資,引導火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優化用能行為,激發社會綠色能源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我們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健全能源轉型法律制度體系,加強市場監管,優化公共服務,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了一個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確保在能源轉型中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是局部地區和個別時段存在充電擁擠的情況,請問國家能源局在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水平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萬勁松先生來回答。


    萬勁松:好,謝謝您的提問。中國高度重視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將其作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促進交通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總的來看,全國充電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已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群眾出行需要。但是正如您剛才所提到的,在局部地區和個別時段,比如節假日,有些車流量特別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會出現排隊充電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近些年來,國家能源局主要從“三個完善、兩個推動”這五個方面來開展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我們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從規劃布局、建設運營、配套電網、價格獎補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并且作出具體的工作部署。


    二是完善充電網絡。我們有個最新的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充電設施總量達到1060萬臺,有效保障了25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一線城市中心城區的公共充電服務半徑已經和加油站相當。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經具備了充電能力,形成了“十縱十橫兩環”的城際充電網絡。全國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省份將充電設施布局到了所有鄉鎮。


    三是完善標準體系。我們累計發布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相關標準106項,覆蓋了21個專業領域,產業鏈安全管控水平進一步提升。目前大功率直流充電標準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無線充電、充電漫游等領域也有突破,已經形成了與美國、歐洲、日本并列的中國充電標準體系。


    第一個推動是推動充電技術快速升級。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傳導充電、電池更換、無線充電等多條技術發展路線,直流充電功率模塊全面實現了國產化。近五年來,成本降幅達到了90%。我們率先在國際上推出充電弓、群充群控等充電方式,大功率充電技術快速普及,車網互動實現了示范應用。


    第二個推動是推動形成產業生態。目前充電站運營企業中民營企業設備規模占比超過了70%。逐步建立起以用戶為核心的充電服務體系,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充電云服務與汽車、金融、出行等行業相結合,形成了“互聯網+充電”的產業生態。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加快構建新型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要求,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助力交通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我們相信,隨著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和服務體系的不斷健全,局部地區和個別時段充電慢、充電難的現象將進一步得到緩解,廣大車主的充電體驗也會更加舒適。謝謝!


    壽小麗:時間關系,最后一個問題。


    北京青年報記者:關于非化石能源,想具體問一下核電。近年來中國發展核電的規模與速度都十分亮眼,核電技術也都擁有了完整的產業鏈。未來中國核電產業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更加綠色、高效和多元化的發展?謝謝。


    章建華: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也謝謝你對我們核電事業的關心。核電應該也是一個小眾的產品,但是核電確實是我們清潔、低碳、高效的優質能源,在電力系統是重要的基荷電源。發展核電對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個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國家的核電實際上是從80年代起步,經過40年的探索和實踐,應該說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完整核電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是我國核電發展最快的時期,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核電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裝備制造、建設運行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工程能力。


    大家可能也關注留意到,上周國務院最新核準了5個核電項目,一共是11臺機組。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大陸地區核準在運和在建的核電機組一共有102臺,總的裝機容量是11313萬千瓦。這個數在所有的國家里排在第一。當然了,目前在運的機組只有56臺,裝機容量是5808萬千瓦。已經核準的包括已經在建設過程中的機組現在有46臺,裝機容量是5505萬千瓦。所以,兩邊加起來,在運和在建加起來就是世界第一。


    近年來,我國在運核電機組保持著多發滿發的狀況,充分發揮了基荷電源的支撐作用,整個裝機現在在全國總裝機比例不到2%,但是發出的電量基本接近5%。特別是,核電已經成為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支撐電源和主力電源,在5個省核電發電總量超過了20%,就是遼寧、浙江、福建、廣東、海南,這5個省的核電發電量占比超過了20%,在電力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也作出了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戰略部署,也為新時代核電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后,我們按照中央的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最嚴標準來規劃審批、最高質量來進行工程建設、最嚴的要求運行管理、最嚴的措施來強化監管,保證平穩有序的建設節奏,積極推動核能在供熱、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綜合利用,穩步提高核電在能源和電力消費中的比重,為推動能源革命和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參與全球的核電建設,分享中國經驗,為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力量!謝謝。


    壽小麗:謝謝章建華局長,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大家再見!


    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轉型


    (2024年8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新時代中國能源轉型之路


    (一)能源轉型是必由之路


    (二)堅定不移加快能源轉型


    (三)中國能源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二、厚植能源綠色消費的底色


    (一)強化節能降碳制度約束


    (二)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提效


    (三)培育綠色能源消費新模式


    三、加快構建能源供給新體系


    (一)推動非化石能源高質量發展


    (二)促進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協同發展


    (三)提升能源系統韌性


    四、大力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


    (一)健全能源科技創新體系


    (二)加快能源轉型科技創新


    (三)打造能源產業升級新增長點


    五、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


    (一)構建公平開放、有效競爭的能源市場


    (二)加強政府引導和服務


    (三)加強能源轉型法治保障


    六、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中國為全球綠色發展提供新動能


    (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


    (三)共同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前言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但也產生資源枯竭、氣候變化、地緣政治沖突等問題。加快能源轉型發展,實現能源永續利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為世界經濟提供不竭動力,已成為各國共識。


    新中國成立75年來,能源事業加快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能源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順應全球發展大勢、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


    中國的能源轉型,立足于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的能源轉型,著眼于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形成節約高效、綠色普惠的能源消費新模式,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的能源轉型,服務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深化綠色能源國際合作,積極做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攜手各國共建可持續能源的未來。中國尊重發展中國家自主選擇符合國情的轉型路徑,以公平、公正、有序方式推進能源轉型。


    為全面介紹十年來中國能源轉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分享中國能源轉型的實踐做法,發布本白皮書。


    一、新時代中國能源轉型之路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綠色低碳、數智化、可持續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經濟發展階段、資源稟賦不同,如何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既是共同的目標,也是面臨的難題。中國提出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回答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展現了中國之治、大國擔當。


    (一)能源轉型是必由之路


    能源的開發利用,是人與自然互動的重要方面。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往往伴隨著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的變革、主體能源的更替。


    經過長期發展,中國建立了煤、油、氣、核、水、風、光等全面發展的能源供給體系,為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澎湃動力。當前,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能源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人均用能水平不高,工業化、城鎮化尚未完成,未來一段時間能源需求仍將增長;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資源環境約束長期存在。應對這些困難挑戰,根本要靠能源轉型。


    中國的能源轉型,注重加快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轉換能源發展動力,推動主體能源從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這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迫切需要;是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中國推進能源轉型,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也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必須做。


    (二)堅定不移加快能源轉型


    中國順應全球能源發展大勢,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著眼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推動能源發展方式逐步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中國的能源轉型,堅持以下理念原則:


    ——堅持人民至上。能源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提升全社會能源普遍服務水平,為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潔可靠的用能保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綠色低碳。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能源轉型是關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著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能源轉型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目標。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充分用好一克煤、一滴油、一度電,不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綠色低碳為導向,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構建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


    ——堅持立足國情。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立足國內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補足能源儲備調節短板,發揮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有效應對能源安全風險挑戰。


    ——堅持創新引領。創新是打開能源轉型之門的“金鑰匙”。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能源技術、產業、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新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成為帶動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深化能源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堅持開放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擴大能源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構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共贏新模式。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變革,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


    (三)中國能源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十年來,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中國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效支撐了美麗中國建設。


    中國能源轉型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駛入快車道。2023年,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4%,較2013年提高10.9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9.2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7億千瓦,占發電裝機總量的58.2%。清潔能源發電量約3.8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比重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左右。十年來,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中國能源含“綠”量不斷提升。


    中國能源轉型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源飯碗越端越牢,一次能源生產能力十年增長了35%,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十年來,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約39萬億元,顯著拉動了上下游產業鏈及相關產業的投資增長。一系列能源領域重大工程建成投產,建立起完備的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新能源、水電、核電、輸變電、新型儲能等領域技術創新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成長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支柱。


    中國能源轉型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十年來,能源供需保持平衡,能源價格總體平穩,14億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約500千瓦時增長到接近1000千瓦時,翻了一番,天然氣用戶達5.6億人,在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得電力”指標排名上升到第12位。能源產業全面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中央預算內總投資超千億元,帶動地方和企業加大資金投入,2015年歷史性解決全國無電人口用電問題。農村地區戶用光伏規模達到1.2億千瓦,涉及農戶超過550萬戶,每年可為農戶增收11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約200萬個。不斷滿足群眾綠色用能需求,2023年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近80%,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從不到10萬臺增加到近860萬臺。


    中國能源轉型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十年來,煤電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3克標準煤/千瓦時,先進機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水平與天然氣發電機組限值相當。2013-2023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6%。持續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國燃煤鍋爐減少80%以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基本完成平原地區冬季取暖散煤替代。能源資源實現綠色集約化開發,綠色開發技術廣泛應用,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在沙漠、戈壁、荒漠及采煤沉陷區推廣“光伏+”生態修復新模式。PM2.5平均濃度累計下降54%,重污染天數下降了83%,有效支撐了美麗中國建設。


    中國能源轉型為全球能源轉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重要貢獻。2023年中國能源轉型投資達6760億美元,是全球能源轉型投資最多的國家。十年來,中國向全球提供優質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推動新能源技術快速迭代,有力促進全球風電、光伏成本大幅下降。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合作,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核電、水電、新能源等一大批標志性項目接連建成投產,2023年出口風電光伏產品助力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8.1億噸。中國新能源產業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厚植能源綠色消費的底色


    綠色是生態文明的底色。中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方式轉型,著力轉變對能源資源的路徑依賴,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一)強化節能降碳制度約束


    始終堅持節能優先方針,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在轉變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


    用好能耗雙控指揮棒。實施能耗雙控是中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中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將能耗強度下降作為約束性指標,并推動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十年來,中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節能降碳技術和產業,全面提高能源效率,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億噸。


    構建立體化節能管理體系。深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節能監察等制度體系,明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管理要求,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提升各主體節能提效內生動力。發揮稅收、金融等政策杠桿作用,引導全社會加大節能提效投入力度。


    創新市場化節能方式。強化能效標準標識管理制度,不斷推動節能領域標準制修訂,以標準引領各環節各領域節能提效。截至2023年底,共計發布能耗限額、產品能效等國家標準335項,能效標識覆蓋5大用能領域44類用能產品。積極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機制,推廣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2023年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


    (二)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提效


    節能提效要啃“硬骨頭”。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作為全社會能源消耗的主體,是節能提效工作的“基本盤”。通過全面實施節能標準、推廣先進能效產品、淘汰落后產能,重點領域能效水平持續提升。


    深挖工業領域節能潛力。工業企業是節能提效的重中之重,持續推動工業領域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技術改造,積極推動生產工藝革新、流程再造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組織重點企業提升用能精細化管理水平。十年來,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36%,鋼鐵、電解鋁、水泥、玻璃等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平均降幅達9%以上。


    image.png


    推廣綠色節能建筑。中國正處于全球規模最大的城鎮化進程中,為避免形成高碳鎖定效應,中國強化新建建筑節能標準要求,穩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加快發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截至2023年底,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達326.8億平方米,節能建筑占城鎮既有建筑面積比例超過64%,較2013年提升了近30個百分點,累計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超過4370萬平方米。


    全方位構建清潔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物流、出行需求不斷增加,交通用能還將持續增長。中國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提高鐵路、水路在綜合運輸中的承運比重。深入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構建完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在城市客運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車輛。機動車排放標準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基本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汽車。運輸能耗強度不斷下降,2023年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較2013年下降約19%。大力發展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完善加氫、加氣站點布局及服務設施。截至2023年底,累計建成充電基礎設施近860萬臺,加氫站超過450座。


    image.png


    建設節約型公共機構。制定《公共機構節能條例》,積極開展節約型機關、節約型公共機構創建活動,推廣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推動公共機構終端用能電氣化,倡導綠色辦公、綠色出行,優先采購綠色節能產品。截至2023年底,90%縣級及以上機關單位建成節約型機關,創建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5114家。2023年全國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較2013年下降20.4%。


    (三)培育綠色能源消費新模式


    中國積極引導全社會優先使用綠色能源,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推動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


    促進可再生能源消費。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制度,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設定年度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目標,并監測評價其完成情況。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將綠色電力證書作為用能單位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和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將綠電消費作為評價、認證和標識綠色產品的重要依據和內容,鼓勵全社會優先使用綠色能源和采購綠色產品服務,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形成低碳零碳的能源消費模式。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3年杭州亞運會均實現100%使用綠色電力。


    促進終端用能電氣化低碳化。工業領域以生產加熱、烘干、蒸汽供應等環節為重點,實施高溫熱泵、電加熱等電能替代,推動化工、冶金領域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應用。建筑領域廣泛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電炊事等,積極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動以電力、天然氣、生物質、地熱、工業余熱等清潔低碳能源替代燃煤供暖,2023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近80%。交通運輸領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提升鐵路電氣化水平,推行船舶、飛機靠港使用岸電。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040萬輛,全國鐵路電氣化比例達73.8%。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28%,十年來電氣化水平提升約7個百分點。


    image.png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節能降碳是一場貫穿整個社會的全民行動。中國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推動全民持續提升節約意識。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推廣力度,組織開展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全面普及節能理念和節能知識。鼓勵公眾綠色出行,優先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組織109個城市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其中考核達標城市97個,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


    三、加快構建能源供給新體系


    中國立足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把握好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調平衡,在保障能源可靠供應的同時推動能源轉型。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能力,發揮化石能源支撐調節作用,加快構建多元清潔、安全韌性的能源供給新體系。


    (一)推動非化石能源高質量發展


    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綠色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推動風電、光伏發電躍升發展。中國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風電、光伏發電成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以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規劃建設4.5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累計裝機規模達3728萬千瓦。積極推進分布式新能源發展,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推廣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牧光互補等“光伏+農業”新模式,打開了農村新能源發展的廣闊空間。截至2023年底,中國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分別達4.41億千瓦、6.09億千瓦,合計較10年前增長了10倍。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2.5億千瓦,占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40%以上。


    image.png


    image.png


    因地制宜開發水電。科學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和大型水電站升級改造。截至2023年底,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3.7億千瓦。穩步推進小水電綠色改造和現代化提升,截至2023年底,近4000座小水電完成改造升級,生態綜合效益顯著提升。


    image.png


    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核電是優質高效的清潔能源。中國始終將核安全作為核電發展的生命線,堅持采用最先進的技術、最嚴格的標準發展核電,在運核電機組長期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代表“中國名片”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批機組陸續投運,“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正在建設,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電站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成投運。核能清潔供暖、供熱等綜合利用取得突破,核能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截至2023年底,在運核電裝機容量5691萬千瓦,是2013年底的3.9倍;在運在建總裝機容量10033萬千瓦。


    推動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發展。因地制宜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利用,穩步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沼氣發電和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截至2023年底,生物質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414萬千瓦。因地制宜推廣生物質能清潔取暖,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等發展生物天然氣。有序推廣應用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潔液體燃料。中深層地熱開發取得新突破,建成一批以地熱能為主的集中供暖項目。海洋能規模化利用取得積極進展。


    (二)促進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協同發展


    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是互補、替代關系,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同時,也要發揮好傳統能源支撐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協同發展。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建立煤礦綠色發展長效機制,建設安全智能綠色現代化煤礦,實施礦區綜合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十年來,全國原煤入洗率、礦井水綜合利用率、土地復墾率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加強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和安全利用,瓦斯抽采利用對安全生產、資源利用、生態環保的綜合效益不斷顯現。十年來,累計淘汰煤電落后產能超過1億千瓦。積極推進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截至2023年底,95%以上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50%以上煤電機組具備深度調峰能力,電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超過90%。


    image.png


    推動油氣綠色轉型發展。原油年產量穩定在2億噸左右,天然氣年產量連續七年增長超百億立方米。推動綠色油氣田建設,大力推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建設“近零”排放油氣田示范區。推進石油煉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可再生能源制氫、二氧化碳加氫制備化工產品等研發應用。科學規劃、整體有序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分階段實現從國Ⅲ到國Ⅵ的“三連升”,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用不到10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近30年的成品油質量升級之路。


    image.png


    推動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協同發展。推動傳統能源產業向綜合能源系統轉型,在資源富集地穩步實施風光水(儲)一體化、風光火(儲)一體化建設。在煤礦工業場地、采煤沉陷區、電廠閑置空地、油氣礦區等區域建設新能源發電項目,通過開發海上風電為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為傳統能源生產開發、加工轉換提供清潔用能。探索氫能管道輸送,在傳統加油站、加氣站建設油氣電氫一體化綜合交通能源服務站。


    image.png


    (三)提升能源系統韌性


    隨著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和電力負荷特性變化,能源電力系統運行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亟須增強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不斷提升能源系統安全運行和抵御風險能力。


    加強能源管網互聯互通。為加強資源優化配置,中國加快建設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的能源網絡基礎設施,提升能源大范圍遠距離輸送能力。形成“西電東送”北、中、南三大通道的跨省跨區輸電格局,輸電能力約3億千瓦,建成20條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不斷完善區域電網主網架,形成以若干區域電網為主體、區域間有效互聯的電網格局。基本形成油氣“全國一張網”,油氣資源優化配置和互濟互保水平顯著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國長輸油氣管網總里程約19萬公里,其中原油管道3.3萬公里、成品油管道3.3萬公里、天然氣管道12.4萬公里。


    image.png


    提升能源儲備應急能力。進一步健全以企業儲備為主體、政府儲備為補充、產品儲備與產能儲備有機結合的煤炭儲備體系。逐步形成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戰略儲備與商業儲備并舉的石油儲備體系。加快構建地方政府、供氣企業、管輸企業、城鎮燃氣企業各負其責的多層次天然氣儲氣調峰體系。十年來,中國天然氣儲氣能力實現翻番式增長。加強能源應急能力建設,建立預測預警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完善演練制度和應急調度機制,增強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防范能力。


    提升能源系統調節能力。深入實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合理布局天然氣調峰電站,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推進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截至2023年底,具備靈活調節能力的火電裝機容量近7億千瓦,抽水蓄能裝機容量5094萬千瓦,新型儲能規模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強化網間互補互濟能力,挖掘可調節負荷、車網互動等需求側響應能力。


    image.png


    四、大力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


    隨著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快速推進,“技術就是資源”的趨勢愈加明顯。科技創新是加快能源轉型、發展能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鞏固延伸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推進能源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能源含“新”量。


    (一)健全能源科技創新體系


    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強能源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


    加強能源科技協同創新。圍繞核電、油氣等國家重大專項,先進可再生能源技術、儲能和智能電網、氫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研發計劃,制定實施能源科技創新規劃,強化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建立健全能源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局研發創新平臺,依托重大能源工程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健全央地、政企、校企、院所等協同聯動的能源重大技術裝備攻關示范新模式。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強化能源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實行能源領域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有效激發研發主體創新活力。完善能源技術裝備首臺(套)支持政策,推進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支持創新型企業成長為創新發源地,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促進企業創新創業潛能充分釋放。


    (二)加快能源轉型科技創新


    瞄準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關鍵領域和重大需求,加強科技攻關,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及產業,推動傳統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發展。


    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技術。建成完備的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集成制造體系,高效晶體硅、鈣鈦礦等光伏電池技術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量產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5%。陸上風電機組最大單機容量突破10兆瓦,單機18兆瓦的海上風電機組順利下線。水電設計、施工、設備制造全產業鏈體系全球領先,世界最大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電機組已在白鶴灘水電站投運。全面掌握“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玲龍一號”小型壓水堆示范工程開工建設。智能電網技術處于世界前列,建成柔性直流輸電等標志性工程。新型儲能和氫能技術加快發展。


    image.png


    提升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煤電行業推廣應用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深度調峰技術等,環保和能效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油氣領域二氧化碳驅油、水平鉆井和頁巖氣開發等先進油氣勘探開采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深海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取得顯著進步,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投運,推動油氣行業綠色轉型升級。


    (三)打造能源產業升級新增長點


    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大力推進智慧電廠、智能油氣田、智能化煤礦建設,提升企業決策智能化水平、經營效益和服務質量。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全鏈條各類主體信息共享,實現全景可感知、全局可控制、主配電網有效協同、各類電源實時調控,提升電力資源配置效率和系統安全運行水平。終端用能環節加快構建數字能源生態,建設智慧能源城市、智能社區(園區),提高用能系統協同調控及智能化水平,催生智慧用能新模式,以數字經濟助推綠色消費升級。


    image.png


    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優化整合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構建源網荷儲高度融合、協同互動的供給新形態。結合工業、交通、建筑等典型應用場景,因地制宜建設智能微電網,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推進虛擬電廠建設,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推廣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地熱、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余熱利用等綜合能源服務新模式,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image.png


    五、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


    能源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推進能源治理現代化,加快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中國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規劃引領、法治保障等多種手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構建公平開放、有效競爭的能源市場


    深入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加快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強化統一大市場建設,打通能源市場“梗阻”,推動市場高效暢通運行,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持續深化能源市場化改革。電網統購統銷局面基本打破,發電和售電環節全面引入市場競爭,配電環節引入社會資本投資,綜合能源服務商、虛擬電廠、新型儲能企業等新型主體蓬勃發展。民營企業成為新能源產業的主要力量,中國風電整機制造企業中民營企業約占60%,光伏設備制造企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油氣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組建國家管網公司,逐步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


    image.png


    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省、區域、省間交易高效協同,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交易有機銜接。組建電力交易中心、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和煤炭交易中心,搭建公開透明、功能完善的能源交易平臺。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由2016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61.4%,2023年風電光伏市場化交易電量占風電光伏總發電量的47%,有力促進了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image.png


    完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深化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有序推動各類電源參與市場,不斷完善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體系,全面放開工商業銷售電價。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推動煤電由基礎性電源向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轉變。出臺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完善分時電價政策,引導用戶削峰填谷、錯峰用電。構建起以“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激勵約束并重的自然壟斷環節價格監管體系。健全靈活反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和國內供需形勢變化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序推進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


    (二)加強政府引導和服務


    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稅、投融資等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加強市場監管,優化公共服務,確保在能源轉型中實現效率和公平有機統一。


    強化規劃引領。實施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制定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五年規劃以及可再生能源發展等系列專項規劃,對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進行總體部署,發揮規劃對能源轉型、重大能源項目布局、公共資源配置、社會資本投向的導向作用。加強能源與生態環保、國土空間等領域規劃銜接,強化綠色低碳轉型的要素保障。


    加強政策支持。適應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健全清潔能源相關標準體系。制定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根據目錄制定完善產業支持政策。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對清潔低碳能源項目支持力度。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下加大綠色貸款投放,支持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優化清潔低碳能源項目核準和備案流程,簡化分布式能源投資項目管理程序。


    image.png


    提升監管效能。健全能源領域自然壟斷環節監管制度,推動電網、油氣管網設施向第三方無歧視公平開放。持續對市場交易、價格機制、信息披露等加強監管,及時糾正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確保市場規則有效執行。加強能源重大規劃、政策、項目落實情況監管,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調節性電源建設運營、農村電網鞏固提升等方面監管力度。創新能源監管方式,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廣“互聯網+”監管。建立健全大電網安全風險管控、電力應急、大壩安全、網絡安全風險管控等電力安全監管體系,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三)加強能源轉型法治保障


    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提升能源治理法治化水平。


    健全法律制度體系。中國建立了以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為基礎,以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為重要支撐的能源轉型法律制度體系。推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加快制定能源法,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電力法,進一步健全促進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規制度體系,強化節約用能、提升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促進綠色能源消費等激勵約束制度。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將法治貫穿于能源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的制定實施和監督管理全過程。在能源領域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化行政復議制度改革,優化行政復議受理程序、證據規則、審理模式,依法保障企業和人民群眾在能源生產和消費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深入開展能源法治宣傳教育,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促進全社會自覺履行綠色消費義務。


    加強能源司法服務。全方位完善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司法服務舉措,以公正司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全國共有2800個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組織,專門審理與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相關的案件。發布相關司法解釋和指導意見,明確法院在審理能源轉型相關案件中的法律適用和裁判規則指引。


    六、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維護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面對的共同挑戰,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全球共同機遇。中國在持續推進自身能源轉型的同時,積極做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貢獻者,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與各國共謀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為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力量。


    (一)中國為全球綠色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國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廣泛開展能源國際合作,為全球綠色發展注入“中國動力”。


    中國能源綠色發展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引擎。2013年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均占全世界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的40%以上,2023年新增裝機占全世界新增裝機的一半以上。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報告指出,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大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至2023年,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13.6%增長至18.5%,其中,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量的貢獻率為45.2%。


    image.png


    中國新能源產業為全球提供綠色動力。中國依托持續的技術創新、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充分的市場競爭、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實現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為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增進人類福祉作出了貢獻。中國生產的光伏組件和風電裝備為可再生能源在越來越多國家廣泛經濟利用創造了條件。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10年間,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了60%和80%,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于中國的貢獻。


    中國擴大開放為深化清潔能源國際合作創造新機遇。中國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積極促進能源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外資企業共享中國能源轉型紅利提供機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除核電站以外的能源領域外商投資準入已全面放開。出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加大對清潔能源等領域外商投資的政策支持力度。通用電氣、碧辟、西門子等跨國公司在中國能源投資規模穩步增加,法國電力集團海上風電項目、上海特斯拉電動汽車制造項目、南京LG新能源電池項目等外資項目相繼在中國落地。


    (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


    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目標,同各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持續深化能源轉型合作,將“綠色”打造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底色,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


    持續推動“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中國發布《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積極拓展綠色能源領域合作。2021年,中國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綠色低碳能源已成為中國在共建國家能源合作重點。中國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一大批標志性能源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有效解決了所在國用電難、用電貴等問題,為所在國提供了清潔、安全、可靠的能源供應方案。


    image.png


    共同打造高水平能源合作平臺。中國倡導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成員國已達到33個,覆蓋亞洲、非洲等六大洲。推動中國-東盟、中國-阿盟、中國-非盟、中國-中東歐、中國-中亞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等6大區域能源合作平臺落地見效。成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部長會議機制。聚焦能源安全、能源轉型、能源可及和能源可持續發展議題,為全球能源治理變革貢獻中國方案。


    (三)共同促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國際形勢趨于復雜,各種形式的綠色壁壘增多,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困難增大。面對新情況新變化,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愿同世界各國共同完善清潔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共享知識和經驗,攜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不懈努力。


    ——共同深化能源轉型務實合作。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積極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中國致力于推動完善能源領域雙多邊合作機制,加強能源轉型政策和經驗交流,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以綠色能源點亮美麗世界。中國反對泛化國家安全,以各種名目限制正常的國際發展合作。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面向更廣闊的領域,共同探索造福人類的新型能源,共創可持續的能源未來。


    ——共同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中國始終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反對各種形式的“脫鉤斷鏈”“小院高墻”,致力于維護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中國愿與各國加強對話溝通,共同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共同構筑安全穩定、暢通高效、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能源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大國更應著眼于地球和人類的未來,以負責任的態度保障全球能源安全、促進綠色發展、維護市場秩序,彰顯大國責任與擔當。


    ——共同提升全球能源可及性。消除貧困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保障電力等能源供應是欠發達地區消除貧困、減少差距的基礎條件。中國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徹底消除了絕對貧困。中國愿與各國一道采取實際行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幫助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支持有關國家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等清潔電力,實現“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發展目標。


    ——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堅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宣示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用實際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中國將攜手各國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落實《巴黎協定》目標任務,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發達國家應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部署可再生能源的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應對能源供應安全和綠色低碳轉型雙重挑戰,共同邁向更加綠色、包容、可持續的未來。


    結束語


    回首十年,中國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的能源轉型之路,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能源轉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穩中求進、久久為功。


    中國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能源綠色生產和消費方式廣泛形成,非化石能源加速向主體能源邁進,新型電力系統為能源轉型提供堅強支撐,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全面建成,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成為主體能源,支撐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


    地球是人類共同家園,一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清潔美麗世界是地球村民共同的期盼。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加快全球能源轉型步伐,這場綠色革命關乎每個人的福祉,關乎子孫后代,各國應攜起手來,共同呵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中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商能源合作大計,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清潔美麗地球家園。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扒开双腿女人爽视频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黄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免费v片在线观看无遮挡| 日本在线|中文| 波多野结衣痴汉电车| fabu14.xyz|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韩国理论片中文字幕版电影| 帅哥我要补个胎小说|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品视觉盛宴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yy6080新视觉旧里番高清资源|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小小视频最新免费观看| 麻豆国产AV丝袜白领传媒| 14萝自慰专用网站| 任你躁欧美一级在线精品| 国产高清一级片| 三年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 69tang在线观看| 女扒开尿口让男桶30分钟|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日本黄色片|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堂|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www卡一卡二卡三| 欧美黑人巨大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