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日前,在蘇州召開的2019第六屆中國國際光熱大會暨CSPPLAZA年會向與會代表及全球光熱產業鏈從業者發布了《構建全球光熱共同體倡議書》。
在同期舉行的一場主題為“構建全球光熱共同體”的高端對話上,國內外光熱發電行業的代表性機構和企業高層就此展開了深入討論。
政策借鑒和技術合作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表示,各國在光熱發電發展上在政策、技術等各個方面都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鑒,并展開合作。
海外光熱產業發展起步較早,已經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而中國啟動光熱發電相對較晚,中國可以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
比如在電價政策上,某些國外項目公布的中標電價只是一個基礎電價,并不是實際執行的電價。實際執行的電價是根據購電協議,按照電網負荷的需求,各個時段執行不同的電價系數,有的國家和地區高峰時段的電價系數大于3,也就是說高峰時段的電價是基礎電價的3倍,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光熱發電儲能的技術優勢。
在技術層面,目前國內首批示范項目中也有部分項目得到了國外的專利授權,有些項目購買了國外的工程技術服務,有些項目選擇了國外設備。這些合作對促進我國光熱發電的健康發展都是有利的。隨著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國內外的技術合作會愈加密切。
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科對此指出:“龍騰利用自身的技術儲備和產業化基礎,結合國外已有的及正在研發的新技術,通過技術引進優化結合自主研發、制造本地化實現更有競爭力的集熱場方案。”
“以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項目為例,我們和外方進行設計優化300多項,通過聯合設計優化減少集熱器用鋼量三千多噸,節約了數千萬投資,通過工藝優化使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到今年6月份已實現每天可以完成3個回路的現場安裝,7月份單月支架交付量突破8000噸,這有利于在今后項目實施過程中更好地縮短工期。”俞科強調。
中國出海面臨的障礙
但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光熱項目合作當前依然存在一些障礙。
對于中國在制造能力和人力成本上的優勢輸出,俞科認為,“在國外項目中,如果依托中國制造業及人力成本優勢,能夠促進當地項目實現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那么這將有利于國際光熱市場的發展。”
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祥則表示,“我們在為公司海外項目做前期準備的過程中發現,同樣裝機規模的電站,國內外光熱電站建設(除設備之外)的費用和成本差別很大。中國制造的高性價比和低勞動力價格優勢比較明顯,但遺憾的是,一些國家對中國勞動力尤其是技術勞動力進入本國市場有種種限制,這對于嘗試走向海外并期望獲得競爭力的中國企業會產生較大影響。”
金建祥認為,目前,中國高素質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能否順利在海外工作、廉價的基礎勞動力能否進入海外市場,是中國有實力的光熱企業在海外市場獲得競爭力的最大障礙。而這將會導致項目成本上升,并影響工期。
行業協會和媒體的橋梁作用
德國太陽能熱發電協會(DCSP)董事會成員Oliver Baudson強調,在全球光熱市場發展過程中,協會和媒體這類行業機構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與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光熱可能并不廣為人知,因此我們要做更多的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到光熱在電力系統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價值。同時,行業機構能夠了解行業的心聲,聽取相關意見,通過嫁接方式推動光熱技術尤其是創新技術的發展,從而降低成本。
“此外,機構可以幫助協調企業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可以促進本地企業與國外企業、政府間的合作。隨著光熱發電越來越國際化和全球化,必須開展開放性的多邊合作。這需要行業機構的更多努力。”Oliver如是表示。
西班牙光熱發電協會主席兼歐洲太陽能熱發電協會前主席Luis Crespo總結道,“目前可再生能源市場接受度非常高,國家間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形式,并以此為基礎,在技術等各個方面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我們希望在未來,有更多中國公司和國際公司都可以參與到合作中來,并選取合適的切入點,找到適合自身的合作對象。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形勢下,如果沒有國際合作,那么光熱發電可能面臨固步自封的窘境,相反,如果眾多企業都愿意接洽和合作,那么光熱產業將實現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