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國入庫的PPP項目投資額達13.2萬億元,開工項目投資額3.2萬億元,面對十萬億級市場,如何做好PPP項目的績效評價,成為學界業界關注的話題。在2月23日舉行的國家治理與財政績效論壇上,與會專家指出,隨著PPP項目逐步進入運營期,績效評價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已經是當務之急。
做好項目績效評價已是當務之急
在國家治理與財政績效論壇舉辦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績效評價目標、指標與方法”圓桌論壇環節,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澤彩稱,1982年,英國創造了公私合作的PPP項目,創立了PPP理論。之后,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豐富了該理論,而中國則創新了PPP理論。
不過,PPP項目在各國的發展比較曲折。據王澤彩介紹,英國在2018年叫停了所有PPP項目,美國對公私合作持謹慎態度,中國的PPP項目規模雖然大,但落地率較低。中國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公布的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管理庫2018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管理庫項目累計8654個,投資額為13.2萬億元;落地項目累計4691個,投資額為7.2萬億元;開工項目累計2237個,投資額為3.2萬億元。
2017年11月,財政部發布了《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級財政部門組織開展項目管理庫入庫項目集中清理工作。王澤彩稱,這之后,PPP項目的落地率達到了54%,較2017年大幅提升。
而隨著2018年9月《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出臺,如何做好PPP項目績效評價,成為一個迫切的工作。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趙敏認為,PPP項目績效評價存在“四難”,既績效目標難、指標難,數據難、歸因難。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專家,云南云嶺工程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寶昆在圓桌論壇上稱,2014~2016年開工落地的PPP項目,現在逐步進入運營期,績效評價的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已經是當務之急。
加快績效目標建設
針對PPP項目績效評價,多位專家給出了各自的方案。楊寶昆建議,一是盡快研究出臺PPP項目全生命周期操作指南;二是盡快開展PPP項目績效目標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績效目標要結合項目特點;三是加快構建科學合理、細化量化、可比可測、動態調整、共建共享的績效指標體系。
對于PPP項目中的政府付費模式、可用性績效付費模式和使用者付費模式的評價,楊寶昆稱,應當思考是否需要研究制定不同的績效管理操作辦法。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專家,中瑞均富咨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利彬提出了四點認識:一是PPP項目績效評價的核心是如何處理好內部管理與外部約束之間的關系;二是內部管理與外部約束之間應當分層考核,如果內部管理凌駕或者超越了PPP合同的約束,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法律風險;三是原則上財政預算績效考核的內容,不應該影響PPP項目協議所約定的核心條款;四是對微觀項目的績效考核,應當以項目本身簽訂的PPP協議考核為參照。
王澤彩提出,應盡快明晰PPP績效評價的功能定位,明確政府不該兜底的項目不能兜的同時,也要遵守盈利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加快PPP項目績效評價課題邊界的界定,加快推進分領域、分行業、分層次的PPP項目的績效目標、績效指標的建設,盡快出臺操作規范。
王澤彩建議,一是要大力培育社會第三方評價隊伍,聘請專業的人、團隊做專業的事;二是重大項目實施終身責任追究和責任倒查;三是要激活財政大數據;四是要盡快組建中國財政績效評價協會,抓好項目支出、部門支出和政府財政預算支出評價,做到有法可依,并制定行業規范,做好績效指標庫的建設和行業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