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各地積極探索生態環境領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好的經驗做法,經廣泛征集,嚴格評選,評選出第四批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共同富裕最佳實踐名單?!犊聵騾^深化全鏈條治理,實現固廢源頭減量》入選。
案例中指出,建設側熔鹽儲能項目,使用零碳環保蒸汽代替天然氣,每年可發電3200萬千瓦時、供蒸汽量42萬噸,節約標準煤7.7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4.5萬噸;建立節能低碳最佳實踐案例庫,向省級報送500萬以上節能減碳技改項目60個。
柯橋區積極響應城市發展“無廢化”趨勢,聚焦工業行業持續推進“源頭減廢、集中運廢、廢物資源化”全鏈條固廢治理,輔以數智驅動,實現“數智治廢”全鏈條跟蹤。今年以來,該區共閉環一般工業固廢電子轉移聯單41855條,占全市一般固廢聯單71.7%,率先全市實現一般固廢電子聯單全覆蓋。今年4月,該區順利通過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評估。
一、全鏈無廢印染,加快傳統產業綠色轉型
(一)優化產業布局,提升源頭減量水平。全區印染企業從原有的212家淘汰整合升級到110家,在全國率先建成創新、集聚、綠色、高端的印染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實行嚴于國家行業要求的印染行業提升標準108條,積極推進集聚項目配套設施建設,配套投資超180.2億元,實現園區集中供熱、集中供氣、集中排污等,進行“一園式”管理,源頭減少產污分散環節。
(二)推廣綠色制造,躍升產業發展能級。通過前置審批、中期提升和末端淘汰,推動企業在設備、工藝、產品、管理等全鏈環節應用先進綠色工藝,生產綠色產品,共淘汰落后設備2000多臺,每米印染布附加值提高15%以上,培育4家國家級、3家省級綠色工廠認定企業,1個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2個國家綠色供應鏈企業,10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
(三)完善處置鏈條,動態清零印染污泥。建立產廢企業固體廢物統一收集鏈條,指定收運單位,專業指導危廢倉儲,信息維護清單化,以“線下屬地自查和交叉抽查”結合“線上超庫存預警”模式嚴管固廢收運全鏈條,打造“新產污泥限期清運、庫存污泥陸續清零”的動態清理新模式。今年以來,共轉運處置印染污泥80.1萬噸,其中當年污泥綜合利用率100%。
二、全鏈資源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廢物轉化
(一)引進節能減排工藝。推廣應用能源梯級利用、無水印染、新型物理整理、低鹽或無鹽活性染料連續軋染等技術,減少水氣治理過程產生固廢;建設側熔鹽儲能項目,使用零碳環保蒸汽代替天然氣,每年可發電3200萬千瓦時、供蒸汽量42萬噸,節約標準煤7.7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4.5萬噸;建立節能低碳最佳實踐案例庫,向省級報送500萬以上節能減碳技改項目60個。
(二)創新資源協同轉化。成功運行國內唯一城市建筑垃圾和生物質固廢協同資源化項目,將建筑垃圾、園林農業廢棄物等通過中、高溫熱解,高效轉化為生產生活所需的燃氣、工業蒸汽和生物質碳等再生能源。該項目建成以來,共協同處置廢棄物70余萬噸,資源化率達90%以上,固定和減排二氧化碳27.15萬噸、二氧化硫1802噸、氮氧化物555噸,成功入選浙江省2022年度全域“無廢城市”建設最佳實踐案例。
(三)推動基層能量循環。將農村可腐爛垃圾和秸稈收集后,經反應池、堆肥發酵池集中堆肥后,產生的有機肥料返還村民還地育肥,實現垃圾低碳處理、能量循環利用。以試點村王壇鎮蔣相村為例,自“肥料銀行”運行以來,累計處理農業秸稈和生活廚余垃圾135噸,生產有機肥料40.5噸,初步形成一條“有機肥-有機茶園-有機生態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綠色產業鏈。
三、全鏈數智賦能,保障固廢治理全程閉環
(一)平臺互聯整合,提高數據聯動性。統籌整合省、市、區固廢領域信息系統數據,在柯橋“數智藍網”生態環境監管集成平臺打造“數智無廢”子場景,將固廢源頭、運輸和處置三端數據連接,形成全周期流管理,各環節數據實時更新、可管控,填補固廢無法溯源的空白,目前,共完成約1500家企業的近20萬條數據整合。
(二)職能風險預警,提高環境安全度。設置污泥貯存倉庫超量預警、合同超期預警和聯單運作等環節設置閾值,通過視頻監控、物聯網定位、二維碼識別等技術,對重點環節實時監測,異常觸發預警后由平臺派單交辦、企業核實回復、屬地和部門處理并反饋平臺,形成全鏈閉環。上線以來,已累計閉環處置預警信息588條,2023年,全區涉固廢信訪投訴案件同比下降62.5%。
(三)賦碼標簽管理,提高辦案精準率。以工藝、排放量、正面清單等標簽對企業實行“e企碼”管理,增設柯橋特色賦碼規則8條,完成對柯橋區110家印染企業賦碼領碼工作,紅黃綠碼分級管理。2023年以來,通過“線上問線索+線下強執法”雙線運作,共辦理5件污染源自動監控超標案件、8件涉危險廢物管理案件,合計處罰金額250萬元。