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未來新優勢的關鍵。
第一財經記者3月20日從中廣核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中國廣核集團戰新產業營收占比超過75%。為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廣核研究制訂了核能領先、核燃料安全保障、新能源倍增、數字化躍升、核技術突破、科技型環保強基、未來產業啟航七大產業發展計劃。
其中,新能源方面,力爭每年新增投運容量均保持1000萬千瓦以上,新能源產業年投資規模保持600億元左右,與上下游企業共同拉動社會總產出增長約1800億元。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18日召開擴大會議明確,要推動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優勢,做強做優主業、提升效率效益,加快構建以風電、太陽能發電大基地為主體,集中式與分布式協同發展,氫能、新型儲能支撐調節、前沿核心技術引領帶動的新能源產業體系。
中廣核副總經理李亦倫表示,以風光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主要力量,未來中廣核將加強與地方政府、電網公司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加快實施新能源倍增計劃。將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大力布局“光熱+”項目、“新能源+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沙漠治理+光伏農業”、“海洋牧場+海上風電”等融合發展項目,用這樣一些新的跨界融合的方式,以新能源的優勢解決新能源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從具體業務布局來看,中廣核將緊盯新疆、內蒙古等重點地區,加大中部省份開發力度,加快落地甘肅玉門、青海德令哈二期等一批“光熱+”特色基地項目,重點落實南疆大基地、內蒙古科爾沁光伏治沙、科右前旗風光制備氫氨醇等標志性項目。此外,全面建成智慧運維體系,實現對區域電廠群的集中監控運行、預測性運維、智能檢修。
中廣核起步于大亞灣核電站建設,40多年來打造形成了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動力核技術、數字化、科技型環保和產業金融“6+1”產業體系。對照國家戰新產業分類,中廣核“6+1”產業基本都屬于戰新產業范疇。
中廣核董事長楊長利表示,中廣核高度重視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和生態圈打造,與各方在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產業鏈共建上協同發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目前,中廣核新能源、非動力核技術、數字化、科技型環保和產業金融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累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超12000家企業共同高質量發展。
會上,各單位共計完成35項合作簽約,合同金額達100億元。其中,圍繞新能源、非動力核技術、水務環保、自動化儀器、未來產業、科技創新等領域,中國廣核集團與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中廣核與中國能建、北方國際等施工單位簽署了關于老撾、孟加拉國、南非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合作協議。據測算,依托老撾一期項目、南非TFC、巴西Laghina和LDB等項目建設,將累計帶動1.54吉瓦的光伏組件和風機整機設備產能“走出去”。
根據2023年中廣核老撾公司與老撾政府共同簽署的《中廣核老撾北部清潔能源基地項目進一步深化合作備忘錄》,將在老撾北部三個省份建設風光水儲等一體化清潔能源基地。
李亦倫表示,目前項目的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已進入擬開工建設的準備階段。如果一切順利,并且南網境外和境內的50萬線路批復能早日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核準,預計最快在今年4月、最晚在5月,老撾項目一期的100萬千瓦項目將正式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