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giwm"><dl id="0giwm"></dl></li>
    <code id="0giwm"></code><rt id="0giwm"><delect id="0giwm"></delect></rt>
    <dl id="0giwm"></dl>
    <rt id="0giwm"><acronym id="0giwm"></acronym></rt>
    <abbr id="0giwm"><source id="0giwm"></source></abbr>
    中國發布《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3712查看 | 2014-12-12 18:06:00    
       當地時間12月6日下午,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聯合國[微博]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發布的《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到本世紀末,氣溫最高或將上升5攝氏度,海平面比上世紀高出約半米,極端天氣將頻繁出現,災害損失呈上升趨勢。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報告》編撰協調人劉燕華介紹,報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針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研究成果,展現了中國在世界背景下的氣候變化的特殊情況。比如,在過去一段時間,全國平均氣溫的升溫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中國在特殊的地理環境背景下,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在《報告》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副司長孫成永介紹,“從去年10月份開始,IPCC陸續發布第五次評估報告。但是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局部去實施——中國到底在氣候變化方面發生了什么事情,影響體現在什么方面,未來會怎么樣”,答案都在《報告》當中。

       《報告》強調,與減緩相比,我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都很不夠,需要進一步提高政策目標與資源匹配的一致性、強化適應氣候變化決策科學基礎、提高各層面適應意識和能力。

       本世紀末全國可能增溫1.3℃-5.0℃

       這是中國第三次編制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科技部解釋,編制和發布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意義在于,向國際社會進一步表明我國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為我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事務提供科技支撐,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未來我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領域的科學研究指出了方向。

       早在2007年和2011年,中國曾先后對外發布《第一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和《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編撰工作從2011年開始,由科技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等多部門共同組成的專家組完成。

       《報告》總計7卷長150萬字,此外還有長2萬字的決策摘要?!按舜卧诶R氣候大會上發布的只是《報告》的決策摘要部分的摘要,報告的決策摘要部分還有待上報國務院?!笨萍疾?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的一位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與前兩次報告不同,《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分為7卷,新增了“方法與數據”、“企業應對氣候變化案例”,報告共形成13項結論。

       在氣溫方面,最新百年器測氣溫序列顯示,從1909年-2011年的一百多年歷史來看,中國陸地區域平均增溫0.9-1.5℃,近15年來氣溫上升趨緩,但當前仍處于百年來氣溫最高階段。

       在水資源方面,近百年和近60年全國平均降水量未見顯著趨勢性變化,但區域分布差異明顯,其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區近30年來降水持續增加。中國沿海海平面1980-2012年期間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冰川面積退縮約10.1%,凍土面積減少約18.6%。

       《報告》預測,到本世紀末,中國仍將持續增溫、降水變多、海平面上升的趨勢。具體而言,本世紀末,全國可能增溫1.3℃-5.0℃,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為1℃-3.7℃。全國降水平均增幅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華南地區降水變化不顯著。中國海區海平面到21世紀末將比20世紀高出0.4-0.6米。

       氣候變化對中國弊大于利

       在氣候變化對我國影響方面,《報告》認為總體上弊大于利。有利影響涉及部分種植作物種植面積擴大、森林生態系統;而不利影響則可能影響糧食產量與品質、水資源、城市等。數據顯示,自1980到2008年,氣候變化引起小麥和玉米的單產分別降低1.27%和1.73%。對中國糧食自給率產生影響。

       《報告》強調,未來進一步增溫主要帶來的是不利影響。在各類自然風險中,與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有關的災害占70%以上。這些氣候災害包括:局部地區干旱持續范圍擴大、時間延長,暴雨急速降雨程度增加,未來水資源量可能總體減少5%,而且災害對東部地區影響更大。

       劉燕華分析,中國自然災害風險等級處于全球較高水平,對氣候變化敏感性高,災害損失成上升趨勢,災害風險等級東部高于西部,防災減災應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內容。

       《報告》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與機遇并存。挑戰方面,“十一五”期間中國平均每形成1噸二氧化碳減排能力,財政需投入167億元人民幣;2010-2030年全國抗旱適應成本達5000億元人民幣;機遇方面,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將有助于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劉燕華表示,“目前,中國需要與發展中國家一同參與到國際氣候制度的建設。希望通過這種合作,實現全球范圍的互利共贏。”

       溫室氣體排放峰值時間和水平存在不確定性

       《報告》認為,節能減排在未來的兩條根本道路是經濟結構調整與技術改進。

       《報告》提出,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2020年相比2005年可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多數研究也表明中國化石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但發展方式、政策導向和科技創新等都將對峰值時間和水平帶來不確定性。

       根據《報告》,各行業部門均具有較大的溫室氣體減排潛力,林業碳匯是當前和未來重要的增加碳匯途徑,到2030年造林和森林經營減排增匯潛力約為4.92-8.11億噸。

       同時,技術進步對我國節能減碳發揮了重要作用,能源密集型產品的單產能耗顯著下降,火電煤耗、水泥和鋼鐵能耗下降30%-50%。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對未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至關重要,到2030年能源供應部門二氧化碳減排潛力可達45億噸左右。

       此前,在“《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重點問題凝練與判斷”學術討論會上,包括劉燕華等在內的多位與會專家提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道路,人均CO2排放峰值水平應低于歐盟和日本峰值時的人均水平,更不應走美國高碳排放的發展路徑。在低碳發展情景下,2030年CO2排放達峰值后,能源消費可支持GDP年均4.5%左右的速度增長,而CO2排放零增長或負增長。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桶进|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制服丝袜第五页|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毛片|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一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欧美欧美欧美|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动漫成年美女黄漫网站国产| 一个人的突击队3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暖暖直播在线观看| 色八a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色吊丝中文字幕|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777奇米影视视频在线播放| 天堂mv在线看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日韩三级免费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8| 扒开老师的蕾丝内裤漫画|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sao货水真多好浪好紧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