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工商聯報送了《關于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大力發展光熱發電產業的提案》,建議大力扶持光熱發電產業發展。
提案指出,太陽能光熱發電具有多個優點,比如: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光熱電站每度電的碳排放遠低于光伏,僅為光伏的1/6;光熱電站自帶大規模、廉價、安全環保的儲能系統,能明顯降低未來電力系統對于儲能的需求;光熱電站的就業人數是光伏電站的10倍等。
為此,全國工商聯建議,多策并舉,支持光熱發電產業可持續發展。在“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繼續對光熱發電項目給予補貼等。
光熱電站就業人數是光伏電站10倍
2020年9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高國家自主貢獻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提案指出,該承諾不僅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也為我國新能源發展指明方向。光熱發電是一種高品質的清潔電力,其發電原理與傳統火電相似,采用成熟的儲熱技術,可實現全天24小時穩定持續發電,具有電力輸出穩定可靠、調節靈活等特性,能夠承擔電網基荷和調峰職能,降低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對大儲能容量的要求。作為能源轉型新途徑,太陽能光熱發電未來將會為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貢獻重要力量。
全國工商聯介紹,太陽能光熱發電具有較多優點,包括:在整個生命周期中,光熱電站每度電的碳排放遠低于光伏,僅為光伏的1/6;與光伏和風電相比,光熱發電是電網友好型的清潔電源,大規模并網不會增加整個電力系統的額外成本;建設光熱發電站需要消耗普通鋼材、玻璃、鹽和水泥等大量傳統材料,有助于化解傳統行業過剩產能;設計、制造光熱電站所用的技術設備與傳統煤電幾乎相同,有助于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幫助傳統煤電產業鏈企業獲得新生。
同時,光熱電站自帶大規模、廉價、安全環保的儲能系統,能明顯降低未來電力系統對儲能的需求;光熱發電具有很大轉動慣量,有利于電網頻率和電壓穩定,能夠為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提供重要支撐;光熱發電大多建在荒漠化土地上,有利于當地生態改善;中國優質光資源主要在西北,通過規模化建設光熱電站,有利于擴大當地就業(光熱電站就業人數是光伏電站的10倍),可明顯拉動西北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經過一定年限的規模推廣,光熱發電不僅可擺脫對國家補貼的依賴,且經濟性和環保性均優于天然氣發電和光伏+化學電池儲能,上網電價也可降到當前煤電水平。
光熱發電處于起步發展階段
目前,發展光熱發電存在一些困難,包括光熱發電處于發展初期,沒有規模效應,與光伏相比價格較高;光熱電站的經濟性與其規模緊密相關,只有較大規模的電站才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因此,光熱電站投資額遠大于光伏電站;光熱電站建設周期較長,工程技術較為復雜,涉及多個工程門類,調試、運維都較為復雜;雖然光熱發電價值已得到不少專家認可,但因目前國內擁有大量煤電機組,光熱發電價值和作用短期還無法得到體現等。
2020年1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新增海上風電和光熱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
全國工商聯認為,當前,無論國內國外,光熱發電都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發電成本較高,如果簡單地直接取消國家補貼,將無法在價格競爭中立足。
為此,提案建議,在“十四五”規劃中,安排一定容量的新增裝機;同時,在西北地區的電力外送通道上各配置1GW~2GW的光熱發電機組來代替燃煤機組,提高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重;在“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繼續對光熱發電項目給予補貼,鼓勵銀行提供低息貸款,減免土地使用稅等相關稅費;改革電源上網電價機制,將需求側的峰谷售電價差向發電側傳導,使上網電價體現電源品質差異和市場供求關系,從而發揮光熱發電的儲能調峰優勢,大幅度減少國家財政補貼壓力。
此外,提案建議,首批示范項目中尚有12個項目處于停建狀態。為此,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明確2018年以后投運的光熱發電項目上網電價政策。對原投資方已明確退出的示范項目,應允許地方政府選擇合適的投資方繼續建設,并將機組投運時間延期至2022年底,以保證示范項目的建設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