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后補貼都讓地方出,審批權限也在地方,會不會新項目審批就沒那么容易了?”
“有的省份財政有錢還好,我們這窮省咋辦,想上新項目會不會受影響啊?”
隨著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2021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生物質發電項目補貼的“央地分擔”規則也正式出爐。為推動生物質發電有序建設,《工作方案》特別強調,生物質發電補貼中央分擔部分將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對于補貼新政,記者近日接連接到生物質發電企業如出一轍的咨詢:“央補退坡的信號,會不會影響新增生物質發電項目審批?”
并非突然向地方財政施壓
雖然今年是首次啟動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擔電價的補貼機制,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去年9月聯合發布的《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明確提出“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補貼機制”。其中,新納入補貼范圍的項目(包括2020年已并網但未納入當年補貼規模的項目及2021年起新并網納入補貼規模的項目)補貼資金由中央和地方共擔,分地區合理確定分擔比例,中央分擔部分逐年調整并有序退出。
就政策的連續性和適用性,有行業專家指出,此次《工作方案》只是細化了規則,仍舊延續了既往政策精神,并非突然給地方財政施壓。“針對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不同地域,《工作方案》還劃定了不同的央地分攤比例,這也是考慮了各地的具體情況,并非一概而論。”
部分地區存在審批收緊風險
對于生物質發電企業的擔憂,上述專家坦言,雖然《工作方案》已經盡量照顧到各地實情,但部分省份確實存在新項目審批收緊的風險。
根據《工作方案》,目前西部和東北地區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項目中央支持比例為80%;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央支持比例為60%。全國各區域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中央支持占比最高。
上述專家表示,即便以現行中央支持80%的比例測算,在東北某省,地方財政承擔度電補貼的壓力已經非常大。“作為產糧大省,當地需處理的秸稈數量龐大,而生物質發電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加之冬季供暖在當地是剛需,所以近幾年該省十分青睞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現在,一旦國家把度電補貼逐步交由地方,客觀上肯定會影響地方政府上項目的積極性。因為新項目上得越多,地方政府出資也越多。怎么上,上什么項目,地方政府也得算細賬,可能不會像過去審批那么痛快了。”
有知情人透露,該省此前已有2家大型企業計劃今明兩年上馬新項目。“都是大機組,現在具體情況如何,也要觀望一下了。不僅是審批問題,企業也擔心,此前國家補貼就有拖欠,若以后地方承擔補貼,說不定也不能按時下發,那會更麻煩。”
對于地方財政可能面臨的困難,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也提出,建議地方政府設立廢棄物處理公共預算資金,對處理農業、林業廢棄物以及生活垃圾的企業進行適當補助。同時,對欠發達地區,建議中央采用轉移支付方式進行支持。
鼓勵生物質非電利用
上述專家指出,此次《工作方案》透露出國家鼓勵生物質能非電利用的政策信號。
記者注意到,2020年發布的《實施方案》就已明確,要立足于多樣化用能需求,不斷拓展生物質能利用渠道,堅持宜氣則氣、宜熱則熱、宜電則電,鼓勵加快生物質能非電領域應用,提升項目經濟性和產品附加值,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
上述專家表示,中央補貼退坡是最有效的調節手段,可以引導企業去發掘生物質能的多種利用形式。“特別是開發出商業化、市場化利用形式,這才是行業長遠發展的最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