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 0評論 | 3265查看 | 2015-08-17 10:31:00
發改委網站近期披露,為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發改委研究起草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草案)》,并將盡快提交國務院審議。
據悉,我國將在2016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首批試點行業將包括鋼鐵、電力等6大行業。此舉標志著容量高達千億元級的碳市場將正式開啟。
碳交易新政加快出臺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的出臺將從法律層面提供保障,有助于各方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實施、碳排放配額的分配。
據介紹,發改委氣候司7月29日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管理條例草案聽證會,重點就涉及的新設行政許可問題進行探討。氣候司介紹了草案的起草背景,并就涉及的碳排放配額分配管理制度、碳交易核查機構資質認定兩項新設行政許可作了說明。
業內認為,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有助于實現低碳發展,只有依法對企業碳排放配額實施有效管理、對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必要的資質認定,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才能順利運行。
按照中美氣候減排聲明,我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從2011年開始,我國啟動了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納入7個試點碳交易平臺的排放企業和單位共有1900多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額總量合計約12億噸。截至今年6月26日,上述試點碳市場累計成交二氧化碳約2509萬噸,總金額約8.3億元。
下一步發改委將在7個試點省市基礎上,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同時,進一步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在2016年開始運行。
京津冀跨區域交易啟動
記者從北京環境交易所獲悉,截至2015年6月15日,河北承德市的6家水泥企業已全部納入北京碳排放交易系統。北京和河北承德的攜手合作,標志著在中國碳交易市場中首次實現跨區域交易。
早在2013年11月,北京會同天津、河北、內蒙古等地簽訂了關于開展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合作研究的框架協議。
2014年底北京與河北承德宣布啟動跨區域碳交易試點。市場交易主體為京承兩地的重點排放單位、符合條件且自愿參與交易的其他機構和自然人,建立跨區域統一的核算方法、核查標準、配額核定方法、交易平臺等。作為合作的起點,承德首批將水泥行業納入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時隔半年,“承德市6家水泥企業已經納入了北京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初步測算,這6家企業占承德市碳排放的近60%”,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承德的林業碳匯項目在北京的環交所掛牌后,累計成交量已經達到7.05萬噸。承德通過碳匯交易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副主任徐華清說,“從目前看,參與項目的華北省市中,取得實際進展的就是河北承德。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和鄂爾多斯在進一步推進中,河北的張家口及江蘇鎮江正在溝通協調。”
京津冀啟動跨區域碳交易,不僅服務于京冀協同發展的碳排放權交易,更使碳市場從城市走向區域,為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鋪平道路。
多地加快碳金融市場建設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除了京津冀區域,上海、深圳等地也在加快碳金融市場建設,并且推出了多款碳金融產品。
8月5日,上海市首單借碳交易簽約儀式舉行。申能財務有限公司分別與上海外高橋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吳涇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臨港燃機發電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簽訂借碳合同,合同總配額數量為20萬噸。
今年6月30日,上海第二履約期順利結束,并成為國內首個連續兩年實現100%完成履約的試點城市。同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借碳交易業務細則(試行)》發布,正式對外推出借碳交易業務。
據介紹,上海能源環境交易所此次推出的借碳交易機制,借入方無需在市場直接購買配額,只需要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因而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配額。借出方則可以以較低的風險盤活碳資產,獲得收益。總體而言,借碳機制有利于提高碳市場的流動性,促進碳市場的發展。
除了借碳交易業務以外,上海今年推出了多項碳金融服務。4月8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完成上海碳市場首筆CCER交易。上海寶碳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賣家,與上海愛建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完成。
今年7月以100%的企業履約率完成2014年履約的廣東,也加快發展碳金融產業。廣東目前已推出了碳交易法人賬戶透支、配額抵押融資兩項金融產品。數據顯示,2014年8月,華電廣州大學城新能源有限公司與浦發銀行簽署了抵押15萬噸配額、融資500萬元協議,2015年6月,企業還貸并解押15萬噸配額用于履約。
據介紹,廣東將加強碳金融市場體系建設,計劃打造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為平臺,金融機構和銀行為核心團隊的碳金融創新力量,在碳交易方面進行適度的金融創新,研究開發碳期權、遠期合約等衍生產品,開展碳期貨可行性研究等,同時將碳資產作為企業的新型融資工具,設計相配套的風險控制和價值評估體系,支持和鼓勵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發展碳金融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