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消息,日前,寶色股份發布了2023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其中指出:2024年,公司將持續鞏固化工、新能源領域業務的競爭優勢,提高項目獲取能力,聚焦公司在PTA、PDH、醋酸、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以及動力電池、光伏多晶硅、光熱發電、地熱發電等資源和實力到位的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客戶,把市場做深做透,多拿項目,拿好項目,提高在上述優勢業務領域的成套裝備提供能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同時守正創新,大力拓展清潔能源、環保工程等領域裝備業務,加快產品技術向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升級,進一步促進公司產品結構、應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以進促穩的能力。
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市場占有率下降的風險。公司要大力拓展新市場,豐富產品結構,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依托深耕化工裝備制造領域近三十年扎實的產業基礎和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的先發優勢,在原有主導業務的基礎上,大力開發光熱發電、氫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水淡化、海洋資源開采及艦船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相關業務,形成更多領域的主導優勢產品,新增或增強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寶色股份(300402)2023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一)所處行業基本情況、發展階段
公司所處行業為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主要是指特材壓力容器及與之相配套的特材管道、管件等的研發與制造,是新材料業與先進制造業緊密結合形成的新興行業,屬于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細分領域,具有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和技術含量高等特點,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能源、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軍工國防建設領域,是上述各行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關鍵設備,特材非標裝備制造行業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升級為國家發展上述行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種金屬材料在我國壓力容器制造行業中的應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特材壓力容器行業的飛速發展始于2004年。在國家一系列宏觀政策及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石油化工、冶金、電力、能源、海洋工程等下游行業迅猛發展的推動下,我國金屬壓力容器行業在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市場規模等眾多方面實現了快速提升,大部分大型、重型壓力容器裝備已不再依賴進口,部分技術難度高、制造工藝復雜的關鍵高端核心設備已經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成功實現了國產化,其中有些產品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進入國際市場。從我國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不管從數量上,還是從能力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金屬壓力容器制造業的大國,行業規模效益明顯,先進制造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新產品研發能力快速提升,國際化發展日漸成熟,發展前景廣闊。但行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相對不足,缺乏高端產品設計能力,工藝技術與裝備技術開發脫節,技術水平參差,為客戶提供成套服務能力不足等,制約著我國壓力容器在國際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其中特材壓力容器行業由于特種金屬材料成型、焊接、檢驗檢測等工藝技術含量高,對制造技術、設備能力及工藝裝備水平有很高要求,現階段,國內具有自主研發實力、實現生產規模化,工藝和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標準,具備國際競爭力、能將高質量的產品銷往海外優質客戶的高端特材非標裝備制造企業并不多。
近年來,伴隨低碳經濟與節能減排的發展,現代化工、能源等行業面臨著腐蝕性越來越強的生產環境,由于各種有色金屬具有優異的機械特性和良好的耐腐蝕性,以鈦及鈦合金、鎳及鎳合金為代表的有色金屬材料大力推廣應用,國內金屬壓力容器市場也呈現普通碳鋼材料制品占比逐步下降,有色金屬及復合材料金屬制品占比逐步上升的特征。同時隨著國家安全、環保產業政策的相繼實施,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升級,對下游能源、化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出了新要求,倒逼上游壓力容器設備供應商在產品設計、工藝、低碳環保等方面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下游的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壓力容器制造業向大型化、安全可靠、高效節能、低碳環保、模塊化、業務一體化等方向發展,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迎來關鍵戰略機遇期,特材壓力容器行業正積極響應國家高效節能、低碳環保等政策,處在向中高端邁進的關鍵時期。
(二)所處行業的周期性特點
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主要為能源、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環保、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艦船等國民經濟關鍵領域提供關鍵裝備,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產業,行業市場需求與上述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而上述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受國民經濟和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因此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受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等影響呈現總體需求變化。
當前,隨著化工、能源等國民經濟重點產業的轉型升級,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國家對清潔能源、環保、航空航天、艦船及海洋工程等戰略性新興行業的培育發展,以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等,為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同時對特材非標壓力容器產品的高效節能、綠色環保、智能化、模塊化,對裝備制造企業的服務化、業務一體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此趨勢下,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亟需轉型升級,具有資金技術、市場規模、品牌實力的頭部企業將充分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大力拓展服務領域,研發高技術、新產品,不斷完善產品布局,市場份額進一步攀升,在行業劇烈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行業集中度有望不斷提升。
(三)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
公司是我國特材非標裝備制造領域的開拓者和技術發展引領者,經過近30年的技術積淀和市場積累,“BAOSE”在業內樹立了響亮的品牌,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特材非標裝備制造領域內涉及特種材料品種全面、應用面廣泛、具備領先技術水平和一定產業規模的頭部企業。公司在化工裝備制造領域占據穩定的市場地位,制造的多項大型特材化工核心裝備均為國內首制,實現了我國在特材裝備制造領域多項“零的突破”,承接的多項世界級大型PTA、MMA、PDH、大煉化項目等成套設備的制造,刷新了我國乃至世界大型特材非標裝備制造記錄;近年來,憑借強勁的技術、裝備實力和優秀的品牌形象,公司在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獲得了大力發展,研制的大型高壓反應釜設備打破了行業壟斷,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材料和光伏多晶硅核心生產裝置生產能力的專業制造廠商。公司在高端大型、重型特材裝備制造方面,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實力位列行業第一梯隊。公司產品在大型化、特材化、精品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高端化、國際化、差異化,為特材非標裝備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促進了全球化工、能源等產業的轉型升級。此外,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擁有艦船裝備板塊業務優勢。
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及其用途、經營模式等內容
1、主營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主要從事鈦、鎳、鋯、鉭、銅等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高級不銹鋼和金屬復合材料等特種材料非標壓力容器裝備的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服務與技術咨
詢,以及有色金屬焊接壓力管道、管件的制造和安裝。產品主要應用于具有防腐蝕、耐高壓、耐高溫裝備需求的行業。
2、主要產品及其用途
公司產品為高端大型特材非標設備,主要包括換熱器、塔器、反應器等壓力容器及管道管件等,用于完成化工、能源、冶金、電力、環保、海洋工程及艦船等行業項目的反應、傳質、傳熱、分離和儲存等生產工藝過程,是上述行業生產裝置的核心配套設備。
超大型PTA裝置的反應器、冷凝器、塔器及配套的特材管道管件等核心設備;
大型PDH(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的換熱器、反應器等核心設備;
煉油裝置的塔器設備及化工裝置的預熱器、冷凝器、反應器等核心設備;
醋酸裝置的塔器、反應器等核心設備;
丙烯酸、MMA裝置的反應器等關鍵核心設備;
ABS樹脂、高性能樹脂等新材料項目的核心反應釜、預熱器、一體式高溫氯化反應器精餾塔等核心設備;
醫藥、農藥、日化等精細化工裝置的有關設備;
煤化工行業的換熱器、反應器、分離器等設備。
礦業冶金行業工業裝置的真空蒸發器、換熱器等設備。
新能源領域:
動力電池相關原材料生產裝置的高壓反應釜、預熱器、閃蒸槽;
光伏產業多晶硅冷氫化系統反應器、換熱器;
光熱發電項目的SGS蒸汽發生裝置(蒸發器、預熱器、過熱器、再熱器);
地熱發電項目的換熱器等設備。
綠色環保領域:
工業污水處理裝置的廢水換熱器、反應器、冷卻器等設備,以及撬裝模塊等。
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
艦船用大型結構件、大型容器;
深潛器附屬裝備;
深海用高強度鈦合金大型耐壓結構件等。
航空航天相關配套領域:
航空發動機高溫高壓燃燒室試驗器高溫鎳基合金焊接設備及管道等組件。
3、經營模式
由于公司產品為非標設備,主要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定制,所以公司主要采用“訂單式生產”的經營模式,即根據客戶的訂單要求進行圖紙工藝設計、原材料采購、產品制造等,最終將產品交付用戶。
具體情況如下:
(1)銷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銷售的模式銷售產品,產品制造完成后由營銷項目部牽頭負責組織將產品發往客戶指定現場,并負責跟蹤后期的售后服務。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通過主動搜集、針對性走訪、相關客戶邀標等形式獲取市場信息,并采取公平競標的方式獲得產品制造合同訂單。經過多年的積累與發展,公司與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大型工程公司、設計院和化工企業集團、新能源產業頭部企業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銷售區域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同時有很多產品已銷往國際市場。
由于公司銷售合同對應的項目周期通常較長,銷售結算一般采用“預收款、進度款、發貨款、質保金”形式進行,具體收款進度受產品類別、客戶性質等因素影響存在一定差異,通常與客戶協商確定。
(2)定價模式
為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通常具備定制化特點,在市場上難以取得完全相同產品的參考價格。因此,公司一般采用成本加成法的定價模式,即先進行產品成本費用核算,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設計、制造、包裝運輸、稅金等;在此基礎上結合歷史同類產品價格、結算條件、競爭情況、公司品牌及優勢、談判或投標結果等綜合因素附加合理利潤,確定產品最終價格。
(3)采購模式
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鈦、鋯、鎳等板材及其復合板、不銹鋼,以及管材和鍛件等,由于產品屬于訂單式生產,因此公司通常采用“以銷訂購”的采購模式采購原材料。采購工作主要由物流中心統一負責,根據生產計劃、設計技術工藝報料、庫存情況確定采購需求,制定采購計劃。通過招標、比價、洽談等方式向相關廠商及經銷商采購。公司對供應商的遴選采取合格供應商評價制度,通常向通過公司年度評價并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的供應商進行招標采購。對于不能采用招標方式采購的,通過比價、洽談確定最終的采購價格和采購對象。公司從事特材非標壓力容器設備制造生產多年,與各主要供應商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原材料供應充足、渠道暢通。
(4)設計模式
公司與客戶簽訂的合同中包括技術協議,技術協議規定了具體的設計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公司自行設計,公司根據客戶條件圖、合同及技術協議、具體工況條件和工藝參數,在滿足國內或國外有關安全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下,按公司質保體系進行設計、校核、審核、審批,國標類設計總圖需加蓋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簽發認證的公司壓力容器設計專用章后生效,并根據合同要求經用戶確認后進入生產制造流程;ASME類設計圖需經ASME授權檢驗師AI審簽,并加蓋U/U2鋼印標識后用于生產制造;二是由客戶提供的外來設計圖紙的原圖審查設計,公司根據制造具體情況,經工藝性審圖對不符合標準規范要求或無法滿足制造工藝要求的部分提出設計變更申請或設計澄清單,經設計單位或客戶審批確認后進入生產制造流程。
(5)生產模式
公司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營銷公司負責營銷訂貨,技術部門負責設計、轉化圖紙和編制工藝,生產部根據合同約定的產品交期和產品質量技術要求統一策劃、組織、安排生產,產品制造完成須經總檢合格后入庫。公司產品的生產周期一般為6-12個月。為節約投資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及滿足產能需要,公司對于部分非核心、低附加值的部件或工序采取外協加工的模式。另外,公司也會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和公司的生產條件,對某些大型設備采取現場制造的生產模式。
(二)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市場地位、競爭優勢與劣勢、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業績變化是否符合行業發展狀況等情況
1、公司產品市場地位、競爭優勢與劣勢等情況
公司多年來始終專注于特材壓力容器及配套管道管件的研發、設計與制造,技術水平行業領先,是我國特材非標裝備制造領域的開拓者和技術發展引領者,為促進我國化工行業和特材非標裝備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公司生產的多項大型特材化工設備均為國內首制,實現了我國在特材裝備制造領域多項“零的突破”,如國內250萬/年噸PTA項目首套采用英威達工藝包研制的氧化反應器、首套采用BP工藝包研制的第二脫水塔、全球最大的鈦鋼復合板塔器、5萬噸/年MMA項目氧化反應器、45萬噸/年PDH裝置全套脫氫和再生單元核心設備、70萬噸/年醋酸項目核心設備純鋯材醋酸水分離塔和鋯鋼復合板醋酸反應器、電站項目鈦材冷凝器等;在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自主研制了鎳基合金冷氫化反應器,研制的6萬噸/年鎳金屬量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大型高壓反應釜設備打破了行業壟斷,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光伏多晶硅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材料核心生產裝置生產能力的專業制造廠商。上述一批批高端大型成套核心設備的成功研制與交付,不斷刷新著我國乃至世界大型特材非標裝備制造記錄,當屬國之重器,代表著我國在化工、新能源等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領域的領先制造水平。
此外,公司突破行業壁壘,取得了完善的相關資質,成功躋身到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行列。經過近幾年的市場開拓和技術研發,公司已與國內相關艦船裝備制造集團下屬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如中國船舶集團相關院所、大連造船集團等一批知名艦船裝備研究院所、艦船制造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承擔科研項目、自行組織技術攻關等方式,完成了艦船用大型結構件、容器和管道管件、深潛器附屬裝備、深海用高強度鈦合金大型耐壓結構件等艦船及海洋工程用鈦合金關鍵部件的研制任務,相關產品獲得了國家相關方的高度認可。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在行業內已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訂單持續增長,銷售規模持續擴大,產能處于飽和狀態,隨著下游客戶設備需求不斷趨于大型化、高效節能化、綠色化、模塊化,亟需公司擴大產能規模和產業技術升級。
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需求,擴大產業規模,解決產能瓶頸,延伸公司產業鏈,完善產業布局,推動技術升級以及經營模式的轉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做優做強做大,公司于2023年7月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項目,募集資金總額7.2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用于實施寶色(南通)高端特材裝備智能制造項目、寶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寶色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提質擴能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與償還債務。
2、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業績變化是否符合行業發展狀況等情況
(1)政策和行業驅動因素
特材非標裝備制造行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高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脊梁,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實現我國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必經之路。為大力培育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國務院、國家發改委、政府主管部門等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產業規劃和政策,如《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中國制造2025》《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發布<高能耗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戰略綱要》《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指導意見》《國家深遠海科學與技術創新專項規劃(2021-2030年)》等,除產業政策外,政府還出臺了包括財稅政策、金融支持、技術創新和研發資金支持和競爭導向等系列支持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升級、產品改進和品質提升,良好的政策環境有力推動和確保了特材非標裝備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當前我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的內需潛力將進一步被激活,化工和能源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龐大的內需市場將長期有效拉動能源化工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同時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實施和對安全、環保要求的持續升級,下游的能源和化工等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換代加快,對壓力容器裝備性能和品質要求不斷提高,給壓力容器裝備制造業帶來更多機遇,促進壓力容器裝備制造廠商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質量提升,帶動了高端大型特材壓力容器裝備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同時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新能源、核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資源以及環保、海洋工程等戰略性新興行業發展迅速,相應對特材壓力容器裝備的市場需求明顯增長,為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市場多元化持續增長注入新動力(300152),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和發展潛力。上述因素為高端特材非標裝備制造頭部企業帶來寶貴的市場發展機遇。
(2)公司自身因素
1)市場驅動
報告期內,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化工、新能源等領域在持續高增長后,行業發展出現不確定性,公司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趨勢變化,聚焦公司在PTA、醋酸、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以及動力電池、光伏多晶硅等優勢產品應用領域,持續深耕內貿市場、大力開拓海外市場、重點培育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營銷訂貨持續增長,產品結構優化均衡。
2)管理驅動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強化生產管控和內部管理,全力以赴確保經營目標,不斷提升盈利能力。推進非標產品制造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統籌規劃資源,時刻關注生產整體進度,提前識別瓶頸,動態調整相關制造環節,合理借助外部資源,保證生產過程的通暢和高效;創新生產任務分配模式,將產值考核轉向過程進度控制和產品質量考核;持續加強原材料采購成本管控,努力壓減材料庫存占用,持續利用招標降低采購、外協外包、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等重點環節的成本;狠抓應收賬款下降工作,嚴格控制“兩金”占用。
3)技術創新驅動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技術研發創新,持續強化科技管理,不斷增強公司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核心競爭力。持續開展新材料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研發與創新,新立項研發項目20項,投入研發費用7,151.17萬元,占全年營業收入的4.19%;持續研發高端新型材料裝備焊接技術,不斷優化數字化焊接系統,提高公司焊接智能化;獲得有關省市級科研項目申報獎勵,多個研發平臺年度績效評價獲優,有效維護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為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加計抵減提供保障。
公司經營業績保持穩定,符合行業發展狀況。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團隊保持穩定,經營方式、盈利模式沒有發生重要變化,也沒有發生因設備或技術升級換代、核心技術人員辭職、特許經營權喪失等導致公司核心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同時報告期內,公司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公司核心競爭力主要如下:
1、市場優勢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形成了以國內市場、國際市場、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三大市場為主的市場布局,以及以化工裝備、能源裝備為主的產品結構,產品應用領域涵蓋石油化工、化工、新能源、電力、環保、航空、海洋等國民經濟基礎和支柱性產業領域。國內市場建立了以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華東地區,內蒙古、新疆、寧夏等西北地區為主,遍布全國大部分區域的營銷市場網絡,開拓了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印尼、智利等美洲、歐洲、東南亞、中東國際市場,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將高品質的產品銷往海外優質客戶的特材裝備制造企業。公司與中石化、浙石化、逸盛、華誼集團(600623)、獨山能源、盛虹集團、萬華化學(600309)、華友鈷業(603799)、利華益、內蒙古大全、東方希望、昆侖工程、天辰工程、華陸工程、以及西門子能源公司、SQM公司、Alpek公司、TR公司、俄羅斯西布爾公司、沃利工程公司、奧瑪特科技、瑞士博特、拜耳、贏創化學、安德里茨、克瓦納、維美德等國內外眾多行業龍頭企業及知名工程總包商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多次被評為優秀供應商,優質的客戶資源和其所帶來的品牌效應促進了企業形象的提升,“BAOSE”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市場聲譽和品牌形象。
公司擁有完善的業務資質,在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領域,與國內相關艦船裝備制造集團下屬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如中國船舶集團相關院所、大連造船集團等一批知名艦船裝備研究院所、艦船制造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開發了艦船用大型結構件、艦船用大型容器、深潛器附屬裝備,以及深海用高強度鈦合金大型耐壓結構件等產品,成為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是區別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獨特優勢。
2、技術優勢
公司產品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材料的應用上,如鈦材、鎳材、鋯材、新型合金材料等特種材料,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將特種材料、新材料等先進材料與先進制造技術緊密結合生產制造高端裝備。經過30年的發展積淀,公司積累了大量特材非標裝備在整體方案設計、機械加工、成型、焊接、無損檢測、熱處理、現場檢修等方面的經驗數據,掌握了豐富的、獨有的高端大型、重型裝備關鍵制造技術,對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控制等都能夠較好把握。
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鈦制、鋯制等壓力容器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擁有專業的研發機構和團隊,專注于特材非標裝備的設計開發與工藝研究,以及新材料的成型、焊接、表面處理等工藝與性能研究和裝備的檢驗檢測技術研究等,構建了江蘇省有色金屬壓力容器及管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系統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平臺,建立了完善的企業研發管理體系并規范運行。
公司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以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成熟的PTA大型鈦鋼復合板氧化反應器與鈦、鎳、鋯及合金設備的制造技術、超級雙相鋼(ZERON100)的制造技術、高溫鎳基合金設備管道制造技術、大直徑鈦焊管連續生產制造技術、超高強度鈦合金厚板自動焊技術、鈦材激光焊接、換熱管與管板智能焊接、347H高溫合金材料的成形焊接、硬質合金堆焊技術、鈦管脹接技術、鈦薄壁換熱管的強度脹接、鈦表面焊縫的陽極化處理、超聲波消應力技術、大型復合材料設備熱態循環試驗、氦質譜檢測、相控陣缺陷檢測技術等50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技術,承擔了國家智能制造應用示范項目“海洋工程裝備及艦船用鈦及鈦合金關鍵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結構設計、集成與海試子課題—鈦合金板材曲面成形焊接精度控制技術研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預研)“深??臻g站鈦合金結構技術先期研究—新型耐壓結構體項目”,形成了多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報告期內,公司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項,申請受理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12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專利58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
3、裝備優勢
公司擁有先進的特材裝備制造生產設備、高精金屬加工設備、專用分析和探傷設施,以及專業的檢測設備儀器和熱氣循環試驗系統等,并不斷推廣應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先進制造系統、智能制造設備等,部分設備制造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募投項目一期鈦、鎳、鋯等材料裝備制造生產廠區(超限裝備制造廠房)的建設,也使公司的重型裝備生產能力得到全面升級,產品最大生產能力直徑15米、長度100米、重量1500噸、厚度185毫米,公司設備生產保障條件在同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公司配備起重設備70多臺,最大起吊能力達1,000噸,建有裝配大型塔器的高跨廠房。下料裝備和機加裝備多數已實現數控化、自動化,極大的提高了下料精度及速度,大大降低了材料消耗和后道工序的處理成本,如數控落地銑鏜床(TK6920A/160X50)應用了恒流靜壓導軌、雙齒輪齒條傳動等多項成熟技術,配備的西門子840DSL數控系統控制5軸聯動高精度加工能力,一次裝卡完成五個面的加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配置的PM2040HA型龍門加工中心、高精仿形加工引進雙柱立式數控立車、紐威VM950S數控銑床、NL504SC數控高精度車床、10.5米數控龍門移動鉆床、16米數控雙柱立式車床等用以滿足各類規格高精產品的研發、制造。成型設備方面,擁有W11S-185×3200水平下調式三輥卷板機,是國內加工能力較大的冷彎成形設備,同時,還配備了100、50、40、30、20、8、6、4(mm)等完整系列的卷制成形設備,可壓制各種厚壁錐體、短節、彎頭等。焊接設備方面,擁有各種自動或手工焊機及焊接輔機等近400臺套,其中進口法國的SAF全自動等離子+TIG復合焊拼板焊機、鈦合金管板機器人自動焊、機器人壓縮電弧焊、伊薩鈦熔化極MIG焊、昆山華恒的雙槍等離子縱縫自動焊機、焊研威達的帶極堆焊機、窄間隙焊接工作站、1600噸防竄滾輪架等設備,在特種材料裝備制造業中只有極少數廠家配置,公司還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研制了國內首臺磁控窄間隙高精焊機,焊接效率提升10倍以上。熱處理設備方面,公司配備了智能熱態試驗平臺(RT23-7500-7),爐膛凈尺寸長65米、寬14.5米、高15.5米,最大承載1500噸,還配有中壓、高壓空壓機、移動式空壓機,與大型組裝式熱處理爐配套,共同構成了行業中最大的熱氣循環試驗系統;中頻感應加熱系統可以進行焊前預熱、焊后消氫及局部熱處理,是對現有熱處理設備的有力補充。檢驗試驗設備配備了超聲相控陣TOFD、徠卡全站儀、氫氧氮分析儀、伽馬射線探傷儀(200居里)、4MeV直線加速器、各種型號的X射線探傷機、磁粉探傷機、TOFD超聲波探傷儀、1000KN微機控制電液伺服萬能試驗機、原子發射光電直讀光譜儀、布氏硬度計、洛氏硬度計、便攜式光譜儀等各種檢驗試驗設備,具備全面的檢驗能力、材料成分分析及材料測試能力。表面處理方面,在超限廠房中配備了大型智能噴砂、涂裝系統,通過式鋼板拋丸機等。
4、品牌優勢
公司深耕高端特材裝備制造行業30年,在化工、能源等重大技術裝備制造領域創造了多個國產化、大型化特材設備零的突破,用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為PTA、PDH、MMA、動力電池原材料、光伏多晶硅等領域裝備配套與技術升級做出了突出貢獻。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BAOSE”品牌是中國馳名商標,多項產品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市級名牌產品,“BAOSE”在行業內樹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部分典型產品在國內甚至海外都具備重要的市場影響力。
公司擁有滿足國內以及美國、歐盟、挪威等全球主要壓力容器制造標準的設計制造許可資質,包括國內壓力容器資質A1級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固定式壓力容器規則設計許可證、GC1級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元件組合裝置-工廠化預制管段制造許可證,出口壓力容器資質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頒發的ASME(U、U2)證書、美國鍋爐及壓力容器檢驗師協會注冊的NB證書、挪威石油標準化組織(NORSOK)認證證書、歐盟PED認證證書、EN ISO 3834-2認證證書;獲得了德國萊茵(TUV)公司根據標準ISO 9001:2015的審核注冊、英國國家質量保證有限公司(NQA)根據標準ISO14001:2004和OHSAS18001:2007的審核注冊,實驗室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正式承認,成為國家認可實驗室;擁有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等相關資質證書。
5、區位優勢
公司地處長三角地區產業集聚區,匯聚了產業鏈上下游制造企業,很多大型優質客戶都集中在這一區域,非常有利于公司市場開拓與維護;區域內供應配套完善,有很多原材料供應商及外協加工企業,能夠降低原材料運輸成本,提高采購的實效性,且能夠充分利用便利的外協資源,提高生產彈性,應對訂單承接的波動。另外,公司毗鄰長江、長江三橋、205國道、寧蕪鐵路、寧安高鐵、祿口國際機場,交通運輸便利,使得產品可有效輻射至華東片區、長江流域、沿海地區及國外眾多國家和地區。
四、主營業務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公司全面落實產業與資本有效融合發展的關鍵一年。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和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及外部形勢,在集團黨委、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和公司董事會的決策部署下,公司經營層帶領全體干部員工積極進取,克難奮進,緊緊圍繞生產經營目標和融資任務開展各項工作,經營業績持續提升,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項目順利完成,足額募集資金7.2億元,為推動公司“一體兩翼”戰略布局的實現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06億元,同比增長21.04%;實現營業利潤6,427.71萬元,同比增長11.15%;實現利潤總額6,465.35萬元,同比增長9.8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12.22萬元,同比增長6.42%。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1)多領域業務共同發力,營銷訂貨成績持續顯著
報告期內,公司不斷提升營銷工作能力,充分發揮營銷龍頭作用,緊跟市場需求,以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為導向,立足化工、新能源、環保、海洋工程等領域主導優勢產品,持續深耕內貿市場、大力開拓海外市場、重點培育軍工市場,實現合同量額齊增,營銷訂貨進一步取得突破,產品結構更加優化。
在國內市場方面。公司持續依托在化工裝備制造領域扎實的產業基礎和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的先發優勢,維護存量客戶,開發新客戶,重點加強與大型、優質客戶的深化合作。在化工領域,繼續與虹港石化、海倫石化、獨山能源等國內大型石化企業簽訂多項PTA項目訂單;在醋酸、VCM、PDH領域斬獲多項優質訂單,特別是在醋酸項目上多點開花,與浙石化、河北建韜,以及上海華誼旗下、謙信化工旗下的公司簽訂多項合同訂單。在新能源領域,繼續深耕動力電池和光伏多晶硅領域市場,與華友鈷業、格林美(002340)、內蒙古大全、東方希望、合盛硅業(603260)等行業龍頭企業簽訂多項合同,戰略新興行業產品訂單占比進一步提升。
外貿市場方面。合同訂單總額同比去年增長64%,取得青美邦印尼濕法冶金項目預熱器、智利SQM鹽湖提鋰項目反應器、以色列奧瑪特地熱發電項目鈦材換熱器、西門子電站項目冷凝器等設備訂單。
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市場方面。首次承接了中船相關院所海洋工程用纏繞管式高效換熱器設備訂單,持續跟蹤多項國家級深海鈦合金裝備相關項目,為該領域相關訂單獲取奠定良好的基礎。
(2)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工作,推動公司實施“一體兩翼”戰略布局
報告期內,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的批復,并于2023年7月完成發行,向15名特定對象發行人民幣普通股41,618,497股,募集資金總額7.2億元,為公司募投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本次融資項目的順利完成,將有效推動公司突破產能瓶頸,擴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布局,加快產業技術升級,提升整體盈利能力,推動公司“一體兩翼”戰略布局的實現和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3)持續強化生產管控,全力以赴確保經營目標
報告期內,公司生產任務艱巨,大型設備多、結構復雜、生產組織難度較大,為提高工作效能,確保產品按期交付,公司優化創新管理方式,持續強化生產管控。
一是推進非標產品制造過程標準化、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縮短制造周期。
二是根據在手訂單,統籌規劃人力、場地、硬件裝備、外協等資源,保證科學排產,在項目產前準備、制造環節、總裝階段的全制造周期內,時刻關注整體進度,提前識別瓶頸,動態調整相關制造環節,合理借助外部資源,保證生產過程的通暢和高效。
三是創新生產任務分配模式,由原來的按產值在各制造部之間分配生產任務調整為根據產品特點選擇制造廠地和制造部,將產值考核轉向過程進度控制和產品質量考核。
四是大力開展勞動競賽,科學制定獎懲辦法,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經營目標的實現貢獻每一份力量。
(4)持續開展技術研發和科技管理,不斷增強發展內在動力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技術研發創新,持續強化科技管理,不斷增強公司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核心競爭力。
一是持續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圍繞新產品研制、產品結構優化設計、新材料裝備焊接工藝研究,以及PAUT相控陣超聲波檢測技術、超聲波檢測技術在鈦合金裝備上的應用等課題,新立項研發項目20項,其中1項被列為南京市企業重點研發項目。持續提升公司特材焊接技術水平,應用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研制的國內首臺磁控窄間隙高精焊機,研發了厚壁鈦合金高效焊接系統和焊接工藝,焊接效率提升10倍以上;通過開展焊接材料優化及工藝試驗研究、創新焊接方法、優化焊接工藝參數、控制焊接過程等,提高厚板鎳基合金對接焊縫和異質金屬焊接的焊接質量;開發了機器人自動堆焊技術,推廣高效等離子弧焊使用范圍。不斷優化數字化焊接系統,實現從焊接工藝下達、派工、報工到質檢等環節的在線數字化管理,進一步提高了焊接效率。
二是強化科技管理工作。科技項目管理方面,申報并通過了江蘇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項目、江寧區企業和信息化產業轉型升級項目等多項省市級科技獎勵項目;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省績效評價和南京市企業研發機構績效考評獲評優秀;完成了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復評,有效維護了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為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減免提供保障;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項,申請受理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12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專利58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
公司持續與南理工、南工大、哈工大、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船702所等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在資質認證和維護方面,完成了知識產權換證審查、鈦焊管擴項審核、鎮江二重異地制造評審和ASMEU/U2取證、PED鈦焊管年度審查以及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換證。
(5)持續優化內部管理,不斷提升管理效能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強成本、營銷合同和應收賬款管理,進一步推動兩化融合,管理效能不斷提升。
一是持續加強成本管控,提升利潤空間。抓好原材料采購管理,加強與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的深度合作,增強議價能力,降低采購成本;鎖料鎖價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持續加強原材料的質量和交期管理,降低原材料供應對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的影響;持續推行精益物流管理,壓減庫存占用。持續強化招標工作,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降低外協外包、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等重點環節的成本。
二是提高營銷合同質量,狠抓應收賬款回收。從營銷合同源頭控制應收賬款,充分利用品牌、質量、交期等優勢提高預付款、進度款、發貨款比例,降低質保金比例。對已形成的應收賬款,按賬齡和性質分類,梳理有效回款資源,按月進行落實、考核;對于問題項,“一戶一策”制定解決措施,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加快應收賬款回收。
三是持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提升產品設計的參數化、模塊化、標準化,廣泛應用三維設計及建模,進一步提升有限元仿真分析能力;持續開展MES系統開發和應用,打造車間現場制造協同管理平臺。
(6)完善公司治理,強化風險合規運營,進一步提升規范運作水平
一是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報告期內,公司嚴格按照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有關要求,不斷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持續厘清“四會一層”權責邊界,規范重大事項的決策程序。修訂了《獨立董事工作制度》、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實施細則等治理制度,制定了《規章制度管理辦法》《資金計劃編制及管理辦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施細則》《建設項目內部審計管理辦法》等多項內控制度,不斷提高公司的規范運作水平。
二是持續強化風險防范和合規運作。對公司工程項目建設、招投標、重大資產及廢舊物資處置、重點領域的工程、貨物或服務等采購活動,以及對外投資等重要事項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履行程序,保證合規運作,有效防范經營風險;重點加強安全環保風險防范,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及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環保培訓,開展生產安全事故、消防安全等綜合應急演練,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加大安全環保設施投入。
(7)持續做好2023年度信息披露工作
報告期內,公司董事會嚴格遵守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定,按照中國證監會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格式指引及其他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完成公司的定期報告和臨時公告披露工作,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確保投資者及時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信息,最大程度的保護投資者利益。
報告期內,公司披露定期報告、臨時公告及其他報告共計153份,報備文件176項。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保持穩定,獲評深交所年度信披考核B等級。
(8)積極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
公司高度重視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投資者咨詢專線、互動易平臺、網上業績說明會等形式與投資者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
報告期內,在開展日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公司還積極參加券商策略會、組織現場調研,以及券商覆蓋等形式加強與投資者的交流互動。為保證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項目的發行情況,公司積極開展推介工作,組織了多場線上和線下集體參觀調研,100多家投資機構參加,包括產業資本、公募、私募、保險、信托、銀行等多種類型投資機構,有效增加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和認可,提升了公司的資本市場形象。
(9)扎實開展黨建工作,加強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報告期內,公司黨委認真履行從嚴管黨治黨責任,深入開展黨建業務融合,以黨建引領業務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開展第一議題學習14次,理論中心組學習12次,召開黨委會33次,前置研究“三重一大”事項。扎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工作有機融合。
二是強化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將黨建工作融合在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中,始終堅持把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作為黨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市場開發、合同交付、融資、合規運營、安全生產等關鍵任務,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上充分發揮“兩面旗幟”作用,沖鋒在前、勇于擔當,為實現各項經營目標任務保駕護航。
三是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聚焦“關鍵少數”,嚴把黨員干部的政治關、廉潔關。抓住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進一步規范物流、設備、外協外包、運輸、基建等業務招標工作,持續開展廉政教育,堅決守好廉潔從業底線。
四是積極落實巡察整改工作。針對上級黨委在例行巡察工作中提出的問題和不足,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整改,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建立整改效果評估機制,并進行長效管理。
五、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
1、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金屬壓力容器行業市場和生產技術十分成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整個行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ASME持證廠商及證書數量不斷增加,市場集中度也在不斷提高,但行業發展仍不平衡,缺乏高精尖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情況普遍存在,中、低端產品市場競爭激烈,高端產品制造受制于資金及技術水平的限制,呈現出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相對不足的競爭格局。其中特材壓力容器及與之配套的管道管件由于具備優異的耐高溫、耐蝕性能或某種特定的環境適應性,在化工裝備、能源裝備、環保裝備及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等領域占比大幅提升,且下游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展。但由于特種金屬材料成型、焊接、檢驗檢測等技術含量高,加工工藝復雜,對制造企業的研發能力、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及人員技能等要求很高?,F階段,國內具有自主研發實力、實現生產規?;?,工藝和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標準,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專業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企業并不多。近年來,行業內為數不多的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市場、平臺等優勢逐步形成品牌,在化工、能源、環保、海洋工程等不同的特材壓力容器細分應用領域占據了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
未來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金屬壓力容器行業內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攀升,小型企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行業將呈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兩極分化格局,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同時隨著下游化工、能源等行業轉型升級、安全環保門檻不斷提升,以及特材壓力容器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下游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對特材壓力容器產品的性能要求更趨復雜,倒逼產品向大型化、高效節能、低碳環保、模塊化、業務一體化等方向發展,技術實力在行業內的重要性不斷上升。未來,只有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具備更大產業規模、更強裝備實力和豐富制造經驗的企業,才能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更快進行新產品開發與迭代,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2、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
特材非標裝備制造業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特材壓力容器由于具備優越的抗腐蝕能力、耐壓能力、長使用壽命等性能,隨著壓力容器裝備應用場景的復雜化、多元化,在能源、化工、核電、環保、醫藥、航空、艦船及海洋工程等諸多領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且下游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展。受益于國家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未來特材壓力容器市場需求空間巨大,根據北京歐立信調研中心數據,預計2023年到2028年,中國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市場規模將從685億元增加到1063億元,這將為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公司主要產品下游應用領域的發展決定著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行業的市場規模。
(1)化工領域
化工領域包括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等多個細分領域,不同化工產品的生產,需用不同的壓力容器裝備。公司相關業務主要面向PTA、PDH、MMA、醋酸、ABS樹脂和高性能樹脂、精細化工等領域,公司屬于上述很多領域裝備產品的頭部供應商,具有穩定的市場地位,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因此上述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大力建設將為公司帶來充足的業務訂單。上述部分產品應用領域的發展趨勢或市場前景如下:
PTA作為原油-PX—PTA-聚酯—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為打造更高經濟效益的PTA產業鏈,國內PTA產業正圍繞裝置一體化和規模化發展,不斷向上下游延伸,PTA產業正處在發展量向發展質轉變的階段,低加工費、低利潤將成為常態,規模小、技術舊、能耗高、成本高的落后產能將被逐步淘汰出清,降本增效和技術升級成為當前的主旋律。市場研究咨詢機構TMR(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亞太地區的PTA市場預計將超過1320億美元,并在預測期內以8%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PTA市場中占主導地位。
醋酸作為重要的有機化學品,主要用于生產PTA環節、醋酸乙烯、醋酸乙酯、醋酸酐以及氯乙酸等化合物,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染料、印染、電影交卷、噴漆溶劑等多個化工領域,我國醋酸下游需求最大的是PTA領域。據國金證券研究所研報公開數據,醋酸行業規劃新增產能有855萬噸,體量相對較大,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產能預估需要到2026年后進行逐步投產。隨著煉化企業產業鏈布局,包括大連恒力、盛虹石化、榮盛石化(002493)都相繼開始進行產能布局和投放,成為醋酸行業主要的新增產能力量。
PDH(丙烷脫氫制丙烯),據鋼聯數據和東海證券研究所研報公開數據,2021年,國內丙烯產能繼續高速擴張突破5000萬噸大關,新增產能達593萬噸,其中,PDH工藝路線新增丙烯產能為300萬噸,在新增產能中占比達到51%,2022年丙烯產能擴張繼續維持這一勢頭,全年新增產能470萬噸,其中新增PDH產能245萬噸,占新增產能的52%。隨著PDH丙烯利潤邊際逐步修復,且煤價抬升導致煤制烯烴競爭力下降,近兩年市場對于PDH產能維持著高漲熱情。截至2023年5月,我國處于規劃及建設階段的PDH總產能達2,127萬噸。
化工新材料是新能源、高端裝備、綠色環保、生物技術等戰略新興材料的重要基礎材料,在碳中和背景下,新材料領域的下游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需求持續旺盛。2023年7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加速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推動下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重點提案辦理暨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座談會,會議要求加快推動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預測,在下游旺盛需求帶動下,到2025年國內化工新材料產值有望接近5萬億元,“十四五”期間復合增長率達8.6%。下游領域的市場需求,將有效拉動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的快速發展。
精細化工是當今化學工業最具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全球各國優化產業結構和擴大經濟效益的戰略重點。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實現重大進展,中國化工學會《2017-2025年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的設想與對策》中指出:美國、歐盟及日本精細化工率接近或超過60%,我國計劃到2025年將精細化工率提高到55%。
(2)新能源領域
1)光伏領域
在“雙碳”戰略背景下,2020年以來,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不斷迭代、光伏產品成本持續降低,光伏發電成為重要的能源結構改革方向。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新增發電裝機中占比將達到95%,其中光伏發電在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中占比達到60%。根據IEA的《全球能源行業2050年凈零排放路線圖》,2050年全球近90%的發電將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陽能和風能合計占比近70%。光伏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為多晶硅,受相關政策推動,中國太陽能光伏新增并網裝機容量有望繼續擴大,將有力促進多晶硅產量提升,在此背景下,多晶硅企業紛紛宣布擴產計劃,而多晶硅生產工藝流程應用的核心壓力容器設備主要包括冷氫化反應器、冷凝器、換熱器、還原爐、精餾塔等,受多晶硅產能擴產周期影響,特材壓力容器裝備需求也將持續增加。
2)動力電池領域
隨著“雙碳”戰略及國家能源轉型的逐步深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長景氣周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按照中汽協預計,2025年國內汽車總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由此估算,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600萬輛,市場空間有望達到萬億級別;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目前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能源裝置,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快速增長并迎來快速擴產,伴隨著鋰電池擴產,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企業同樣進入擴產周期,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核心生產裝備包括高壓反應釜、預熱器、閃蒸槽等,因此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擴產將為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企業帶來持續的業務機會和廣闊空間。
3)光熱發電領域
光熱電站不僅能夠獨立發電,實現不間斷運行,同時也能夠利用大容量儲熱系統雙向連接電網,將網上的峰值電力轉化為熱能儲存發電,從而實現與風光發電的互補,提高間歇性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光熱發電配套的熔鹽儲能系統也具有儲能規模更大、時間更長、使用壽命更長、經濟效益更優、安全環保等諸多優勢。國家能源局2023年4月發布的《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根據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測算,截至2022年底,全球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約7050MW(含美國運行30年后退役的槽式電站),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588MW,在全球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中占比8.3%。若“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開工300萬千瓦,單年新增規模將為光熱已建裝機總量的5倍,是2022年單年新增裝機的60倍,光熱發電項目規?;l在即。光熱電站中蒸汽發生系統(SGS)的壓力容器設備包括預熱器、蒸發器、過熱器、再熱器等,隨著光熱電站的大規模布局,將為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企業帶來巨大的業務增長空間。
(3)環保領域
近年來環保行業整體需求快速增長,環保裝備制造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22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1.3萬億元。未來隨著下游行業需求的持續增長和國內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加之產業政策的不斷出臺,環保裝備需求將持續增長,將為公司所處的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4)艦船及海洋工程領域
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為艦船配套市場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深海裝備作為深海開發的基礎支撐,隨著海洋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正朝著專業化、智能化和協同化等方向發展,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此外,隨著國家能源結構升級以及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等情形,海洋油氣開采工程將加速推進,海水淡化產業不斷發展,都將為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我國鈦工業的迅猛發展,為鈦及鈦合金等高端材料的應用帶來了良好機遇,在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中的應用得到快速發展,其相關材料特性凸顯出多方面綜合性優勢,在上述領域的應用比例將大幅增加,相關配套鈦材設備也會迎來巨大市場空間。因此隨著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加速推進,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能源戰略的轉型,公司所處的特材壓力容器裝備行業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特材壓力容器裝備行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如下趨勢。具體如下:
(1)向高效節能、綠色化方向發展
隨著工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工業裝置也呈現出大型化、復雜化等特征,與之相關的能耗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邁入了新階段,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推動節能減排,成為各行業的普遍共識。優化壓力容器裝備的結構設計,提升產品運行效率,實現高效節能化、綠色化,加強資源的節約利用,減少廢氣、廢水、廢渣等排放,以達到綠色制造的目標,進而促進下游應用環節的生產水平持續優化,將成為特材壓力容器裝備行業的重要課題。
(2)向數字化、智能化高技術方向發展
隨著下游化工、能源等行業轉型升級、安全環保門檻不斷提升,以及壓力容器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下游行業對壓力容器產品的性能要求不斷上升,推動著特材壓力容器制造技術升級換代。數字化生產可以實現高效、精準、自動化的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智能制造技術可以通過對生產數據的分析和優化,減少生產過程中的錯誤和損失,降低制造成本,減少勞動力資源的消耗。
(3)向模塊化、集成化方向發展
模塊化是化工能源、工程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之一,也是特材壓力容器裝備行業生產的趨勢。由于特材壓力容器裝備主要用于完成能源及化工行業反應、傳質、傳熱、分離、冷卻和儲存等生產工藝流程,且各工藝流程反應設備的裝配較為復雜。近年來,特材壓力容器裝備的自動化和集成化成為行業趨勢,要求從開始進料、反應、出料均能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反應物及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尤其是在地理、工程施工條件復雜的環境中,要不斷提高裝備的集成化程度、降低現場作業成本。模塊化、集成化將成為未來特材壓力容器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
(4)向產業鏈協同化方向發展
特材壓力容器設備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不同領域對壓力容器設備的結構、性能等要求存在較大差別。在各行業技術發展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下游領域對特材壓力容器裝備的需求也呈現更加多元的變化。根據不同的應用要求,特材壓力容器設備產品被不斷細化,在參數設計、材料選擇等方面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滿足下游行業需要,生產廠商需要與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深刻了解其在產品結構、工作效率、使用壽命等各方面的具體要求,并進行相應的定制化設計與生產。由于特材壓力容器設備大部分應用在生產過程的核心環節,工作環境嚴苛,對其穩定運行有著很高的要求。未來,需要生產廠商與客戶高度協同,為下游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工作中發生的各類問題。生產廠商將更深度地參與到客戶的具體業務流程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全流程服務。
(二)公司的發展戰略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千百十一”目標任務和“倍增計劃”工作部署,加快落實“十四五”規劃和“一體兩翼”戰略布局,牢牢把握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機遇,加強產業與資本的深度融合,擴大產業規模,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和布局,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升級,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和效率,持續提高企業品牌價值,顯著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同時深入推進轉型戰略,著力推動企業由“以制造為中心”向“制造+服務為中心”轉型,由傳統型“裝備制造商”向“高端裝備綜合服務商”轉變,促進公司高質量現代化示范企業的構建,逐步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裝備綜合型服務商,實現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三)2024年度經營計劃
2024年是公司落實“十四五”戰略規劃的關鍵一年,面對全球經濟低迷、行業周期性影響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各種不利因素,公司將堅定信心,頂住壓力,認真貫徹落實陜西有色金屬集團及寶鈦集團2024年工作會議部署,按照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做好生產經營、融資項目落地、風險防控等重點工作,夯實穩的底盤,積蓄進的后勁,促進“一體兩翼”戰略布局的實現,推動公司高質量現代化示范企業的打造。
2024年度,公司重點工作如下:
1、堅持市場為王,強化業務拓展,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
市場是經營發展的龍頭。2024年,公司將繼續立足國內市場、外貿市場、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三大市場,堅持多輪驅動模式,鞏固優勢業務,開發新業務,以高質量訂單支撐高質量發展。
一要穩住國內市場基本盤。國內市場新簽訂單的數量和質量是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公司將持續鞏固化工、新能源領域業務的競爭優勢,提高項目獲取能力,聚焦公司在PTA、PDH、醋酸、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以及動力電池、光伏多晶硅、光熱發電、地熱發電等資源和實力到位的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客戶,把市場做深做透,多拿項目,拿好項目,提高在上述優勢業務領域的成套裝備提供能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同時守正創新,大力拓展清潔能源、環保工程等領域裝備業務,加快產品技術向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升級,進一步促進公司產品結構、應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提高以進促穩的能力。
二要進一步擴大外貿市場份額。充分發揮公司先進的制造優勢、品牌優勢和多年來積累的海外市場資源,抓住化工、新能源行業發展周期,加強公司在東南亞、歐洲、美洲、中東等重點國別的市場開發,形成海外市場次第開花的良好局面。
三是持續培育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領域市場業務。依托公司在艦船裝備領域形成的關鍵技術、參與國家重點科研試驗開發的經驗,以及國企平臺優勢,大力培育艦船、深海探測、海洋能源開采、海水淡化等戰略新興領域市場,加大該業務板塊在公司主營業務中的貢獻,有效增強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2、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做大產業規模,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寶色(南通)高端特材裝備智能制造項目是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艦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提質擴能項目是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是公司轉型升級、延鏈補鏈,打造現代化示范企業的堅實基礎。目前與上述項目相關的施工準備、建設方案、工程造價、設計優化、設備選型、工程招標等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2024年,公司將結合各項目實際情況,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促進形成新產能,加快產能倍增、產業技術升級和經營模式轉型,打造公司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3、強化創新驅動,筑牢技術護城河,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強化技術創新驅動。圍繞市場急需和促進行業發展的關鍵制造技術,積極開展自主研發,將科技創新實施情況納入公司整體績效考核,同時充分發揮產學研融合發展之力,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工程公司、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通過加強設計研發、新型材料與高端裝備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不斷促進產品的綠色化、高效節能化、模塊化,實現產業技術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滿足下游行業轉型升級和持續擴大規模對產品規格和性能的更高需求,搶占行業競爭制高點,筑牢行業核心競爭優勢。
二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不斷推動制造技術與工業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大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投入使用和關鍵技術的應用,特別是自動焊機、焊接機器人等智能焊接設備的應用等,努力實現產品制造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以及生產管理動態化,設備監控遠程化,企業管理信息化,銷售服務網絡化,提高公司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為推動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4、持續強化生產管理,保證項目履約質量,打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一是強化項目管理,提升合同履約質量和效率。深入推行項目制管理,強化營銷、設計、工藝、采購、生產等關鍵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在合同簽訂、原材料采購、生產進度、成本控制、質量把控、風險防范、人力資源供應等各方面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管理,提高生產運營效率;同時將項目成員和各部門的績效考核與項目利潤目標掛鉤,完善項目激勵管理,提升項目管理效能,確保產品質量和合同按期交付。
二是持續推進非標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提高制造效率。分類總結產品的結構設計、加工工藝、焊接方法、焊接參數等并進行固化,特別是制造難度高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產品,形成統一的制造標準,指導后續同類設備的制造,提高生產效率并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三是嚴格產品質量管控。不斷強化公司員工和外協廠家的質量意識、嚴格執行質量保證體系程序文件,加強過程質量管控,確保關鍵工序、關鍵設備質量的持續穩定和標準;落實質量責任、強化質量考核、吸取總結經驗教訓。
5、持續優化內部管理,加強規范運作,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深化成本管控,提升項目利潤空間。把增收增效作為首要任務,挖掘每個環節的隱含潛力。強化營銷預算報價策略,提前鎖定原材料價格,有效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利潤的影響;分析原材料市場信息、供應商信息等,合理制定采購策略,把握采購時機,降低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適時適量采購,加強庫存余料的代用和利用,減少庫存及資金占用,最大化降低采購成本;及時控制項目執行與預算之間的偏差,確保項目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強化招標管理,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降低原材料采購、外協、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等重點環節的成本;加強工裝定置管理,提高工裝利用率。
二是加強貨款回收管理,嚴控”兩金”占用。按月對回款情況進行分析整理,加強與客戶的溝通,督促客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結算。嚴格落實《應收賬款管理辦法》,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加大責任考核力度,把“兩金”占用控制在要求范圍。
三是持續加強風險合規管理,提高規范運作和治理水平。加強內控體系建設,不斷優化企業運營管理體系和風險防范機制,嚴格根據最新修訂的各項法規要求,對相關規章制度進行進一步梳理、修訂和完善,把關鍵要求嵌入業務流程、融入管理制度、貫穿于業務管理的全過程,保障公司的各項活動有章可循、高效運作;在內控制度的執行中對公司的關鍵業務流程、關鍵控制環節和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和執行性進行評估與評價,確保各項內控制度有效運行,不斷提升公司的規范運作和合規運營。守勞安全生產紅線,深入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加大生產安全管理,加大隱患排查力度,確保安全生產。
6、強化人才高質量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引進質量。加大公司緊缺型人才引進力度,通過招聘網站、獵頭、內部推薦等多種方式不斷完善人才供應鏈,加強管理、技術、技能三方面人才引進,強化三支隊伍建設,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強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對于管理人才,通過總辦擴大會、專題研討會等,幫助管理人員參與到公司全局性工作中,增強其全局意識和管理能力。對技術和技能人才,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資源,加大技術教育培訓投入,實施技能提高培訓,重點進行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等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三是提高選人用人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嚴格按照程序進行選拔和任用,完善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全體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7、持續規范信息披露工作,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
嚴格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2號——創業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等信息披露規則的標準和要求,加強信息披露管理工作,在確保信息披露工作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和公平的基礎上,增強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傳遞公司投資價值。
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切實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規范公司與投資者關系的管理工作,持續完善投資者溝通渠道和方式,加強公司與現有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傳遞公司愿景,提升公司資本市場形象,增進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和認同,建立公司與投資者之間長期、穩定的良好關系,從而堅定投資者信心,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8、強化黨建工作,凝聚發展合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是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繼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不斷把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引向深入,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成效。
二是深化黨建業務融合。以巡查整改和打造現代化示范企業為契機,推進黨建業務融合進企業管理、生產經營和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員攻堅隊的作用,把黨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三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從嚴治企貫通融合,落實“一崗雙責”。組織學習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按照上級黨委部署,開展好集中教育。突出常態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加強采購、外協外包、運輸、基建工程項目建設等關鍵業務工作的監督檢查,持續開展廉政教育,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在行為上劃出界線,堅決守好廉潔從業底線。
(四)公司可能面對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宏觀經濟、產業政策風險
公司主營業務為特材壓力容器裝備的研發、設計、制造、安裝、服務與技術咨詢,以及有色金屬焊接壓力管道、管件的制造和安裝,市場需求與下游化工、能源、冶金、電力、環保、艦船及海洋工程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而下游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產業政策影響可能出現一定的波動,若因宏觀經濟下行或國家產業政策出現較大不利變化,導致下游行業景氣度降低,投資規模收縮或大型項目延期,市場需求減少,可能影響公司訂單獲取或執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敏銳洞察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積極研究產業政策,調研下游相關行業發展趨勢,根據預期提前做好布局準備,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市場研判和風險預測能力,降低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2、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目前國內專業從事特材壓力容器裝備制造的企業并不多,公司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主導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同時下游能源、化工、環保、航空、艦船及海洋工程等諸多領域對特材壓力容器的市場需求在持續增長,且下游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展,公司訂單保持充足,預計未來幾年整體經營形勢保持穩中向好。但下游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產業政策影響可能出現一定波動,若波動導致下游行業需求回落,將會加劇市場競爭,同時隨著同行業公司在技術、管理上的不斷進步和在規模上的不斷擴產,公司將面臨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市場占有率下降的風險。
應對措施:一是強化技術創新驅動。加大產品設計、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投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促進產品的高效節能化、綠色化,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實現產業技術升級,進一步滿足下游行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對產品質量、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更高要求。二是大力拓展新市場,豐富產品結構,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依托深耕化工裝備制造領域近三十年扎實的產業基礎和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的先發優勢,在原有主導業務的基礎上,大力開發光熱發電、氫能、環保、航空航天、海水淡化、海洋資源開采及艦船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相關業務,形成更多領域的主導優勢產品,新增或增強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3、經營管理風險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和業務領域的擴大,對公司在管理機制、管理模式、戰略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雖然公司經營管理層有著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公司目前的管理水平能夠滿足各項經營工作,但要持續高效運轉,保持行業地位的穩固,仍需不斷調整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和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若公司不能及時放開思路,不能及時應對市場競爭、行業發展、產業規模擴大等內外環境的變化,將有可能阻礙公司業務和戰略的順利推進,并錯失發展良機,存在一定的經營管理風險。
應對措施:針對可能出現的經營風險,公司將根據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需要,不斷調整管理思路和方法,加強公司內部控制管理和合規運營;進一步強化董事會、經營管理層各項重大決策的及時性、科學性;持續強化管理、技術和技能三支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管理效能,使企業管理能不斷適應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變化。
4、應收賬款風險
根據行業特點,公司與客戶之間一般采取分期收款方式履行合同,由于產品的生產周期及質保期較長,導致從簽訂生產合同到生產、結算、貨款回籠需要一定周期,應收賬款回款期較長;同時隨著公司訂單數量和金額的持續增長,公司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墊付款、保證金也不斷增加,相應的應收賬款累計金額也不斷增加,公司承受的應收賬款回收風險進一步加大。雖然公司的應收賬款主要來源于與公司合作多年的優質大型客戶,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較強的經濟實力。但不排除對方因宏觀環境影響或發生重大不利和突發性事件,導致出現應收賬款不能按期收回的情況,所引起的壞賬損失、資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將可能對公司業績和生產經營產生重要影響。
應對措施:針對上述風險,公司一方面將加強自身對項目的生產管控,盡量避免因項目延期或質量問題影響貨款回收。另一方面根據不同客戶信用度,采取不同營銷策略,加強不良回款的控制源頭;開展應收賬款的風險評估和分級管理,強化應收賬款的清欠責任和考核,強化回款風險的內部控制;定期召開回款催收清欠會議,統籌布置催收清欠工作,協調資源,制定策略,提高清欠工作水平。對超過回款期的應收賬款加大催收力度,必要時采取法律措施。
5、重大合同履約風險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項目投資規模較大的化工、能源、冶金、電力等領域,公司承接的多為成套設備,單個客戶合同訂單金額較大,且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很高。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可能由于客戶所在行業的市場和產業政策變化、自身財務狀況等原因導致項目暫?;蚪K止,也可能存在公司在制造過程中因原材料質量或技術等問題,出現產品質量不能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都可能導致合同不能順利履約,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對于客戶原因導致的履約風險,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公司將持續關注項目行業動態,加強與客戶的溝通,了解客戶投資項目的整體進度和資金狀況,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支付進度收取款項,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對于公司原因可能導致的履約風險,公司將加強原材料采購管理,加大對供應商的考核,保證原材料質量穩定,同時嚴格遵守制造標準,加大產品制造過程質量管控,避免重大產品質量問題。
6、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實施的風險
公司于2023年7月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項目,雖然募投項目在前期經過了充分的可行性論證,但在實際過程中仍存在較多不可控因素,由于受到政府投資政策、市場環境、項目建設條件、公司經營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次募投項目可能存在延期實施的風險。
應對措施:公司將募投項目落地實施作為2024年重點工作,努力協調各方加快項目推進。若后續因國家政策、市場變化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項目實施受到較大影響,公司將按照規定履行相關的決策程序,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