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新疆發改委發布《綠色發展引領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文。文章中指出新疆將著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推進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加大新能源裝機,積極發展風電、光熱、光伏發電、氫能、生物質能等綠色能源。推進風光消納規模制氫。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設,鼓勵大型能源企業布局風光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探索全域協同制氫賦能新發展模式,大規模開展氫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場景技術應用;結合抽水蓄能工程,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抽水蓄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構建穩定高效可再生能源制氫體系,將全區打造成國家級新能源與氫能產業融合示范區。
原文如下:
綠色發展引領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這是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眼統籌“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全面推進綠色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們要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準確把握其內涵要義,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一、充分認識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意義
我國高載能傳統產業主要集中于華北和華南地區,新疆“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最豐富,高載能傳統產業要實現替代使用化石能源,就要充分利用“風、光”以及基于“風、光”的綠氫等能源。
(一)加快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是發揮我區資源優勢的現實選擇。
我區是一個資源大區,礦產資源的種類和儲量非常豐富,截至目前,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能源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區內發現的礦產有153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8.44%。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種102種、占全國的62.58%,其中能源礦產8種、金屬礦產34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保有查明資源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2種、前五位的有56種、前十位的有78種。大力發展以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為主的煤電煤化工、石油化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有色、冶金、多晶硅、建材等高載能產業,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我區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
(二)加快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是就地消納富余電力的有效途徑。
我區能源優勢明顯,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用電成本較低,“十四五”全區規劃可再生能源裝機824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產業綜合優勢將大幅度提升。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完成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顯示,甘肅、新疆兩省份未完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2022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22〕1258號)指出: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的可再生能源,現階段主要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生物質發電、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清潔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下,高載能傳統產業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消費而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加快發展高載能產業是最大程度就地消納區內富余清潔能源最有效的途徑,新疆則有望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最終重塑工業格局。實現產業和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既能解決能源長距離的輸送問題,又可以實現工業體系脫碳。
(三)加快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是落實國家承接產業轉移政策的實際行動。
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和工業發展存在空間錯配: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工業則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考慮到新能源電力大規模遠距離傳輸存在困難,因此將部分高能產業轉移到可再生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區是一個重要選項。《關于促進制造業有序轉移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政法〔2021〕號)和《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工信部聯運行〔2022〕160號)都指出:“在滿足產業、能源、碳排放等政策的條件下,支持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和環保、能效、安全生產等標準要求的高載能行業向西部清潔能源優勢地區集聚。”因此,主動承接技術水平先進的高載能產業轉移,積極布局高載能傳統產業項目,既是貫徹落實國家產業轉移政策的具體行動,又是推進我區經濟內生性增長,促進我區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客觀要求。
(四)加快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是實現我區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當前,新疆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加快構建以綠色發展為核心,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為特征,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相互融合和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高載能產業是我區的傳統優勢產業,引導高端要素聚集,將高載能產業發展轉變到更加注重綠色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式上來,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所在。2021年,我區規模以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3.8%。新疆全部工業用電量2846.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其中,高耗能行業用電量2404.72億千瓦時,增長7.2%。從可再生能源承載力來看,新疆新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國家規劃建設中的9個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中,有1個布局在新疆。良好的可再生能源稟賦和國家的發展規劃為新疆高耗能產業的生產和降碳需求提供堅實保障。因此,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高載能產業,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經濟總量,促進產業升級,是推動全區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
二、準確把握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基本內涵
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區產業發展方式的創新,也是我區工業發展進程的提速,既體現我區工業發展量的突破和質的躍升,又彰顯打破常規的后發優勢和趕超態勢。要準確把握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內涵特征和基本要求,明確發展目標,找準突破重點,走出一條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的現代化道路。
(一)堅持將“主動作為,先立后破”與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
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與能耗“雙控”指標相比,碳排放“雙控”不僅能精準控制碳排放,促進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還能破解能耗總量剛性約束對產業發展的限制,通過碳排放“雙控”之手,推動高耗能產業空間轉移。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提出在“滿足產業、能源、碳排放等政策的條件下,支持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和環保、能效、安全生產等標準要求的高載能行業向西部清潔能源優勢地區集聚。”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三部委還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22〕1258號)提出“有序推進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就倒逼我們對高載能傳統產業如何發展進行重新認識。這里面最核心的是:如何把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作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從而促進高耗能傳統產業從中低端過剩產業向中高端綠色產業轉型,新疆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為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用能空間,這將既有利于我區高載能傳統產業針對性地采取節能降碳措施,還有利于促進我區可再生能源發展、助力高載能產業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富煤少可再生能源”是我區當前的區情,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工作必須立足這個實際,不能盲目追求“大上快上”。因此,我們在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在大發展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安全,實現安全平穩降碳。
(二)堅持將“有所為,有所不為”與符合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實際相結合。
加強實現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既要考慮國內外傳統產業發展綠色發展的一般趨勢,又要著眼于目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深刻把握未來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布局與高載能傳統產業競爭態勢,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符合新疆實際的高載能傳統產業綠色發展技術路線,依托優勢企業和重大項目,在有基礎、有條件的領域率先實現突破和跨越發展。對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一般傳統產業的發展,還可以擴展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也可以被符合南疆四地州等有地域特點的傳統產業借鑒。立足新疆本地特色優勢傳統產業,合理配置產業發展資源,強化要素投入,著力提升整合內外部技術市場資源的系統集成能力,統籌推進優勢傳統產業延鏈、補鏈、拓鏈、強鏈,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推動高載能傳統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三)堅持將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和促進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體系構建相結合。
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推動包括高載能傳統產業在內的若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是構建協同發展產業體系的重要目標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突出重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高載能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加快高載能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促進高載能傳統產業“有中出新”“老樹發新芽”,密切跟蹤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方向,超前謀劃部署,統籌可再生能源與高載能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科技研發及產業化,大力推動“無中生有”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發展,又要注重推動整個高載能傳統產業體系的完善和競爭力提升,注重提高產業鏈配套能力,促進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從加工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核心零部件制造、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全產業鏈拓展,增強整個高載能傳統產業體系的鏈條完整性和競爭力。
(四)堅持將解決高載能傳統產業困難與推動新疆高質量發展相結合。
加快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的主要任務,對于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近年來,我區在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隨著我區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能源資源約束問題日益突出,高載能產業發展面臨著新老問題交織的局面。新疆“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極為豐富,高載能傳統產業要替代使用化石能源,就要充分利用“風光”以及基于“風光”的綠氫等能源。還要看到,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還面臨區域間產業轉移制約。國家政策支持符合標準要求的高載能產業向西部清潔能源優勢地區集聚。但高載能產業承接地與轉出地之間還亟待進行政策銜接和統籌協調,亟待構建區域間產業轉移利益共享機制。不容忽視的是,我區各方面對制造業特別是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的支撐仍存在明顯不足,亟待制定出臺一攬子可操作、可落地、可檢查的政策措施,加快促進高載能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要確保這些政策不形成保護落后產能、落后技術和落后企業的溫床,促進形成高載能傳統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良性競爭機制。
(五)堅持將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與促進新疆高載能傳統產業發展相結合。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開放性是高載能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特征。在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建設協同發展的高載能傳統產業體系,必須統籌高載能傳統產業和對外開放。既釋放開放紅利,又釋放改革紅利。立足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依托規模巨大、前景廣闊的內地市場,進一步深化市場準入和要素市場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高載能傳統產業供給結構優化、創造市場空間。要著力擴大對內開放,積極融入全國統一開放大市場。全面加強與對口援疆省市高載能傳統產業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形成高載能傳統產業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著力深化高載能傳統產業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等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積極開展高載能傳統產業國際合作新模式探索,不斷拓展向西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加快塑造高載能傳統產業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一批關鍵性、示范性、標志性重點項目落地,提高國際高載能傳統產業產能合作水平,增強對中亞國家的輻射力、影響力、帶動力。
三、以推進高載能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落實好各項經濟發展工作
(一)認識不模糊,行動更有力。
二十大報告指出:“不斷拓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加快發展高載能產業并不是要重復走以前的老路,而是要通過走綠色發展和新型工業化道路,來解決新疆高載能產業發展歷史中沉積的矛盾。徹底摒棄高載能即是高耗能、高污染、高破壞產業的認識誤區,深刻理解高載能產業的內涵,發展高載能產業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不矛盾。要充分認識到加快發展高載能產業是新疆推動工業強基增效和轉型升級、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加快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新疆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縮小新疆與內地發達省市差距的重大舉措。
(二)著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
推進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加大新能源裝機,積極發展風電、光熱、光伏發電、氫能、生物質能等綠色能源。推進風光消納規模制氫。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設,鼓勵大型能源企業布局風光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探索全域協同制氫賦能新發展模式,大規模開展氫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場景技術應用;結合抽水蓄能工程,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抽水蓄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構建穩定高效可再生能源制氫體系,將全區打造成國家級新能源與氫能產業融合示范區。依托綠電交易,探索區內電力跨區域制氫,降低各地用氫成本,支撐本地化工、鋼鐵轉型需求。鼓勵工業領域規模用氫,在鋼鐵、水泥、化工、有色等重點行業建設規模富氫氣體冶煉、生物質燃料/氫/可再生能源電力替代、可再生能源生產化學品、高性能惰性陽極和全新流程再造等集成示范工程。建設二氧化碳耦合可再生能源制氫試點。探索氫能冶煉技術推廣應用,推動鋼鐵等金屬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鼓勵大型企業開展氫冶金示范,助力金屬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構建多元應用生態,推動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加快加氫服務網絡建設,推動能源領域氫能應用,實施高效便捷氫能儲運工程。推進氫能技術機制創新。將氫能產業打造為引領傳統能化產業升級、推動全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新引擎。
(三)著力推進新材料產業綠色發展。
以園區化、基地化、專業化、循環化、綠色化為導向,積極支持在可再生能源富集、環境容量大的地區新建多晶硅項目,大力發展硅光伏、硅電子、有機硅、硅合金等硅基新材料產業,推動“風光電硅材一體化”綠色發展模式上新水平。支持鋁基新材料產業綠色發展,打造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推進銅基新材料、鈦及鈦合金新材料、稀有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碳基新材料、鋯基新材料及復合新材料、前沿新材料綠色發展,加快無機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綠色發展。
(四)著力推進有色金屬產業快速發展。
加快新疆有色金屬優勢資源轉化,引導有色金屬等行業產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資源環境可承載地區有序轉移。提高電解鋁、鎳鈷、鎳、鎂等優勢高載能產業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至30%以上。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發展高純鋁、電極箔、藍寶石、鈹銅合金、鋁鎂合金等下游精深加工產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設國家重要的綠色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和研發基地。
(五)著力推進煤炭煤化工、石油化工深入發展。
支持支持煤化工、石油天然氣化工與可再生能源耦合發展,推動煤化工與可再生能源制氫耦合、煤化工補氫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耦合、煤化工與石油化工融合等技術示范,全面推進煤炭資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綜合統籌煤炭資源、水資源、新能源發電基地和制氫儲能產業化技術等資源要素,穩妥推進準東、吐哈等大型煤炭基地一體化建設,擴大工業領域氫能替代化石能源應用規模,積極引導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煤制油氣等行業由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重點發展煤油化聯產低碳煤化工項目,穩步推進煤炭分級分質清潔高效綜合利用,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形成億噸級煤炭生產和轉化基地。
(六)著力推進高載能新業態融合發展。
在可再生資源豐富和氣候、地質等條件適宜的區域,建設數據中心集群,實現數據中心綠色、集約、高效發展,建成東數西算算力中心(樞紐)。加快元宇宙可再生能源電力基礎+數據依賴+算力支撐+多業態擴展融合,積極推進元宇宙智算中心建設。在可再生能源分布集中區域建設“風光互補”等示范工程;建立一批適用于分布式能源的“源-網-荷-儲-數”綜合虛擬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