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張家口日報 | 0評論 | 3875查看 | 2016-06-28 09:54:37
隨著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應用,如何將這些電能、光能靈活地并入電網并減少對電網穩定性的沖擊,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困擾各方的難題。
面對日益突出的可再生能源消納矛盾,近年來,我市創新發展思路,風電供暖、風電制氫、云計算等一批新能源綜合利用工程陸續開工或投入使用,不僅對于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納具有明顯的示范作用,而且對于我市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依托優勢―――可再生能源遍地開花
我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京、冀、晉、蒙四省市交界處,是京津冀地區向西北、東北輻射的連接點,境內擁有5條超高壓骨干輸電通道和規劃的特高壓通道,是我國重要的電力輸送通道節點,是目前全國輸送可再生能源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同時,由于毗鄰北京,張家口可充分利用京津等地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為可再生能源新技術研發及規模化應用、產業轉化升級提供支撐。
我市也是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自古就有“壩上一場風,從春吹到冬”的農諺。數據顯示:張家口域內可開發風能資源儲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太陽年總輻射1500-1700千瓦時/平方米,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00萬千瓦,生物質資源年產量200萬以上,豐富的資源條件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我市風電建設起步較早,1998年建成了第一個風電場―――長城風電場,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我市風電建設從此起步,2005年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7年,壩上地區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09年,又被確定為全國第二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因此,我市成為全國首個雙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2016年第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獲國家能源局批復,總規模683萬千瓦。再次成為全國首個獲得三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地區。目前,全市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為743萬千瓦,并網容量713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規模累計達113萬千瓦,并網84萬千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下,張家口作為京津冀的生態涵養區,張家口憑借優越的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資源,把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實現綠色崛起的主攻方向。同時京張攜手舉辦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依照“低碳奧運”的理念和要求,將實現崇禮縣奧林匹克中心和其他賽場用電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這一戰略機遇,將張家口建成綠色轉型發展的示范區,將豐富的生態資本轉化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能力,為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發展瓶頸―――多因素導致消納矛盾突出
隨著可再生能源井噴式發展,消納矛盾日趨明顯。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一直都是世界性難題,與國內其他省份相比,我市的新能源消納問題更為突出。我市風資源集中、規模大,就地消納比例小,新能源集中的地區電源結構單一,加之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電力需求增速減緩,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張家口地區發展可再生能源面臨的制約原因是多方面的。”據介紹,首先我市可再生能源電網輸出通道有限,輸出較為困難。目前,全市電網輸送能力尚有不足,從長遠發展規劃看,電網架構遠遠不能滿足風電外送和新增風電、光伏發電并網的需求,未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超過5000萬千瓦,對外輸送通道和消納能力建設需求迫切。
我市“三站四線”工程完工以后,電力輸送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壩上風電場平均年棄風率低于8%。另外,因我市可再生能源開發速度迅猛,電網建設與我市可開發進度不匹配,預計后續開發將帶來一定壓力,新上風電項目推動困難。
我市可再生能源發展還缺少完善的體制機制及相關優秀人才儲備。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交易機制缺失,能源管理、電力機制、市場交易、價格形成等體制機制主要著眼于常規能源而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滯后,可再生能源電力價格不能合理反映用電成本、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保護支出,制約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同時,可再生能源高端人才缺失,研發力量薄弱,創新平臺和設施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技術研究之后,支撐可再生能源應用的綜合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
先行示范―――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區
“可再生能源將在未來能源發展中占主導地位,風電、太陽能發電等能源將成為清潔能源發展的主力。要實現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隨著2015年7月國務院批復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我市將在3年時間內逐步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張家口樣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規范資源開發管理。為防止可再生能源開發一哄而上、無序開發,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管理的通知》,出臺了《張家口市太陽能光伏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和《京張奧運迎賓廊道光伏項目管理辦法》,對全市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實行了集中統一管理,設定了準入條件,規范了開發程序,有效杜絕了濫批亂建現象。
確定選商招商思路。出臺光伏企業量化優選、風電企業量化優選兩個辦法,把招商變為選商。截至目前,已簽約引進了天津中環、三峽新能源、巨人集團、陽光電源、特變電工、陽光科技、唐山海泰、晶澳集團等大型企業30余家;設立了張家口東旭可再生能源產業股權發展基金、張家口豐發投資基金、張家口建設發展高新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等8支基金,總規模達300億元人民幣。通過招商引資,我市將與國網節能公司合作,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基地化開發,城市清潔供暖、節能數據中心、智慧城市基礎平臺等方面建設,打造新能源全領域開發新模式;與三峽集團合作,通過建設美麗鄉村、旅游文化、生態農業一體化示范工程,打造烏拉哈達水庫風光水生態文明綜合開發新模式;與億利集團合作,將光伏項目建設與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綠色農業、牧業、土地治理等打包結合,先期在張北縣試點,打造“光伏+”新模式。
破解新能源產業消納難題,打通外送通道十分關鍵。基于此,我市正積極推動張北―――贛州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及張家口―――北京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確保可再生能源電力外送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推進先行先試項目。引進了全球智能泊車互聯網平臺、智云網絡科技、大數據、智能微網、柔性直流、斯特林光熱、逆變器、光伏組件、云監控等一大批高科技項目在我市先行先試;啟動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張家口創新示范區、沽源風電制氫、河北建工學院風電供暖、奧運光伏廊道、華強兆陽光熱發電等一批示范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