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探索者計劃”(第二批)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征集范圍包括:
新型高性能儲能高溫熔鹽體系設計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高溫儲能熔鹽體系設計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研究高通量AI輔助儲能熔鹽體系設計新方法并建立熔鹽材料數字化研發平臺,其中模型預測精度≥99%,熔鹽組成-物性數據庫數據量≥10萬條。
研究內容:建立和實現熔鹽組成-物性數據庫向十萬條量級的跨越。對數據進行清洗、提取特征,運用機器學習訓練和驗證獲得最優模型和參數,提升基于小樣本訓練數據的模型精度與泛化能力。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原文如下: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探索者計劃”(第二批)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滬科指南〔2024〕27號
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基礎研究更好地服務經濟主戰場,組織實施好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發揮好企業作為出題人和閱卷人的作用,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到基礎研究項目形成、項目投入、項目組織、項目評價等科技活動中,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通過面向企業征集、組織專家論證等程序形成了2024年度“探索者計劃”第二批項目申報指南,現予以發布。
一、征集范圍
專題一、先進制造
方向1:基于組織特征的增材制造金屬構件的性能預測與質量評價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中大層厚工藝制件的壽命評價問題,實現微-宏觀跨尺度疲勞、蠕變及壽命預測,完成高效、高精度的增材制造性能預測模型。
研究內容:基于高精度仿真及高通量實驗,建立微觀組織與宏觀力學性能的精準關聯,實現工藝-組織-構件拉伸性能的跨尺度預測技術。研究材料失效物理規律,完成在大層厚工藝構件壽命允許前提下的最大缺陷容許指標的確定。開展針對宏觀尺度上大層厚構件薄弱位置識別的研究,完成基于構件多軸效應和材料微觀各向異性協同作用的大層厚增材制造構件疲勞壽命預測模型。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2:汽輪機葉片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的缺陷預測算法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汽輪機葉片的缺陷預測需求,建立基于仿真模型驅動的多信號融合缺陷預測模型,識別三種及以上缺陷類型,準確率不低于99%。
研究內容:基于鋪粉、熔池輻射強度以及熱層析在線監測,研究多信號融合及特征提取算法,并結合數據增強算法,實現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數據的補充。開展熔池與工藝過程仿真,研究微-宏觀多尺度缺陷特性并結合實驗構建仿真-實驗-缺陷映射模型。結合缺陷信息庫,研究基于多信號融合、仿真模型驅動及數據增強的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缺陷預測算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3:新型鐵-鎳基高溫合金焊接接頭高溫組織穩定性及時效脆化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焊接接頭高溫長時服役脆化問題,探討不同時效條件下氬弧焊接頭各區域析出相演變對組織穩定性的影響及時效脆化機制,建立“溫度&時間-組織演變-脆化傾向”的內在關聯,提出合金高溫長時服役焊接接頭性能評價準則。
研究內容:針對焊接接頭開展650-700℃,3000-8000小時的時效處理,研究焊縫、近熔合線等不同區域時效前后沖擊韌性變化規律。研究不同時效條件下各區域析出相形貌、尺寸及分布等特征的變化規律。研究不同區域沖擊斷口形貌,分析析出相對裂紋起裂和擴展的影響規律,揭示析出相特征演變對時效脆化的影響機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4:新型鐵-鎳基高溫合金焊接接頭高溫蠕變斷裂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焊接結構高溫服役可靠性難題,提出微觀組織演化規律,建立蠕變本構模型,實現焊接轉子產品的蠕變強度評價機制及工藝優化。
研究內容:開展鐵-鎳基合金焊接接頭高溫蠕變強度試驗研究,分析高溫高應力下焊接接頭微觀組織演變規律及蠕變斷裂機制。研究鐵-鎳基合金焊接接頭蠕變變形及本構關系,分析焊接工藝-微觀組織-蠕變性能的內在關聯,提出焊接接頭的蠕變強度評價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5:新型鐵-鎳基高溫合金激光高性能大厚度焊接及可靠性評價機制研究
研究目標:探索激光焊接能量傳輸對大厚度高溫合金焊縫成形及組織性能的影響機理等關鍵科學問題,形成新材料大厚度激光焊縫高質量成形、高性能服役關鍵技術,實現100mm厚度以上高溫合金材料高質量焊接。
研究內容:基于激光能量傳輸精準調控,研究大厚度高溫合金材料打底及填充過程中缺陷與疊層焊道厚度的內在關聯。基于多光束能量匹配,研究焊縫、熱影響區組織演變規律,建立多層道激光焊接凝固組織均勻性定量調控準則。開展激光焊接接頭高溫持久性能測試(650-700℃,3000-5000小時),闡明不同組織形態對高溫服役性能的影響機理。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6:耐熱鑄鋼微觀組織及高溫力學性能相關作用機制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650℃超超臨界汽輪機,開展閥殼鑄件用先進鐵素體耐熱鋼的探索和評估,完成650℃下至少1萬小時的高溫組織穩定性、持久和蠕變性能試驗,完成其應用于650℃汽輪機的可行性驗證。
研究內容:開展熱力學計算,研究鑄鋼材料的析出相種類和合金強化機理。開展拉伸、持久、蠕變、低周疲勞、斷裂韌性、長時時效等各項性能的測試和評估。開展長時高溫試驗后的微觀組織分析,研究材料的微觀組織演變規律及其與高溫力學性能相關作用機制研究與分析。完成材料綜合性能的評價,判斷應用于650℃汽輪機的可行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7:航天難加工材料高性能刀具形性協同設計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航天等產品高性能、低能耗綠色制造需求,開展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鈦合金、高溫合金、鎂合金高性能刀具設計與制備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航天用難加工材料切削機理研究,揭示刀具刃型結構和幾何參數對材料切削損傷的影響機制。針對材料切削特性,開展刀具基體與涂層適配性研究,建立工件材料與刀具幾何參數間關系圖譜。開展航天難加工材料刀具磨損與失效機理研究,建立刀具磨損與壽命預測模型。完成航天難加工材料高性能刀具樣刀制備與性能評測。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8:面向高可靠性切削刀具的高硬韌納米結構保護性涂層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高可靠性切削刀具保護性涂層面臨的高硬度和韌性不可兼得的矛盾,基于涂層材料成分和納米結構的設計和優化,探究納米結構保護性涂層的強化和增韌機制,實現涂層硬度和韌性的協同提升。
研究內容:設計開發納米結構保護性涂層的材料體系,研究異質界面下相變行為對涂層微觀結構和硬度的本質影響,闡明納米結構涂層的強化機制。在涂層內部構建抑制裂紋萌生和擴展的微結構,揭示異質界面、延性相、相變行為對涂層的增韌影響及機理。建立硬度與韌性與微觀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系,闡明高硬韌納米結構保護性涂層的微結構條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9:復雜零件多工位成形工藝快速優化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零件成形工藝難度評估難且優化設計耗時長的問題,建立基于零件形狀與變形程度分析的工藝強相關的零件難度系數,建立針對復雜零件多工位成形工藝的快速優化設計方法。建立代表性零件工藝優化參數庫。
研究內容:通過分析零件的幾何特征、尺寸、材料等因素,結合成形過程中的變形行為和工藝要求,建立復雜系數的計算模型,并進一步提出針對復雜零件多工位成形工藝的快速優化設計方法。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復雜零件,進行復雜系數計算和多工位成形工藝優化設計。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0:復雜結構表面工件機器人柔性磨拋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機器人高精度磨拋過程的實時監測反饋問題,探究聲發射信號的材料脆塑性去除比率識別機制、機器人磨拋的復雜結構與表面陣列聲發射信號特征化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實現高效率、高精度的復雜結構/表面機器人柔性磨拋加工技術。
研究內容:通過特征分析和分類,研究加工過程中的信號特征與結構形狀特征的內在聯系,實現利用陣列聲發射信號對加工過程復雜結構與表面的辨識,建立不同材料、工具頭組合的特征工藝模型。研究機器人磨拋路徑規劃算法,實現復雜結構工件的機器人拋光質量與去除率進行精準跟蹤。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1:工業機器人整機性能提升關鍵問題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工業機器人機電耦合參數標定與位姿誤差補償等關鍵問題,建立和實現系統機電耦合參數的精準辨識、全速度段動態軌跡的高精度跟蹤,以及面向應用場景的易用性提升。
研究內容:開展機器人運動學參數精確標定、動力學前饋補償研究,突破動力學精準建模、復雜曲面路徑規劃和基于場景的工藝參數優化等關鍵問題,提升機器人軌跡跟蹤精度、絕對定位精度。實現6自由度關節型工業機械臂整機性能提升,以及在打磨、焊接、除銹、電弧增材等典型工業場景中開展測試、驗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2:面向機床運維的可靠性評估方法及關鍵部件壽命預測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高端數控機床可靠性定量評估困難的問題,以主軸系統等關鍵部件為對象,研究非完備信息下故障物理基礎理論與機理模型構建方法、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護理論,實現“面向運維”的機床可靠性評估及關鍵部件壽命預測。
研究內容:基于應力-強度(損傷-閾值)的機械結構可靠性評估等物理知識,研究機床主軸系統中滾動軸承、齒輪等關鍵部件的疲勞損失規律及表征參數感知方法。研究高端數控機床關鍵部件損傷與加工精度相關性的評定方法,形成損傷理論與精度衰退關系,實現機理與數據融合驅動的機床可靠性評估及關鍵部件壽命預測。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3:面向軌道交通跨線運行的四輪驅動智能導向控制及驅動軸承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互聯互通”跨線運行的軌道交通未來發展需求,重點突破走行部機電系統設計、自適應導向控制理論和驅動軸承設計方法等關鍵問題,實現跨線高效率、低能耗、安全運行。
研究內容:針對地鐵、市域和城際線路車輛限界約束和運行速度要求,開展運行環境自適應的四輪驅動智能走行部的機電系統集成及多學科設計優化。以走行部運行安全性、輪軌磨耗等動力學性能為目標,構建適應跨線運行具有高安全性的深度學習智能導向控制算法及控制器設計。提出復雜運用環境下輪轂驅動軸承設計和試驗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14:高速印刷中的墨色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高速膠印中的墨色精確控制問題,研究自動預置墨色油墨的智能化算法和方法,實現在高速印刷過程中快速準確的墨色控制。
研究內容:構建高速膠印機墨色控制系統的數據處理模型,實現對印刷過程中墨色數據的實時處理與反饋調節。研究智能化的墨色控制算法,包括無監督學習和半監督學習等方法,實現對墨色數據和墨色均勻性的自動調整。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15:機電液耦合系統仿真及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機電液耦合系統設計及控制領域快速工程化應用需求,建立基于機電液元件及其控制關鍵模型庫的系統仿真方法和控制機制。
研究內容:基于機械、電氣、流體及其控制組成的系統及其控制理論,研究面向工程化的機電液耦合系統仿真控制算法,搭建面向工程產品的關鍵特征與結構大數據模型,探索融合算法與模型的云邊技術,滿足工程機械、農業機械、海洋機械、高空作業車等下游行業的典型應用邊界需求。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16:燃料電池有序化膜電極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催化劑的構效關系不明晰,探索機器學習預測催化劑組分、原子結構和催化性能的方法,提出膜電極催化層的三維有序化結構設計和性能調控新方法,開發超低貴金屬載量的有序化膜電極結構。
研究內容:開展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貴金屬催化劑的活性位/活性相研究,通過高通量計算結合機器學習分析原子組成和電子導電性,闡明催化機理。探究超低貴金屬催化層及其層間界面結構對電極內部氣液傳質的影響規律,闡述失活機制,實現超低貴金屬載量的有序化膜電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穩定運行。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7:新型高性能儲能高溫熔鹽體系設計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高溫儲能熔鹽體系設計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研究高通量AI輔助儲能熔鹽體系設計新方法并建立熔鹽材料數字化研發平臺,其中模型預測精度≥99%,熔鹽組成-物性數據庫數據量≥10萬條。
研究內容:建立和實現熔鹽組成-物性數據庫向十萬條量級的跨越。對數據進行清洗、提取特征,運用機器學習訓練和驗證獲得最優模型和參數,提升基于小樣本訓練數據的模型精度與泛化能力。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8:基于數字孿生的新型能源系統健康監測及故障預測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新型能源系統健康監測及故障預測的需求,構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孿生平臺,實現對能源系統的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具體指標包括: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多物理場耦合分析的新型能源系統數字孿生平臺的研發。
研究內容: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多物理場耦合分析的新型能源系統數字孿生平臺。開展數據與機理聯合驅動的新型能源系統狀態趨勢預測,評估設備的健康狀況,為運維決策提供依據。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19:基于人工智能的多能源調峰預測和優化系統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光伏和風電等新型電力體系中最主要的能力供給主體,針對新能源間歇性和波動性特點,研究負荷劇烈波動場景的預測精度和時效性問題,構建高效、準確、可靠的多能源調峰預測和優化系統,為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提供重要支持。
研究內容:分析新能源電力體系中存在的大量復雜場景,篩選出對預測模型最有影響的特征,完成數據預處理與特征提取。利用時間序列分析、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先進的預測技術和算法,建立針對新能源特性的預測模型,對光伏和風電出力進行預測,并生成預警和調峰策略建議。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20:大模型的工業知識增強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依托通用多模態大模型強大的跨模態學習與推理能力,研究面向工業場景的智能體構建方法研究,實現通用大模型的工業知識增強,以滿足工業場景的特異性和專業性,滿足產品品控、設備可靠性、安全風控等關鍵場景中的應用要求。
研究內容:研究多模態特征提取與融合機制,探索適用于工業環境的多模態特征表示方法,為工業多模態大模型的設計與訓練提供手段。梳理工業領域的核心本體、關系及業務規則,研究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的自動化知識圖譜抽取、融合與更新方法,探索形成工業知識工程方法,實現通用大模型的知識增強。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21:大型裝備數據流通共享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大型裝備在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過程中的多源數據共享與融合應用過程中缺乏靈活可信的數據傳遞、交互與控制問題,形成適用裝備行業多場景的數據共享控制方法。共享控制方法支持不少于5種控制因子,實現數據準確率、可用率、違規使用管控正確率不低于99%。
研究內容:針對大型裝備上下游產業鏈多種業務場景中多源數據融合、可信、共享、可控的應用需求,形成基于數據隱私保護算法、信息追溯和分布式身份認證方法、數字合約策略模型、使用策略動態配置、動態跨域管理等技術融合的大型裝備可信數據共享控制方法,提出大型裝備可信數據共享控制系統實現方法并在核心業務場景中進行實踐論證。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22:面向未來工廠的遠程全息交互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未來工廠遠程檢維修服務采用全息交互過程中異步時延、多模態數據融合、異構終端算力不足等關鍵問題,探索新型遠程全息交互和控制方法,提出不同模態大規模數據實時處理算法,實現全息交互和控制時延降低10%以上。
研究內容:針對遠程檢維修全息交互控制場景,建立新型多模態全息交互機制,基于模仿學習、分割渲染等理論,提出遠程全息交互低時延、低能耗處理算法,研究基于多模態傳感器融合的協同感知方法,搭建全息交互原型系統,驗證新系統方案和算法的有效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50萬元。
專題二、先進核能系統與核安全技術
方向1:矩形窄縫通道內Post-CHF流動換熱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探究臨界熱流密度后(Post-CHF)矩形窄縫(2-3mm)特殊流道結構對汽泡生成、發展的限制作用以及對汽膜、液芯穩定性的影響,揭示矩形窄縫內Post-CHF換熱機理。
研究內容:開展矩形窄縫通道過渡沸騰和膜態沸騰兩種流態的試驗研究,獲得汽泡或液滴的行為,研究汽-水兩相在矩形窄縫受限空間影響下的發展和演化過程。建立矩形窄縫內汽泡或液滴行為與局部流動換熱的關系,提出矩形窄縫Post-CHF換熱機理和換熱特性。開展不同熱工參數條件下的矩形窄縫Post-CHF正交試驗研究,獲得矩形窄縫Post-CHF流動換熱規律,設置入口流量、入口過冷度、壓力3個因素,每因素至少設置3個水平。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2:基于高溫失效模式的細長薄壁管結構評價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形成細長薄壁管結構在兩側高溫及高溫差夾持狀態下的結構失效機理圖,闡明幾何、材料、載荷等組合因素與結構長期失效模式之間的量化影響規律,獲得失效原因快速篩查與非線性評價方法,驗證該方法可使評價保守裕度較線彈性方法降低10%以上。
研究內容:針對奧氏體不銹鋼和鎳基合金管材,建立細長薄壁管在兩側高溫高溫差夾持狀態下關鍵幾何特征、材料參數、力學載荷及邊界條件的參數化模型,研究不同參數組合下高溫失效的主導機理,建立失效機理圖,探索結構主要失效原因快速篩查和簡化非線性快速評價方法,驗證新方法的有效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3:高烈度非基巖地基核電廠基礎隔震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形成極限安全地震動為0.3~0.6g非基巖核電廠基礎隔震結構的抗震安全控制策略,闡明非基巖地基與隔震結構系統相互作用的力學機理,獲得解決多種介質動力耦合問題的分析方法。
研究內容:研究建立高烈度非基巖地基核電廠基礎隔震結構控制理論和高效仿真方法,揭示高烈度非基巖場地考慮SSI效應的地震動全路徑傳播與響應特性,形成高烈度非基巖核電廠址的抗震安全控制及評估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4:核電廠系統管路振動源激勵載荷基礎理論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核電廠管路多源載荷激勵的表征方法,形成高保真的復雜管路系統動力學建模與計算方法,闡明多源激勵力下彈性管路系統振動規律和形成機制,預測管道振動幅值。
研究內容:基于設備激勵、流體激勵、聲激勵、管路支撐擾動等典型管路振動激勵源,進行管路振動理論研究和試驗研究,解析振源產生的系統物理條件、關鍵參數和激勵載荷特征,探索載荷特征、加載位置、管路結構頻率、模態、支撐剛度等與管路振動響應的關系,建立多源激勵載荷下管路振動風險評估方法,開發多源激勵載荷下振動幅值計算的核心算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5:核電廠結構抗震整體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開發一套核電廠建筑結構抗震整體可靠度精細化分析方法,建立核電廠隨機地震動模型(包括地震動強度全概率模型),覆蓋從安全停堆地震到超設計基準地震的地震水平,闡明地震動、混凝土非線性等關鍵不確定參數對核電廠整體動力可靠度的影響機理。
研究內容:構建典型核電廠廠址地震風險的隨機模型(包括:基于現象學和物理機制的全概率建模),研究地震作用下核電廠場地和建筑結構不確定性傳播機制及整體可靠度,開展混凝土結構非線性與地震動的不確定性參數對整體可靠度的耦合影響分析,并開展核電廠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優化方法研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6:一體化閥瞬態多場耦合特征仿真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一體化閥在汽液兩相高溫(不低于340℃)高壓(不小于13.5MPa)介質環境下流固耦合動態模擬方法,實現一體化閥瞬態多場耦合特征仿真模擬,啟閉時間不超過2s。
研究內容:研究閥門內部流場渦流動態演化及渦流與運動部件相互作用的規律,獲得運動部件變形特征及其對閥門內件運動特性的影響機制,開發一體化閥瞬態多場耦合仿真模型,驗證模型有效性及準確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7:低濃度二氧化碳非能動吸附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不同環境條件下表面改性固體材料CO2吸附和化學反應特性,揭示影響CO2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的因素和作用機制,獲得低濃度CO2高效吸附的吸附劑和吸附工藝,保證100m3/h空氣流量下,CO2吸附速率>10L/h,成型后吸附劑吸附量不低于2mmol/g。
研究內容:開展胺堿負載固體或類似材料的吸附速率、吸附容量、吸附穿透率,平衡濃度等分子建模仿真和材料表征試驗研究,建立吸附劑的材料結構與CO2吸附性能之間的構效關系。研究CO2的吸附熱力學和吸附動力學的雙重影響機制,揭示加快吸附速率、提高吸附容量、抑制活性降低的吸附作用機理。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8:核電裝備智能研制系統性理論與多模態神經網絡預測算法研究
研究目標:開發適用于智能研制大規模、復雜數據的多模態深度神經網絡序列預測算法,提出核電裝備設計生產數字化協同控制方法,揭示關鍵工序與供應鏈的運行機制和效率提升策略,探索誤差流傳遞原理及其計算控制方法。
研究內容:研究核電裝備設計-生產協同機制及數字化協同系統設計方法,開發探索裝備設計生產一致性控制技術、關鍵工序識別與提升方法、供應鏈體系運行制約機理和優化策略、誤差流傳遞規律及其計算控制技術,實現核電設備研制體系全過程高質量協同與全流程最優化。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9:醫用同位素鉬-99分離提純及其廢液處理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闡明重要醫用同位素鉬-99分離純化機理,開發同位素生產線高鹽背景復雜放射性廢液降級處理方法,形成實驗室規模試驗驗證,實現同位素分離收率>90%,關鍵放射性核素去污因子≥500。
研究內容:開展同位素鉬-99提取方法研究,開發基于無機類的新型核心介質,解析關鍵工藝參數對分離效率和產物純度的影響。開展同位素生產廢液降級方法研究,探究關鍵放射性核素(銫-137等)的分離介質及作用機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0:泵機組沖擊損壞機理及抗沖擊性能評價理論研究
研究目標:闡明泵機組在各類沖擊環境極端載荷條件下(橫向、縱向和垂向的峰值加速度分別不低于15g、9g和6g)的失效機理,獲得影響泵機組部件破壞和失效的沖擊響應動力學特征,發展基于理論分析、數值模擬、模化試驗多手段融合的抗沖擊能力評價理論和方法。
研究內容:明確泵機組沖擊載荷工況特征提取及組合方法。研究泵組-關聯系統在沖擊環境下結構動力學關聯、傳遞及多物理場耦合機制,建立高效高保真多物理場耦合數值模擬技術。研究泵組沖擊載荷功能性失效多尺度驗證的模化方法,建立可用于泵機組沖擊動力學響應、部件失效分析和驗證方法體系,構建泵組抗沖擊性能評價理論和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1:多孔單晶分離材料及氚分離機制研究
研究目標:開發新型多孔單晶分離材料,明確化學組分及微結構調控規律,發展宏量制備方法。針對核電廠典型液態流出物(氚平均濃度約1.5x107Bq/L)開發氚的去污因子大于100,減容因子大于100的氚分離方法。
研究內容:開展含氚氫氣中氚分離機制與行為研究,闡明分離材料化學組分及微結構調控規律,研究氚同位素與分離材料作用機制及調控規律,開展多孔單晶分離材料制備方法及同位素分離系統集成方法研究,開展實驗室規模小試,研究氚分離工藝及優化方法,探索氚分離工藝中相關產物及副產物消納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2:耐高溫耐輻照超細絲材料輻照損傷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闡明輻照對超細絲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獲得材料在400-1000℃輻照下,25微米深度范圍內,力學性能變化與成分、結構及缺陷特征的關系。
研究內容:開展耐高溫超細絲材料在不同溫度和劑量下的離子輻照試驗,發展納米三維重構等技術方法剖析輻照損傷機制,構建基于機器學習的超細絲材料成分-輻照性能模型,建立材料的快速篩選和服役性能預測評估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0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3:異型表面抗氧化涂層的氧化機制與界面演化規律研究
研究目標:針對不銹鋼異型管表面抗氧化涂層的需求,開展耐高溫抗氧化涂層研究,揭示膜基界面演化規律及涂層開裂失效機制。涂層厚度偏差不超過20%,700℃熱循環100次涂層不剝落,高溫氧化速率低于2μm/年。
研究內容:研究耐高溫抗氧化涂層高溫氧化機制與界面演化規律,構建涂層服役壽命預測模型,研究不銹鋼異型管表面抗氧化涂層的沉積行為與失效機制,建立異形表面特征與涂層微觀結構之間的關系模型。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4:無機耐高溫導熱材料極端環境的劣化機理和預測模型研究
研究目標:明確無機耐高溫導熱材料在濕熱交變、高氯等極端環境中至少1000小時的長期老化行為和性能變化規律,建立至少1種基于宏觀性能退化規律和微觀結構劣化機理的壽命預測模型,外推10年壽期末導熱材料的性能。
研究內容:研究無機耐高溫導熱材料在極端環境中的穩定性和耐久性,研究材料與金屬基材的界面相容性和結合強度。結合電化學試驗,綜合評價無機導熱材料的腐蝕傾向,構建基于材料性能退化規律和動力學原理的壽命預測模型,并預測材料的使用壽命。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5:耐輻照低活化鐵馬鋼磁控超常冶金基礎理論研究
研究目標:掌握多模式電磁場對鋼錠潔凈度、凝固組織、冶金質量的調控機制,建立無裂紋、疏松縮孔等凝固缺陷的鐵馬鋼噸級電渣錠成形模型。實現鑄態晶粒度評級優于5級,鑄態組織碳化物評級小于3級,均勻延伸率較常規電渣錠提升30%。
研究內容:揭示磁控凝固過程與鐵馬鋼的變形性能、凝固組織演變、凝固缺陷優化、耐腐蝕性能及力學性能的一般規律,研究復合多模式電磁場冶煉大尺寸鐵馬鋼鑄錠過程中材料性能與凝固過程、凝固組織和缺陷及冶金質量的關系,構建大型磁控電渣重熔大尺寸鐵馬鋼錠的數學模型。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6:核電廠乏燃料貯存用結構功能一體化鋁基碳化硼復合材料研究
研究目標:開發高溫性能優異、高效中子吸收的乏燃料干法貯存格架用結構功能一體化鋁基碳化硼復合材料,采用微納分級構型設計復合強化,實現納米相特征尺寸<20nm,300℃抗拉強度>200MPa、延伸率>10%,蠕變持續時間(7MPa)>10000h。
研究內容:研究微納混雜分級復合構型制備鋁基碳化硼復合材料,發展粉末冶金分級制備與結構功能一體化調控技術,研究微納增強相分散與復合組織的演變規律,闡明微納協同增強構效關系與機理,建立微納分級構型的力學與耐熱模型,實現中子吸收、力學性能、高溫蠕變等服役性能的協調優化。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17:核電金屬材料多尺度微觀組織演化超聲非線性效應變化規律研究
研究目標:面向核電部件需求,闡明核電金屬材料多尺度微觀組織演化超聲非線性效應變化規律,發展非線性超聲陣列諧波信號高分辨探測與微損傷關聯表征理論,形成核電部件焊接接頭缺陷/微缺陷非線性超聲相控陣多尺度可視化檢測方法,實現80μm精度的裂紋微損傷可視化檢測及其擴展監測。
研究內容:綜合實驗表征與多尺度理論建模,研究核電金屬材料宏微觀組織演化與非線性聲場耦合作用動力學機制,揭示核電金屬材料典型微損傷誘導的超聲非線性效應變化規律。構建核電部件焊接接頭典型缺陷與非線性超聲信號響應特征映射關系,開展基于非線性超聲相控陣的核電部件焊接接頭多尺度缺陷成像檢測方法研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18:核用高致密碳化硅復合材料納米復合瞬態低共熔燒結原理研究
研究目標:基于納米復合瞬態低共熔燒結(NITE)技術開發核用高致密SiCf/SiC復合材料,闡明NITE過程造成的纖維/界面相損傷機理,實現體積密度≥2.8g/cm3、顯氣孔率≤3%、常溫抗折強度≥400MPa、常溫斷裂韌性≥15MPa·m1/2、常溫熱導率≥25W/(m·K)。
研究內容:研究新型復合燒結助劑化學組分設計對其軟化點、高溫粘度及在界面相表面高溫潤濕行為的影響,分析新型燒結助劑異質元素在界面相中的高溫擴散規律及界面相結構損傷機制,研究材料內部的缺陷形成及裂紋擴展規律,為高致密NITE-SiCf/SiC設計提供數據基礎。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專題三、先進光學材料、器件與仿真
方向1:石榴石結構熒光晶體發光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特定石榴石熒光晶體不同離子晶格格位替換對于熒光晶體物化性能、特定波長光源脈沖激發下的余輝性能與轉換效率的影響。
研究內容:針對石榴石結構熒光晶體開展特定波長光源激發下的發光機理研究,分析鈰離子在YAG、LuAG、YGAG、GAGG等不同石榴石結構基體材料中的吸收光譜、發光光譜、熱導率、特定波長光透過率以及激光損傷閾值等性能,并完成發光機理研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60萬元。
方向2:特定波長光學薄膜元件激光預處理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不同激光波長、能量密度、頻率、輻照劑量對需求方提供的特定波長光學薄膜元件在激光預處理后光譜、激光損傷閾值、壽命、折射率、粗糙度等的影響。
研究內容:研究特定波長光學薄膜元件激光預處理參數和光學性能變化的關系,分析不同激光預處理參數對光學薄膜元件的光譜、激光損傷閾值、壽命的影響,建立分析模型,明確薄膜元件最終光學性能滿足“光學壽命≥30Bp 40mJ/cm2 特定波長”、“閾值>4J/cm2,1-on-1 特定波長,10-20ns”的最佳激光預處理參數及工藝。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3:摻氟二氧化硅保護膜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不同沉積工藝、不同摻氟濃度對在需求方提供的氟化鈣元件上沉積的含氟二氧化硅薄膜光學壽命、損傷閾值的影響。
研究內容:研究二氧化硅薄膜中不同摻氟濃度對提升光學元件光學壽命和損傷閾值的機理,建立分析模型,明確摻氟二氧化硅薄膜滿足“光學壽命≥30Bp 40mJ/cm2 特定波長”、“閾值>4J/cm2,1-on-1 特定波長,10-20ns”的最佳設計、制備工藝和表征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50萬元。
方向4:特定波段光源激發的熒光玻璃材料光學特性分析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Lumilass G9熒光玻璃在特定波段光源激發下的熒光轉換物理機理,實現熒光特性的定量描述。
研究內容:研究在特定波長光激發下影響Lumilass G9熒光玻璃材料激發深度、轉化效率、平均自由程、弛豫時間、損傷閾值的因素,完成特定激發波長下的光學特性分析,建立分析模型,實現各項參數的定量評價。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06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5:基于激光量熱法的特定波長光學材料內透過率測試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基于激光量熱法測量特定波長光學材料絕對吸收損耗,建立內透過率的高精度測試方法。
研究內容:基于激光量熱法測量不同厚度熔石英、氟化鈣光學平板樣片在不同能量密度、不同劑量和不同重復頻率的特定波長光照射下吸收率的變化特性,分析和分離不同吸收機理,獲得特定波長光學材料的內透過率。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6:羥基及氫氣含量對熔石英材料穩定性影響的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精確測量需求方提供的熔石英材料中的羥基和氫氣含量,揭示羥基和氫氣含量對熔石英材料性能穩定性的影響機理。
研究內容: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等技術精確測量熔石英材料的羥基和氫氣含量,研究羥基和氫氣對熔石英材料結構缺陷及其在特定波長光長時輻照下性能穩定性的影響機理。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7:化學污染物引發光學成像系統性能衰退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特定波長光學成像系統中化學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與沉積過程模型,獲得其與光學性能衰退間的關聯關系。
研究內容:建立特定波長光學成像系統中化學污染物的空間流場分布和沉積過程模型,研究污染物沉積厚度、沉積面積、化學物性在不同光斑尺寸及光照強度下對透過率、雜散光的影響。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50萬元。
方向8:水膜受激破裂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水膜從亞穩態到破裂的仿真模型,獲得不同條件下水膜破裂后的液滴形貌。
研究內容:(1)研究十平方厘米左右大小、數十納米至數十微米厚度的水膜在不同疏水性的襯底上受水平負壓和氣流沖擊后從亞穩態到破裂的過程,建立動態仿真模型;(2)研究不同襯底上不同厚度和面積的水膜在不同外力條件下破裂后的液滴形貌。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00萬元。
方向9:兩相流致振動及擾動力傳遞規律研究
研究目標:研究毫米級流道內氣液兩相流動過程導致的振動,建立其對腔體振動傳遞的物理模型。
研究內容:(1)研究毫米級孔道氣液兩相流致振動規律,獲取不同氣液比例和抽排負壓下的兩相流流型、相對運動速度、質量通量,及其到百毫米腔體流場間壓力變化的傳遞規律;(2)研究兩相流致振動導致腔體振動的作用機理和擾動力傳遞途徑,獲得氣液兩相流引發的擾動力的頻率特征以及流量和功率譜分布之間的對應關系,建立數值仿真模型。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150萬元。
專題四、高端醫療裝備
方向1:面向CT影像診斷的準確高效大模型研究
研究目標:構建融合醫學知識的三維CT影像中文報告生成模型,實現影像-報告深度融合。
研究內容:基于海量真實世界的醫學影像-文本數據集,分析CT影像-中文文本底層關聯機制,提出影像-文本深度融合算法,構建融合醫學知識的三維CT影像報告自動生成模型,解決醫學影像與文本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研究針對下游特定場景的參數微調,實現模型對新型設備和應用場景的高效適配。研究基于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算法,提升大語言模型生成診斷意見的準確性,并進行前瞻性驗證試驗,評估其在臨床真實場景中報告生成的準確性和效率。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2:全身超高場非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快速、穩定、動靜脈分離的超高場全身非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新方法,實現無造影劑條件下血管疾病的精確診斷。
研究內容:基于超高場磁共振(場強>3T),研究新型血液信號的生成方法,挖掘動脈和靜脈的血流特征,實現動靜脈同時成像。針對超高場體部成像靜態場及射頻B0/B1場均勻性、射頻熱效應等限制,提出適用于超高場環境的非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方案。利用超高場高信號優勢,攻克慢速血流成像信號弱、下肢大視野掃描時間長、胸腹部位呼吸運動偽影重等技術難題,突破體部非對比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質量、速度、穩定性方面的技術瓶頸,并在全身多部位血管疾病診斷中驗證其有效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3:基于物理先驗知識的深度學習X射線精準散射校正模型與方法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散射信號在成像過程中的傳導模型,提出融合物理先驗知識的深度學習散射校正方法,為高效精準散射校正工具的研發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內容:探究多焦點場發射X射線散射信號的生成機理,構建散射信號在成像過程中的傳輸模型,設計融合場發射X射線成像物理知識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開發高效精準的散射校正方法,并在體模成像中驗證其提升成像質量的性能。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4:基于人工智能的肝臟腫瘤精準栓塞手術規劃模型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動脈化療栓塞(TACE)精準手術規劃模型,解決原發性肝癌由于TACE異質性導致療效差異明顯的問題,提高肝癌患者臨床獲益。
研究內容:基于先進的CBCT技術開展精細TACE導航功能研究,通過智能分割腫瘤病灶及動脈,規劃栓塞路徑,實現目標血管自動追蹤功能,探索并確定栓塞材料最佳注射位置和注射劑量,并進行栓塞監測,定量分析目標區域的血容量分布情況,評估栓塞終點。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5:乳腺癌多組學分子分型預測及新型磁共振影像標志物研究
研究目標:利用磁共振影像預測乳腺癌分子分型及其亞型,構建可解釋性多任務深度學習模型,探索新型磁共振影像標志物,包括動態增強磁共振影像技術與高級彌散模型結合,為新型磁共振技術在乳腺癌個性化診療中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內容:研究基于動態增強磁共振影像的腫瘤分割-分類多任務深度學習分析方法,結合高級彌散模型參數,建立治療前乳腺癌數據驅動的可解釋性模型,探索基于組織學分型的基因、蛋白等多組學分型方法,以及新型磁共振影像學標志物,解析乳腺癌的磁共振影像學表型,為新型磁共振技術在乳腺癌的個性化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6:腦小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的磁共振腦網絡權衡模式研究
研究目標:實現基于磁共振的腦網絡權衡模式研究,闡釋腦網絡權衡在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利用多回波功能磁共振技術與傳統方法結合的手段,建立新型磁共振技術在相關認知評估中的應用。
研究內容:基于磁共振構建多尺度腦結構和功能網絡,在橫斷面和縱向數據上發掘并驗證腦小血管病相關認知功能障礙不同階段中存在的多種腦網絡權衡模式。結合多回波功能磁共振技術,明確腦網絡權衡最優點、腦網絡靈活性等高階特征以及認知功能之間的關系。研究“成本-冗余-效率”和“分離-整合”等權衡模式,以及腦網絡熵、平衡性、可變性等腦網絡高階特征。探索基于腦網絡權衡理論的磁共振新技術在腦小血管病相關認知功能障礙影像學評估策略。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7:用于腦膜瘤微環境及其生長潛能預測的磁共振新技術研究
研究目標:基于磁共振代謝物成像序列的研發,構建影像學腦膜瘤微環境及其生長潛能的人工智能預測模型。
研究內容:開發磁共振基于T1RHO的葡萄糖成像、CEST代謝物成像與qBOLD等微環境成像序列,探索標準化影像學信息采集模式,建立全信息多模態腦膜瘤臨床—影像數據庫,構建并驗證腦膜瘤微環境及生長潛能的人工智能預測模型。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8:全身PET動態顯像分析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及輻射劑量的方法學研究
研究目標:確立PET動態顯像與靜脈采血動力學參數的相關性。明確基于房室模型擬合方法學估算藥物輻射劑量的可行性。
研究內容:基于全身動態PET-CT,開展多種示蹤劑的全身動態顯像及一定時間的靜態顯像,進行系列動力學參數研究,探討全影像化分析藥物動力學參數的方法及可行性。基于PET動態數據房室模型擬合法估算藥物的臟器滯留時間,與傳統基于全臟器ROI勾畫、函數擬合得到的藥物滯留時間對比,探討房室模型擬合方法學估算藥物輻射劑量的可行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9:直腸癌區域淋巴結轉移的新型磁共振影像特征模型研究
研究目標:評估新型超高場磁共振診斷直腸癌區域淋巴結、壁外血管受累的情況,在超高場中實現多次激發彌散加權成像與傳統成像結合技術,構建直腸癌區域轉移的影像特征預測模型,促進磁共振新技術發展。
研究內容:基于新型超高場磁共振(場強>3T),結合多次激發彌散加權成像技術,評估高分辨率T2加權影像、高清彌散成像在評估淋巴結分期(N分期)、壁外血管受累的情況,通過探索直腸癌術前新輔助治療的決策方案,構建直腸癌區域轉移的臨床和新型磁共振影像特征預測模型,為直腸癌個性化精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方向10:胸部腫瘤放療后心臟和肺損傷風險預測模型及個性化放療計劃研究
研究目標:確立胸部腫瘤放療后心臟和肺損傷篩選策略,結合多模態信息,構建放療后心臟和肺損傷風險預測模型及個性化放療計劃探索。
研究內容:基于多模態影像及放療計劃等,獲取心臟、肺及腫瘤相關影像組學、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信息,構建基于多模態影像的心臟亞結構智能勾畫模型,基于心臟和肺三維照射劑量分布特征,提取肺與心臟亞結構的三維劑量學參數,建立基于多模態組學信息的胸部腫瘤放療后心臟和肺損傷風險預測模型,為胸部腫瘤患者個性化精準放療計劃提供決策依據。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2個項目,每項資助額度50萬元。
專題五、合成生物
方向1:乙醇高效利用型非常規酵母底盤細胞的研究
研究目標:優化重構非常規酵母胞內乙醇碳流代謝,促進細胞精準代謝調控,實現乙醇誘導表達的轉化效率達到每千克乙醇轉化60 g以上乳蛋白,且表達量不低于30 g/L。
研究內容:針對符合藥品、食品重組表達安全要求的非常規酵母底盤細胞,以乙醇為核心碳源,解析胞內乙醇代謝的時空變化規律,重構細胞碳流和能量代謝途徑,開展重編程精準控制細胞碳流代謝及產物合成,實現乙醇高效誘導表達及轉化重組乳蛋白分子。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2:糖環2位取代核苷修飾酶的催化機理研究
研究目標:闡明糖環2位取代核苷的天然合成酶催化機理,開發糖環2位取代核苷的綠色、高效、高魯棒性修飾酶。
研究內容:基于AI輔助設計,建立高質量的突變體數據庫,開發高效、靈敏的突變體篩選體系,研究天然合成酶在合成核苷過程中的關鍵因子并進行設計改造,獲得高效催化和高魯棒性的糖環2位取代核苷的修飾酶,系統評價其性能與效率。優化反應條件,高質量合成糖環2位取代核苷單體,建立高效分離方法。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3:適用于糖環2位取代核苷修飾酶的底盤細胞改造與生物合成研究
研究目標:建立糖環2位取代核苷修飾酶的生物合成途徑,構建高效合成核苷的底盤細胞,確立高效合成糖環2位取代核苷修飾酶的生物合成方法。
研究內容:基于代謝工程和合成生物學方法,根據產物分布和代謝途徑等特點改造底盤細胞,使生物合成2位取代核苷修飾酶的途徑與大腸桿菌底盤細胞相匹配,以適應糖環2位取代核苷的高效合成和分離。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4:漁源替抗功能性蛋白調控機制及適用性研究
研究目標:篩選1-3種具有良好抗病原體、免疫調節活性的漁源功能性蛋白,闡述其關鍵調控機制,明確生物合成的漁源替抗蛋白在高效復配飼料中的適用性。
研究內容:從水產動物天然免疫系統與代謝調控網絡中,篩選具有抗病原體、免疫調節活性的功能性蛋白,解析蛋白結構與功能,明確其調控水產養殖動物生長與健康的關鍵機制,對于生物合成的漁源替抗功能性蛋白,驗證其對水產養殖動物生長、健康和品質的促進作用,研究其在高效復配飼料中的適用性。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300萬元。
方向5:海洋可降解材料PHA(聚羥基脂肪酸酯)單絲結構與性能調控研究
研究目標:闡明改性PHA紡絲成形過程中凝聚態結構的演變規律及其對單絲力學性能的影響。
研究內容:研究不同紡絲工藝參數對改性PHA單絲凝聚態結構的演變規律,及對改性PHA單絲的力學性能、熱性能、結晶性能、耐磨性能等影響,探索不同改性PHA單絲凝聚態結構對其力學性能的影響機制。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方向6:PHA基單絲流刺網海洋環境降解特性研究
研究目標:闡明PHA基單絲流刺網在海洋降解過程中的降解特性及內在演變機理。
研究內容:研究PHA基單絲流刺網的網具結構對漁獲性能的影響,探索PHA基單絲流刺網漁獲性能對網具降解性能的依賴相關性。研究PHA基單絲流刺網海洋環境中的降解產物組成和凝聚態結構的變化,闡明改性PHA單絲流刺網在海洋環境中的降解特性和降解機理。
執行期限:2024年11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
經費額度:定額資助,擬支持不超過1個項目,資助額度200萬元。
二、申報要求
除滿足前述相應條件外,還須遵循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當是注冊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2.對于申請人在以往市級財政資金或其他機構(如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項目基礎上提出的新項目,應明確闡述二者的異同、繼承與發展關系。
3.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研誠信管理要求,項目負責人應承諾所提交材料真實性,申報單位應當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格負責,并對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內容的項目申請。
4.申報項目若提出回避專家申請的,須在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的同時,上傳由申報單位出具公函提出回避專家名單與理由。
5.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科技倫理準則。擬開展的科技活動應進行科技倫理風險評估,涉及科技部《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國科發監〔2023〕167號)第二條所列范圍科技活動的,應按要求進行科技倫理審查并提供相應的科技倫理審查批準材料。
6.所有申報單位和項目參與人應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法規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相關規定。
7.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市科委科技計劃在研項目2項及以上者,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
8.項目經費預算編制應當真實、合理,符合市科委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的有關要求。
9.各研究方向同一單位限報1項。
10.申請人在申請前應向聯合資助方了解相關項目的需求背景和要求。先進制造領域(專題1),請聯系茹老師,聯系電話18701942186;先進核能系統及核安全技術領域(專題2),請聯系李老師,聯系電話18601729119;先進光學材料、器件與仿真領域(專題3),請聯系劉老師,聯系電話13661735675;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專題4),請聯系康老師,聯系電話15000500752;合成生物領域(專題5),請聯系唐老師,聯系電話18917719092。
11.申請項目評審通過后,申請人及所在單位將收到簽訂“探索者計劃資助項目協議書”的通知。申請人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與聯合資助方聯系,在通知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協議書簽訂工作。
三、申報方式
1.項目申報采用網上申報方式,無需送交紙質材料。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cn)--政務服務--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進入申報頁面,或者直接通過域名https://czkj.sheic.org.cn/進入申報頁面:
【初次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如尚未注冊賬號,請先轉入“一網通辦”注冊賬號頁面完成注冊),進入申報指南頁面,點擊相應的指南專題,進行項目申報;
【繼續填寫】使用“一網通辦”登錄后,繼續該項目的填報。
有關操作可參閱在線幫助。
2.項目網上填報起始時間為2024年9月27日9:00,截止時間(含申報單位網上審核提交)為2024年10月21日16:30。
四、評審方式
先進制造采用第一輪通訊評審、第二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先進核能系統與核安全技術采用第一輪通訊評審、第二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先進光學材料、器件與仿真采用一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高端醫療裝備采用第一輪通訊評審、第二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合成生物采用第一輪通訊評審、第二輪見面會評審方式。
五、立項公示
上海市科委將按有關規定向社會公示擬立項項目清單,接受公眾異議。
六、咨詢電話
服務熱線:8008205114(座機)、4008205114(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