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自2019年6月18日啟動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以來,截至2020年5月底,國網青海電力已組織調峰交易1172筆,通過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共完成充電電量2624萬千瓦時、放電電量2079萬千瓦時,區塊鏈交易存證數據上萬條。
今天,在中國乃至世界,說起綠電必定會談及青海。
自2017年至2019年,青海連續三年實施綠電7日、9日、15日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刷新并保持著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
2020年,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達到2801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規模的87.7%,是全國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
當人們還在驚呼這些奇跡時,青海綠電又開始與數字化、智能化發生碰撞,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一系列融合產生的化學反應,再次點亮了不一樣的“綠電”。
當綠電遇上“區塊鏈”
“區塊鏈”這一概念作為一種新型的互聯網技術,除了備受學術界的青睞外,也日益受到產業界、金融界的追捧。
從專業角度講,區塊鏈這一底層技術,以其獨特的去中心、去信任、集體維護、數據透明、可信的特性,剛好迎合了儲能調峰輔助服務技術支撐的急切需求,儲能的分散式布局、緊急快速響應、充放電電量的精準匹配,無一不是區塊鏈技術的完美應用場景。
今天,在青海“區塊鏈+共享儲能”的全新模式正在推動綠電運用發生改變……
5月21日9時,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光伏園區里耀眼的陽光直射在蔚藍的光伏板上,新能源發電量持續攀升,此時,遠在青海西寧的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基于區塊鏈的共享儲能輔助服務交易平臺自動組織新能源企業開展共享儲能輔助服務交易,新能源電量源源不斷地儲存到魯能多能互補儲能電站,當天該平臺共組織完成4筆交易,消納新能源電量10.08萬千瓦。
“儲能電站具有電網調頻調峰、平衡輸出、緩解電力波動的特性。魯能多能互補儲能電站是自建自用電站。在此次共享儲能交易中,該電站首次作為電網側儲能電站,納入電網調峰調度,由電網側統一調控,實施精準的充放電控制,讓電力系統更具‘柔性’調節能力。”國網青海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方保民介紹,此次交易提升了儲能電站自身利用率,也讓其他新能源企業共享了儲能資源,實現新能源最大化消納,通過市場化收益分配實現多方共贏。
據統計,自2019年6月18日啟動調峰輔助服務市場以來,截至2020年5月底,國網青海電力已組織調峰交易1172筆,通過儲能調峰輔助服務,共完成充電電量2624萬千瓦時、放電電量2079萬千瓦時,區塊鏈交易存證數據上萬條。
世界首個“綠電感知平臺”上線
青海“青字號”的牛羊肉及其他農產品可以追根溯源,青海“青字號”的綠電當然也可以。
6月12日,世界首個清潔能源供電感知平臺“綠電感知平臺”上線。當天,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運營監測大廳大屏幕開始實時動態展示青海綠電排名大數據監測分析和居民用電指數情況。
“我們自主研發的‘綠電感知平臺’,面向青海省用電客戶提供綠色能源感知服務,能使百姓切實感受到‘綠電在身邊’。”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互聯網部主任周群星介紹。
綠電感知平臺不僅將電網數字化建設成效與區塊鏈、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相融合,還首創了基于CART剪枝算法的全網用能結構溯源技術,實現青海省清潔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全鏈條的動態感知。用電客戶只需通過手機App就能實時查詢自身用電成分,了解自己在清潔能源消納、節能減排中做出的貢獻,深度參與綠電活動,感知綠色發展。
除了居民感知,企業同樣能獲得綠電使用的相關信息。周群星介紹,發電企業通常比較關注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以及各類設備運行狀態,對電能的傳輸、消納等關系到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獲取渠道單一。綠電感知平臺融合發電、輸電、配電、用電整條能源鏈各節點數據,構建電網一張圖,使發電企業在線感知電能消納情況和全省經濟貢獻度,對企業決策未來投資方向、調整產業布局等提供輔助參考,推動各類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的共同發展。
另外,政府部門還可以利用綠電感知平臺應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組件,實時在線獲取涵蓋生產、傳輸、消費三個環節以及發電、電網、用戶三類主體的相關數據,社會各界也可通過平臺實時了解地區綠色電力發展整體情況。
為綠電搭載“最強大腦”
人工智能與青海綠電的相遇必定會是一次精彩的“頭腦風暴”。
5月20日,一架便攜式無人機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路村一處山坡上起飛,這次的飛行任務是對10千伏新九路進行全面巡視。不到半個小時,這個“小家伙”就完成了全線6公里的巡視任務并安全著陸,巡檢發現的異物纏繞、金具連接開口銷脫落等13處隱患信息即時自動回傳到無人機管控平臺。
這個“小家伙”是國網青海電力自主研發設計的配網“偵查兵”——配網人工智能巡檢系統,不同于一般的智能巡檢設備,它是具有電力物聯網賦能的升級版,看似“單兵作戰”的它,背后有一整套集數據全面感知、AI智能識別、人機交互、大數據分析等為一體的信息化系統作為支撐,不僅可以智能診斷設備缺陷隱患,還能自動生成設備檢修消缺策略和線路改造升級策略。
另一邊,在西寧市海湖新區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的大屏幕上,全天候實時顯示著全省42座光伏扶貧電站的內外部場景,屏幕周圍的一圈詳細數值反映著電站的發電和各類設備的運營情況,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對光伏電站發送著指令……
據國網青海電力綠能數據公司市場運營中心產品主管郭樹峰介紹,自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創建應用“大云物移智鏈”等現代技術,建成國內首個數據匯集、存儲、服務、運營一體的新能源大數據平臺,實現了適應能源與數字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模式。圍繞該平臺,國網青海電力深入挖掘數據價值,針對發電企業降本,提供集中監控、數據轉發、集中功率預測等13類數據應用服務,實時處理、存儲、分析新能源電站最小顆粒度數據,實現了從電站運行、檢修運維到生產管理的多環節智能管控,我省電站進入了“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運維模式。
此外,國網青海電力根據電網規劃業務需求,建立電網運行、設備運維數據間勾稽關系,通過確定的取數范圍、運用邏輯,折合營銷、調度等業務系統62張數據表,實現電網發展規劃19張技術數據表自動計算、匹配對應及按需求導出,可以提高數據質量、縮短收集周期、減輕工作強度。
“大數據”發揮大價值
“目前,全省企業電力復工復產指數為93.55%,基本保持穩定、小幅增長。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復工率最高,為99.7%,工業、餐飲和住宿業分別達到為82.77%、94.64%。”5月15日,國網青海電力呈送青海省委省政府的《疫情防控期間青海省企業復工生產情況簡報》對工業企業開復工做了詳細的表述。
沒看錯,就是通過電網大數據,企業復工情況得到了清晰且客觀的反應。國網青海電力副總經濟師展潔介紹說:“用電量迅速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生產情況,我們充分運用這一數據,在關鍵時刻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不僅如此,5月20日,國網青海電力依托電力大數據分析提供給農商銀行的企業貸前信用分析報告顯示:某新型建材公司貸前信用分析綜合得分為88.75分,高于同類行業平均5.03分,某糧食加工公司貸前信用分析綜合得分為93.75分,高于同類行業平均10.84分。兩家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良好,誠信度高。
由于電力數據涵蓋行業范圍廣,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態,國網青海電力積極拓寬數據應用與共享渠道,聯合金融機構,從“用電價值度”、“用電增長度”、“用電誠信度”、“繳費及時度”四個維度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分,輔助金融機構識別、監測、分析企業真實經營狀況,為精準放貸提供有效依據。
另外,電力大數據還可以針對居民用電指數,給青海住建部門提供空房率與入住率的權威分析,與公安系統聯合實現夜間用電的安保數據監控。國網電力還將不斷加強科研力度,擴大電力數據的運用,全方位服務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