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更是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二大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在回顧新中國成立70周年偉大成就,總結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有兩個因素不可或缺——城市與能源。城市體現了發展的地域觀,是經濟增長在地理空間上的映射;能源體現了發展的要素觀,為經濟騰飛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發展的地域觀:城市是主體
城市是各類生產要素的“聚集地”,也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高地”。1949年以來,我國城市個數由132個增加到672個;城鎮化水平由10.6%提高到59.6%;城市道路面積由8432萬平方米增加到78.9億平方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數據顯示,我國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不到4%的國土面積集聚了近20%的人口,創造了近40%的國內生產總值。
與此同時,城市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體。生產要素的加速聚集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伴隨著能源的大量消耗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世界銀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僅占全球陸地總面積2%的城市,消耗了全球67%的能源,排放了全球70%多的溫室氣體。我國城市能源消費總量占比超80%,更是占據絕對比例。
發展的要素觀:能源是關鍵
能源投入、勞動力和資本投入均為經濟增長的最基本驅動力,能源轉型是驅動城市增長的重要途徑?;仡櫣I革命發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能源轉型驅動了技術進步,大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在薪柴時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滿足社會生活需求,在煤炭能源時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滿足工業大規模用能需求,在石油電力能源時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滿足工業、建筑、交通、生活等多元用能需求,在后化石能源時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引領產業結構演進及城市發展升級。
能源之于城市發展的作用逐漸由“數量保障”向“質量提升”過渡。改革開放初期,內地勞動力與國外直接投資在東南沿海的匯集造就了經濟增長的“中國奇跡”和城市發展的“中國速度”。相比于豐富的人口紅利和外資,能源這一要素多次滯后于經濟發展,“缺能”、“缺電”現象頻發,如在1985-1988年和始于1992年的兩次經濟加速均引起了能源供應缺口;2000年以后的再重工業化進程導致多次大規模“電荒”等。城市發展對能源的要求更加側重于“數量上的保障”。
“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勞動人口出現負增長,資本形成開始放緩,經濟增速出現換擋,能源供應呈現寬松態勢。加之當前我國以空氣污染為代表的“大城市病”頻發,城市由“高碳”向“低碳”的轉型更為迫切。
城市能源變革奏響城市高質量發展交響曲
砥礪70年,奮進新時代。當前我國城鎮化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根據咨詢機構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城市GDP占全國GDP的比重將達到95%左右,“城市中國”是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主要特征。城市能源變革是“城市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最主要抓手。具體來看,城市能源變革需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能源要素的產出效率。世界銀行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單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節能潛力巨大。需要進一步大力降低能源消費強度,提高能源效率,不斷增加單位能源投入的產出水平。此外,考慮到環境污染等經濟發展負產品與能源消費密切相關,需要在綜合考慮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可行性的基礎上,優化能源內部結構,減少能源投入在創造經濟產出的過程中所帶來的負產品。
二是加強能源要素對其他要素的替代水平。不斷適應第三次工業革命新形勢,通過增強能源供需兩端的靈活性,提升能源系統的智能化水平等手段,構建“橫向多能互補、縱向源網荷儲”的能源互聯網。順應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潮流,不斷催生新興業態,提升傳統能源行業的泛在感知能力,促進萬物互聯,從而實現對“人”這一生產要素的有效替代,同時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是適應“去中心化”的城市發展空間格局。伴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功能完善以及交通系統優化,城市空間的“去中心化”將漸成趨勢,城市要素布局將由“單中心”向“雙中心”甚至“多中心”演變。能源供應方式將逐步由單中心“集中受入式消費”過渡到多中心“集中受入與分布供應并存式消費”。其中能源的集中式受入仍將是城市能源供應的主體,同時分布式能源則具有靈活性強和清潔低碳等特點,更加契合多中心城市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