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 0評論 | 5911查看 | 2016-05-20 17:08:00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段確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為加快實施這一戰略,特制定本綱要。
一、戰略背景
創新驅動就是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國家力量的核心支撐是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強則國運昌,創新弱則國運殆。我國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與歷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導致科技弱、國力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真正用好科學技術這個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桿。
創新驅動是世界大勢所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軍事變革加速演進,科學探索從微觀到宇觀各個尺度上向縱深拓展,以智能、綠色、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將引發國際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正在重塑世界競爭格局、改變國家力量對比,創新驅動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我國既面臨趕超跨越的難得歷史機遇,也面臨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創新潮頭,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創新驅動是發展形勢所迫。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發展動力不斷減弱,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持續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開辟我國發展的新空間,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
當前,我國創新驅動發展已具備發力加速的基礎。經過多年努力,科技發展正在進入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的躍升期,科研體系日益完備,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學、技術、工程、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經濟轉型升級、民生持續改善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對創新提出了巨大需求。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備的產業體系、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與互聯網時代創新效率的提升相結合,為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有效結合集中力量辦大事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許多產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發達國家在科學前沿和高技術領域仍然占據明顯領先優勢,我國支撐產業升級、引領未來發展的科學技術儲備亟待加強。適應創新驅動的體制機制亟待建立健全,企業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高,經濟發展尚未真正轉到依靠創新的軌道。科技人才隊伍大而不強,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創新型企業家群體亟需發展壯大。激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仍需進一步培育和優化。
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必須始終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讓創新成為國家意志和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新路徑,為我國未來十幾年乃至更長時間創造一個新的增長周期。
二、戰略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解放思想、開放包容,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優先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創新體系支撐高水平的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根本轉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
(二)基本原則
緊扣發展。堅持問題導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明確我國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在關鍵領域盡快實現突破,力爭形成更多競爭優勢。
深化改革。堅持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強化科技與經濟對接,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創新規律,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構建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環境。
強化激勵。堅持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落實以人為本,尊重創新創造的價值,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匯聚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擴大開放。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全面提升我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力爭成為若干重要領域的引領者和重要規則制定的參與者。
(三)戰略目標
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創新型經濟格局初步形成。若干重點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成長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
——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面向未來發展、迎接科技革命、促進產業變革的創新布局,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頸問題,初步扭轉關鍵核心技術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形成獨特優勢,為國家繁榮發展提供戰略儲備、拓展戰略空間。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
——創新體系協同高效。科技與經濟融合更加順暢,創新主體充滿活力,創新鏈條有機銜接,創新治理更加科學,創新效率大幅提高。
——創新環境更加優化。激勵創新的政策法規更加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形成崇尚創新創業、勇于創新創業、激勵創新創業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氛圍。
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不斷創造新技術和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新需求和新市場,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更高質量的就業、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質的生活。
——總體上扭轉科技創新以跟蹤為主的局面。在若干戰略領域由并行走向領跑,形成引領全球學術發展的中國學派,產出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成果。攻克制約國防科技的主要瓶頸問題。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
——國家創新體系更加完備。實現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創新文化氛圍濃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會形成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不斷涌流的生動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科技和人才成為國力強盛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創新成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勞動生產率、社會生產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經濟發展質量高、能源資源消耗低、產業核心競爭力強。國防科技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涌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和國際頂尖水平的科學大師,成為全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重要聚集地。
——創新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更加優化,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產權、包容多元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和價值導向。
三、戰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