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電氣研發生產的全球首套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系列化大容量電機下線儀式悄然舉行。產品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同類產品國際先進水平,對推動國家壓縮空氣儲能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據了解,該系列產品將用于湖北應城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設計發電量超過5億kWh,可滿足40余萬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我國能源結構加速變革。電力系統中,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勢必將成為未來的主力電源。與此同時,為了有效解決風光電源的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等問題,清潔能源基地需要引入調峰設備,以支撐風電和光伏電源的可靠運行。因此,儲能產業近些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1至6月,我國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據業內專家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產業規模或將突破萬億元。
面對戰略機遇期,為實現服務國家戰略和維護全體股東利益的有機統一,上海電氣最大化發揮自身多元化產業集團優勢,形成了“多元儲能協同發展”的“電氣方案”。由上海電氣集團自主研制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產品即為其多種技術路線其中一環。
上海電氣“多元儲能”協同發展
據上海電氣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上海電氣可以提供從秒分級功率型到8h以上能量型全場景儲能解決方案,技術線路涵蓋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熔鹽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超導等。此外,憑借自身在能源裝備領域的優勢,上海電氣能夠提供風電光伏、多元優儲和調相機的集成式裝備與服務,實現面向不同場景的組合優化,為大基地客戶提供定制化方案,實現項目整體收益最大化。”
多元儲調技術,實現面向不同場景的組合優勢
“站在供應端角度,面對不同地區電源結構、電網規劃、調度運行等差異,如何解決‘一葉障目、各自為戰、信息孤島’的問題,同時協助客戶建設質量可靠、技術領先、收益可觀的大基地項目,是儲能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面對該問題,多元儲調技術協同發展,實現面向不同場景的組合優勢即為上海電氣的發力方向。”上述負責人表示。
在沙戈荒場景,熔鹽儲能是上海電氣給出的一大儲能解決方案。在庫卓沙漠中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園區內,世界上熔鹽儲備熱量最大光熱項目——迪拜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第四期太陽能光熱光伏復合電廠項目即為上海電氣承建。項目配置了1x100MW塔式熔鹽儲熱發電機組和3x200MW槽式熔鹽儲熱發電機組。其發電原理是,在白天利用熔鹽大量儲存陽光充沛時產生的熱能,在夜間或陰天時提供電力。以迪拜項目為例,每臺槽式機組配置了13.5小時儲熱系統,即每臺槽式機組儲存的能量可滿足汽輪機組滿負荷運行13.5小時。借助熔鹽儲能的高穩定性、長儲能力、長壽命的等優勢,從而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據了解,該項目每年可減少160萬噸碳排放,能夠為當地32萬戶家庭提供清潔電力,對于迪拜2050清潔能源戰略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迪拜光熱和光伏太陽能電站項目
在電網側場景,壓縮空氣+鋰電池組合式解決方案即為上海電氣的特色之一。今年7月,上海電氣旗下電站集團中標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壓縮空氣+鋰電池組合式網側共享儲能電站創新示范項目。該項目是《國家能源局2023年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要點》中的重點支持建設工程,也是國家電投首個壓縮空氣+鋰電池組合方案網側共享儲能創新示范項目。項目總規模100兆瓦/400兆瓦時,一期建設規模50兆瓦/200兆瓦時,其中壓縮空氣裝機10兆瓦/110兆瓦時,鋰電池儲能系統配套裝機40兆瓦/90兆瓦時。項目建成后,通過新型儲能綜合利用新模式,可以有效緩解新能源電力調峰、調頻壓力,改善電網電源結構和能源消納能力,將有助于鞏固提升當地供電保障能力和電網安全性。
針對分布式場景,上海電氣依托獨有的GVPI技術,可為客戶提供預置倉式調相機整套裝備與運維服務,為電網提供動態無功支撐,解決電壓波動問題,在未來新能源電站區域的電網中,可大幅提升電網對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消納能力。以今年初投運的京能織女泉項目為例,項目采用了國內首臺分布式、預制艙式10Mvar級空-水冷卻GVPI(整體真空壓力浸漬)調相機。風電場送出端短路比得到了顯著提升,棄電率減少30%以上,使得場站基本不受電網限電影響。
織女泉項目現場
此外,面向新型電力系統,構筑高效韌性的能源網絡,上海電氣依托“星云智匯”平臺,打造了“源網荷儲氫一體化”的能碳管家系統,促進優化新能源主動消納,助力提升電力系統平衡調節能力。通過數字化融合,進一步提升儲能產品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價值。
行業潛力巨大,持續深耕“高安全、高質量、可持續”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底,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已達27.4億千瓦,為保持電網運營的安全穩定性,按國際較低的15%配比儲能需求估算,我國需要近4億千瓦的儲能規模,而截至2022年底,我國儲能的實際裝機量僅為0.6億千瓦,需求缺口明顯。
關于行業的未來,上海電氣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儲能在未來必定是大有前景的發展方向。集團也極為重視該方向的業務發展,面向‘十四五’,上海電氣明確聚焦‘4+2+X’的新賽道發展,將重點圍繞“風、光、儲、氫”等新興能源展開布局,將智能制造打造成為上海電氣未來發展的增長極。此外,去年5月,第一期的上海電氣的雙碳主題論壇的主題就是多元儲能的產業論壇。在未來,隨著市場化電價機制的不斷完善,上海電氣憑借多元儲調技術的優勢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僅如此,今年9月12日,上海電氣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儲能”)A輪融資簽約儀式成功舉行。完成本輪融資后,電氣儲能將重點推進新體系研發、推動產線擴能和百兆瓦項目建設,加深產業合作,加快產業升級。未來,電氣儲能將堅持以“高安全、低成本、可持續”為技術發展目標,積極開發液流儲能技術,面向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的應用場景和個性化客戶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儲能解決方案。
“當前,市場上大多數的儲能技術仍處在產業化發展的初期階段。以更高、更廣的維度思考怎樣的儲能機制有助于推動行業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充分考慮到未來電價機制的逐步完善、儲能項目的投建與運營高度融合等未來趨勢。上海電氣希望憑借多元化的儲調技術,優化組合發展、集成協同,讓不同場景下的風、光等能源變得更加經濟、穩定、可靠。幫助客戶實現價值增量,助力綠色能源成為真正的主力電源。”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