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 0評論 | 5091查看 | 2014-04-21 14:37:36
與光伏發電相比,太陽能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于并網友好、儲熱連續、發電穩定,因此最有條件逐步替代火電擔當基礎電力負荷,成為防治大氣污染的重要途徑。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中國清潔電力峰會太陽能熱發電論壇上,光熱發電的應用前景以及未來將會面臨哪些挑戰,成為與會專家熱議的話題。
“光熱發電”前景可期
“光熱發電是戰略性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我國政府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了光熱發電的發展目標,即到2015年要達到100萬千瓦,這體現了國家發展光熱發電的決心和導向。雖然當前尚有技術性和經濟性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永安看來,相對于其他電源,光熱發電具有獨特的優勢。
其一,大規模發展光熱發電有助于推動可再生能源的整體發展和電力結構的轉型,大規模開發光熱發電。可以和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的風電、光伏發電,共同組成清潔發電系統,大大提高可再生能源在電源結構中的比例。
其二,發展光熱發電對經濟和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非常顯著。光熱發電產業鏈絕大部分為制造業,光熱發電系統集成運行控制成為新興產業,因此光熱發電還可以拉動經濟和多項新興產業的發展。
其三,光熱發電市場面廣,發展潛力巨大。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尤其是西部和北部地區,土地和太陽能資源可以滿足光熱發電大規模發電的需要。
“中國現在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壓力,煤炭儲量大約還可以開采50年,石油大概46年,天然氣大約58年,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清潔可再生能源來替代傳統能源。當然,這其中,太陽能是一大主力。”華電工程新能源技術開發公司太陽能中心主任王佩明表示。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不是在醞釀中的狀態,而是已經發揮了重大作用。”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志峰也認為,相比于光伏發電,光熱發電技術有明顯的優勢。例如,它上網功率平穩,每日從早上6點到晚上24點,都可以持續蓄熱;余熱可綜合利用,并且已經成功為敦煌市解決了供暖問題,在海南助力海水淡化,成功節煤減排。
“光伏是由光子轉化為電能,光熱涉及到一個比較連續的熱傳導過程,所以能量的連續性更好,加上儲能,可以實現集中發電。”彭博新能源財經研究員王瀟婷預測,未來光熱發電在可再生能源中的滲透率可達到20%-30%。
期待更多政策護航
“隨著科技和制造業的迅猛發展,當前太陽能熱發電條件已經基本具備,但產業鏈仍未形成。”談到市場發展,王志峰坦言,當前光熱發電的市場尚屬空白,以電價為龍頭的政策激勵缺失,質量體系空白,工程化技術階段研究支持缺失,電網規劃與電站選址還需要協調。在他看來,當前最應該做的,就是選擇少數項目進行試點,然后規模化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探索電價機制與技術發展機制的融合,重點發展和完善電站集成運行技術,從而牢固掌握設計技術,力爭在2020年形成產業鏈必備條件。
“光熱發電的電價較光伏發電高,本質問題是發電量規模小。”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韓慶浩也認為,當前,光熱發電的集成技術不完善,欠缺公信度高的國家級檢測機構,且沒有大型示范項目,造成了核心設備未能大規模應用。不過,從長遠來看,光熱發電的價格可以與光伏發電形成競爭,存在較大的下降空間。在尚未完全市場化之前,必須經歷一段高于光伏電價的“磨礪期”,這就需要政府給予電價補貼的“陽光政策”去扶持,通過行動把產業規模帶動起來,成本自然就會降低,從而反過來促進其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我國光熱示范項目的推進面臨兩個顯著的政策性障礙,一是如何確定示范項目,二是如何核定示范電價。業內人士指出,政府要推動示范工程建設,獲核準的項目數量必然有限,雖然現在并未確定最終的示范項目扶持數量,但一旦確定,國內各大項目開發商必然要爭戴“示范”的帽子。此時扶持哪個項目不扶持哪個項目就需要有一定的標準來衡量。對于示范電價如何確定,當前同樣未有定論。其中存在兩種選擇,即“統一示范電價”和“一事一議原則定電價”,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統一示范電價執行起來更為簡單,但該電價的核定也更為困難。因為不同的項目的輻照條件、技術路線不同,經濟性也就明顯不同,統一電價無法做到對每一個項目絕對的公平。一事一議原則可以充分考慮各個項目的實際情況,保證項目在保本基礎上擁有一定的合理盈利水平。但該方案的缺陷在于,各開發商會不自覺地對比各個項目的電價額度,現階段也難有充分的理由對每個項目都給出一個足夠合理的電價。同時,這也可能滋生權利尋租空間。
市場攻堅有的放矢
毫無疑問,光伏和光熱是太陽能的兩大主流,二者如何協同發展?王佩明認為,光伏發電對光熱要求比較低,布局靈活,可以與建筑結合,適合做分布式能源;光熱可以利用廉價蓄熱,產生比較平穩的電力輸出,規模效應比光伏更好,更適合于做電網的基礎性支持,所以光伏光熱是互補的關系,而不是一種競爭或者替代的關系,未來二者必將共同擔當未來世界能源消費格局。
“盡管從2008年以來,國內已搭建了20余個高溫集熱系統,目前至少有5個已成功發電,但這些項目的后續發展,依然缺乏明確的政策推進與支持。”在王佩明看來,目前光熱發電領域在技術環境上,前端的材料到設備生產已有很大發展,但后端的實際建設和運營還缺乏經驗;在服務領域,從前端的光資源收集到后端的建設和產品,目前依然沒有建立起標準體系。不過,此前國家能源局召開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座談會,讓其看到了行業發展的希望。他認為,今年我國對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電價等政策扶持將有很大希望落地,政府將采用示范電價而非統一電價的扶持形式先期支持一批光熱發電示范工程的建設,以為未來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鋪平道路。
“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商業化步驟目前已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即建立實驗電站—建立示范電站—規模化—商業化,當前,尚處于實驗電站階段。”王志峰建議,在第一個階段,應該以建立大量小容量電站為主,一方面可以降低投資,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把握技術特點,同時通過比較和優化,最終選出幾支精英隊伍進入下一階段的示范電站運作過程。
“光熱發電是具備基礎能源特性的清潔能源,中國或將成為世界的主導。”或許,正如孫永安所言,光熱在技術上沒有風能那么高的制造門檻,沒有特別高端的制造工藝,中國在成本、制造產業等方面都有優勢,在整個發展產業過程中,我國一定能夠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