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 0評論 | 4193查看 | 2012-09-05 15:29:47
一、擴大新能源國內市場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也快速增長、總量不斷擴大,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使得碳排放居高不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資源約束日趨增強、能源安全風險凸顯,傳統的能源消費模式急待轉型。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已占全球的18%,而且增速較快,2010年全球能源消費的增速是2%,而中國“十一五”期間的年均增速達5.9%。
包括風電、核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在內的新能源具有綠色、低碳、無污染、可再生的特性,大規模開發利用新能源,提升新能源比重,可有效彌補傳統能源消費模式缺陷,促進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經濟的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能源規劃,預計到2015年,水電和核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提高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也將達到1.1億噸標準煤,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6%左右。而反觀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與上述發展目標差距巨大,截至2010年,我國累計光伏裝機量800MW,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只有0.08%,幾乎不值一提。風電和核電裝機國內市場開發程度也非常有限。因此,加速啟動新能源國內市場,實現能源結構轉型勢在必行。
二、擴大新能源國內市場是保障產業安全的需要
新能源產業過高的外向度,不利于保障產業安全,一旦國際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將對國內相關產業產生較大沖擊。從目前情況看,未來國際市場需求前景不容樂觀,企業擴大海外市場難度越來越大。
首先,傳統需求大國經濟狀況不佳。我國光伏產業的主要出口市場在歐洲,然而受到歐債危機不斷惡化的影響,許多國家的經濟狀況仍然不佳,財政收入大幅下降,有的甚至徘徊在破產邊緣。在此情況下,政府對新能源的財政支持力度必然會大打折扣,倘若政府削弱了扶持力度,將會給私人投資者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對這個尚需政府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帶來極大的困難。
其次,需求大國削減新能源補貼,市場急速萎縮。2011年2月,德國通過光伏上網電價下調方案,光伏補貼下調幅度將增加3%,德國政府希望將安裝上限控制在3GW~5GW。2011年5月,意大利批準的新太陽能光伏發電補貼法案,將每年補貼資金限制在60億至70億歐元,并將補貼與裝機量掛鉤。在這兩個主要國家光伏政策調整的影響下,2011年光伏裝機市場受到嚴重影響。
再次,全球經濟低迷導致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升級。許多國家新出臺的一些政策中均帶有不同程度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如意大利新政策中明確指出采購的光伏產品若有60%產自歐盟國家,則補助額外增加10%;印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政策則規定,光伏項目只有采購該地區一定比例的產品才可獲得上網電價法的資助等。
最后,國內企業可能向外轉移產能。如果我國應對美國的貿易訴訟不利,來自美國的訂單將會有較大的稅率風險,對美光伏產品出口可能會萎縮,如果歐盟跟進,情況愈甚。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光伏產業將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以規避貿易風險,除了尚德、阿特斯、浙江萬向等企業已在國外設廠,近期重慶大全也加入其中,開始在加拿大投資建設組件加工廠。
三、擴大新能源國內市場是解決國內產能過剩的需要
2006年至今,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熱情的雙重刺激下,我國新能源產業投資一直居高不下,部分產品已經出現產能過剩苗頭。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56家電池組件企業2011年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已超過35GW,預計2012年產能在40GW以上,產量將超過24GW;歐盟2011年9月份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1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能將達到80GW,我國占據超過50%的份額。當前我國的產能已可滿足全球未來2年—3年光伏市場需求,需求增長速度遠不能跟上產能擴張的步伐。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多晶硅產能已超過22萬噸/年,而2012年世界預計需求不到10萬噸?!笆濉逼陂g,我國地方政府規劃建設千億光伏產業園區就達到20個,規劃產值達到2萬億元,而據EPIA預計,2015年全球光伏裝機約為45GW,按8元/瓦計,全球市場安裝需求也僅為3600億元。目前國內年均新增風電裝機大約1500萬千瓦左右,但產能已經超過3500萬千瓦。在國內新能源設備供過于求、外需萎靡不振的形勢下,加速啟動國內市場已成為新能源行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良策。
四、擴大新能源國內市場的政策建議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必須加快發展。在目前的能源格局下,我國新能源產業要實現快速發展、擴大國內市場,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是關鍵。這一方面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擴大市場應用規模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企業也應當通過強化關鍵技術研發、提升生產工藝水平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政策補貼機制。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初衷在于降低發電成本、促進產業發展,補貼過高不利于新能源技術進步,而補貼過低則將挫傷投資者信心,不利于產業發展,因此,補貼標準必須適中,并應隨新能源技術進步而動態調整,僅在新能源技術、產業尚不能與傳統能源競爭的特定階段實行。同時不斷降低補貼幅度,盡可能減輕因發展新能源給國民經濟帶來的負擔。對商業化新能源項目補貼的對象,應是已經具有較為成熟技術且能夠通過自身技術進步和商業化規模擴大,不斷降低成本的企業。補貼政策的實施,需要建立競爭和比較機制,以激勵先進、鞭策落后,促進新能源發電技術不斷進步,積極為新能源發電降低成本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積極培育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體系。目前新能源尚不具備市場競爭力,需要政策扶持才能生存發展。政府應積極宣傳引導,提高公眾和主管部門對新能源發電的認知度,自愿承擔開發新能源的成本。落實并完善新能源“上網電價”實施細則,繼續實施“金太陽工程”等扶持措施,鼓勵新能源企業與電力系統等加強溝通合作,加快啟動國內市場。堅持并網發電與離網應用相結合,以“下鄉、富民、支邊、治荒”為目標,支持小型光伏系統、離網應用系統、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等應用,開發多樣化的光伏產品。重視電源電網協調同步發展,形成新能源規劃與電網規劃互動的協同機制。通過合理的電價標準、適度的財政補貼和積極的金融扶持,積極擴大國內新能源市場。
3.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資金、人員方面的投入,加強產學研結合,支持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全面提升本土化新能源設備技術水平,以科技攻關或其他方式使有關企業在技術、設備、工藝等方面鞏固或達到領先地位,力爭在新能源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提升新能源發電系統的整體實力,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我國新能源發電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實現從新能源大國向新能源強國轉變的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新能源發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目標,穩定投資者信心,以調動各方資本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進行長期投入。今后的發展方向,必須注重自主創新和成(002001)本控制,把成本下降到可以商業化發電,平價上網,走到老百姓家中。
4.加強技術標準的前瞻性研究與制定。縱覽海外風電市場的成長軌跡,許多國家都是事先明確了風電優先上網、政府補貼電價、可再生能源配額方式等產業規劃,此后再著手風電技術的孵化工作。而我國風電行業正是因為忽略了對入門要素的培育工作,才導致如今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我國風電的發展缺失風機制造、質量保證體系標準,缺失安裝運營、維護管理以及與國情相適應的實時檢測和故障診斷的技術標準。而要實現由風電大國到強國的轉變,就要求標準化工作要跟上產業發展步伐,建立先進的風電技術標準體系。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