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姜希猛是四川樂山太陽能研究院院長,教授、高級工程師,入選四川省“千人計劃”,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價專家庫同行專家。今年兩會期間,姜希猛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問題接受了記者提問。
記者:您如何看待太陽能利用的前景?
姜希猛:太陽能利用是我的專業。國家現在對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是大力鼓勵提倡的,光伏發電前景依然良好。除了大面積光伏電站的應用外,分布式光伏電站也建設得有聲有色。
分布式光伏市場較為廣闊,各省都在通過制定相關政策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目前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勢頭和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能夠相匹配。之前我國光伏行業雖然有一些起伏,但總體趨勢依然向好。我衷心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
記者:你們研究院從事太陽能綜合利用,包含太陽能光熱系統、光伏發電、制氫、建筑一體化應用研發與設計。能具體介紹一下綜合利用的情況嗎?
姜希猛:從我國能源發展戰略角度,應該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然而,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不同,以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往往在量上難以滿足用戶需求,需要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進行替代補充。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綜合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來補充。可再生能源是低成本的、資源是無償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最科學的能源系統。
我們之前在國外做過零能耗住宅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在寒冷地區,我們的建筑采用了太陽能地暖和熱水,安裝了3~4千瓦的光伏發電系統和小型風電機,還用新材料制作了隔熱的“玻璃窗”,使住宅居民真正完全享受到全自然能源。我希望今后這樣的太陽能綜合利用項目能在國內建設應用。
記者:你們的太陽能綜合利用中包含氫能是比較創新的做法,為什么呢?
姜希猛:從能源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氫能將可能成為利用率最高的能源。雖然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但它有密度低的弱點,使用量很難滿足人類對能源的需要。我們的能源發展目標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所有會產生污染物排放的能源,如煤、石油等。什么樣的能源能夠擔當這樣重要的替代責任呢?氫能或許能成為主要替代能源。
燃料電池技術以氫能為主要能源,通過化學反應可以產生大量的電能,足以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而且在產生電力的同時又產生熱水。因此,我認為,以氫能為主要能源,再配以光伏發電作為補充,將是我國未來能源的理想結構。
記者:去年采訪時,您談到正在研發一種新型的隔熱材料,現在情況如何?
姜希猛:我帶領團隊從事的“低成本高性能氣凝膠納米隔熱材料”項目去年開始啟動,經過一年的研究,已經完成實驗室工作,今年初舉行了成果評價會,受到了專家的好評。
低成本材料在行業里面國內領先。氣凝膠作為世界上隔熱效果最好的材料,廣泛應用于建材、冷鏈物流、高鐵等領域。氣凝膠這種材料的特點是既透明、透光又隔熱,例如在光熱領域的集熱器中使用,太陽光能夠進來,而熱能又不會喪失,實現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目前我們研究院已成功實現了高性能氣凝膠的低成本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