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黨的十八大以來,玉門市借助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不斷壯大新能源裝備制造業,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地玉門,成為拉動玉門市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玉門錦輝長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戶玉門市的風機塔筒制造廠,作為安全管理員的凌治國在這里工作已經十多年了。
玉門錦輝長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員凌治國說:“這十年,我們的訂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忙了。”
訂單多、工人忙,得益于新能源產業的不斷壯大。十八大以來,玉門市新增各類電力裝機222萬千瓦,其中風電新增105萬千瓦。十年“追風”的歷程中,作為塔筒生產企業的玉門錦輝長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也在奮力奔跑,常年保持著穩定的生產量。
玉門錦輝長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員凌治國說:“雖然我們是老廠,但我們一年的生產量是50套左右,今年目前已經快完成50套了,后續還有生產項目。”
十年間,玉門錦輝長城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共生產風機塔筒3361套,銷售額超47億元。
等風來不如迎風去。2014年,玉門市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落戶玉門。作為一家風機葉片生產企業,艾郎風電看重的就是玉門富集的風力資源以及玉門乃至酒泉、甘肅的新能源發展前景。這些年,公司的發展越來越好,產品的工藝和質量也越來越高。
玉門市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制造部員工許超說:“比如現在的拉擠梁設備就是比較新穎的生產工藝,比之前的灌注梁制作時間縮短了一半,現在的這一套梁大約在10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強度比灌注梁增加了1.5倍。這些年我們公司從最開始的45.3米的小葉片,已經做到94米了,每一個葉型的工藝都在不斷地進步和改善。”
80后的許超從建廠之初就來到了這里,短短幾年,他已經從最基層的生產工人成長為部門的技術骨干。
玉門市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制造部員工許超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工資待遇,我剛入職的時候工資是一個月四五千塊錢,隨著這幾年公司的不斷壯大、發展,我自己也不斷地學習進步,現在的工資已經過萬了。”
玉門市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行政副總葉文忠說:“2015年到2021年,我們總共完成葉片生產1743套,產值達到26億。今年我們調整產品結構,整個產量在180套左右。這幾年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企業在玉門成熟了、發展了,也提高了。”
企業發展得好,自然會吸引大量的人才回鄉就業。90后的張濤一畢業,就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了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為了生產制造部門的一名熔化工。
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制造部熔化工張濤說:“在我的印象中,像生產類的制造業企業會有很多工人在生產線上進行重體力的勞動生產,但是來到大明之后,我發現公司的智能化以及工業化標準非常高,基本90%以上的工作都可以通過電腦終端來完成。”
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太陽能光熱及光伏用聚光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于2018年落戶玉門開始建設,一期項目于今年3月建成投產,目前企業正在進行二期項目的建設。
甘肅凱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霍富說:“目前的生產運營正常,產量產值都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我們計劃明年年初完成二期項目三線四線的熔窯基坑,在2025年之前,四條生產線都要投產,這是公司對項目的規劃要求。”
十年風聲,十年光影;十年耕耘,十年收獲。黨的十八大以來,玉門市搶抓國家、省、市支持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機遇,借助自然資源優勢,聚焦風電、光伏兩個領域,全力推進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業發展。配套鑫能50兆瓦、首航節能100兆瓦、常州龍騰50兆瓦、中海陽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的實施,累計引進凱盛大明、艾郎、首航光學、中車、錦輝、風渡新材料、鑫晨光熱、寶能(甘肅)新能源等8戶企業,形成年產600套風電葉片、800套風輪、900套風電塔筒、500兆瓦光伏支架加工、7.2萬套光熱定日鏡的產業規模。預計2022年,玉門市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產值可達8億元,增加值0.7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以上,稅收25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